帧中继的优点和面临的挑战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帧中继优点

①传输时延小、速率高。

②网络处理简单。

③组网简单。

④一个端口可实现多个PVC的连续。

⑤能和不同入网速率的用户通信。

⑥传输带按需动态分配,特别适合为LAN提供互连。

⑦接入方式:

通过路由器或网桥接入;

通过帧中继装/拆设备(FRAD)接入;

帧中继型终端直接接入;

真有非标准接口规程的终端,通过FRAD接入公用帧中继网;

用户专用帧中继网中一台交换机直接接入帧中继网。

2、帧中继面临VPN的强劲挑战

帧中继在过去五年中一直是最热门的WAN技术之一,在租用线路上节省费用的保证、易于应用、对WAN外部资源实际的利用以及比早期数字环路应用更佳的性能都使人们向帧中继迁移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在不久的将来,帧中继的增长仍将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另一种替代技术--基于Internet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普及将使帧中继面临强劲的挑战。

VPN提供了一种比帧中继费用更低、更具普遍性的访问方式,尽管是以较低的服务质量(QoS)提供这种方式。而当前,ISP一直为给Internet提供更具可预见性的QoS而努力工作。随着各种Internet服务QoS之间距离的缩小,为使帧中继保持领先的技术优势,有许多问题正等待着帧中继服务提供商来角决。

客户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顾虑是帧中继的服务级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s,SLA),不论是单个的提供商服务还是涉及到多服务商的端到端服务,都存在这个部题。SLA的应用范围,比如客户怎样来衡量和加强SLA都还是个问题。

帧中继在其提供更高速访问链路上还能力不足。目前,当众多客户都需要OC-3或更高访问速率的时候,帧中继服务仍然在提供着T-3/E-3速度的访问。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帧中继访问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其普及性而言,帧中继可能将永远不会具有Internet的普遍性。除了普遍性外,提供跨国帧中继服务仍将是一个复杂耗时的工作,特别是在与基于Internet的VPN相比。

当IP语音和多媒体成为热门的Internet应用时,帧中继仍然与这些热门应用搭不上边。多服务帧中继(无缝的处理语音、视频和数据)现在还不存在。

在帧中继网络管理中,客户还需要来自服务提供商的更好的工具,但目前用户还仅仅开始看到有关的一些管理报告。

另外,尽管三年多以前帧中继论坛就公布了SVC(交换虚电路)的应用协议,但是,SVC几乎无一例外地仍是多数服务提供商"将要提供的"性能。

上述局限性以及InternetVPN日益增长的普及性虽说还未为帧中继敲响丧钟,帧中继将继续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更高的速度、更好的SLA、更全面的管理工具以及多服务网络将继续得到发展,但随着VPN的出现,帧中继的缺点似乎更越来越显得引人注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