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用得差路由器性能好不了,但反过来处理器好了路由器性能却不一定好;内存同样如此。
单独的一个吞吐量(Throughput)数据是毫无意义的。
“嘴边的鸭子,飞了”经常被比喻成本已把握极大的生意,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随着宽带接入市场的兴起,作为低端路由器一种的宽带路由器则成了许多经销商眼中的“鸭子”,但要把它吃到嘴里却是不易。你想吃这鸭子吗?记住,产品选型至关重要。
宽带和窄带比起来,最主要就是个“快”字,如果你并不专业,在选型时经常会问上游供应商:“这东西快不快?”
一些设备供应商的销售人员可能出于某种目的,会告诉你很快,并提出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不可否认,有的说明暗藏陷阱―所提供的证据可能是片面的,等你进了一批货后,发现其性能并非像当初说的那么好,但悔之晚矣。
业界流行的一些说法,你若不仔细鉴别,很容易被误导。当听到这些说法时,需进一步细心甄别。
说法一 “处理器主频100M,性能强劲。”“处理器主频133M,性能比100M的要好得多。”“采用通信专业RISC CPU。”
处理器只是路由器的一个部件,特别之处只在于它是最核心的器件。处理器用得差路由器性能好不了,但反过来处理器好了路由器性能却不一定好;处理器主频只是处理器的一个性能指标,其总线宽度(16位还是32位)、Cache容量和结构、内部总线结构、是单CPU还是多CPU分布式处理、运算模式等指标,都会影响处理器性能。几乎所有路由器采用的都是通信专业RISC CPU,所以“采用通信专业RISC CPU”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关键要看这颗CPU到底用的是什么内核,内部结构如何。
说法二 “我这个内存16M,你看那个才8M,性能比它好多了。”
这句话存在一个问题,两个陷阱。一个问题是内存大小并不决定一切,根据内存的大小来绝对评判路由器性能,并不科学。两个陷阱是:内存单位和内存总线。“字节(Byte)”和“位(bit)”是内存的单位,但二者容量是8倍关系(1 Byte=8 Bit)。由于两者一音之差,常被别有用心的人做手脚来混淆视听。16位内存总线在效率上比32位差一倍。
用户进阶:一般来说,1M~4M Byte属于较小,8M Byte属于中等,16M Byte或以上属于较大。如果你喜欢追根究底,把内存型号输入到Google上搜一把,然后到芯片厂家的网站上好好看个究竟就绝对不会错了,打磨芯片除外。
说法三 “我的Flash容量大,性能比它好。”
完全胡诌。Flash是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用何种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编写效率和用户界面的花哨程度。你可以尝试去问问厂家他们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软件是自己写的还是抄来的,不过基本上你会碰一鼻子灰,这可是厂家机密。
说法四 “性能强劲,吞吐量高达97M。”“64Byte小包Throughput达到线速。”
吞吐量表示的是路由器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这个参数是指LAN-to-WAN的吞吐量,其测量结果应是在NAT开启,防火墙关闭的情况下,分别用Smartbits和Chariot两种测试方式分别进行。用Smartbits方式时,比较64Byte小包测试数据,高下立判; Chariot测试最好是在多连接下进行,一般可以选择100对连接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产品间的区别。总之,单独的一个Throughput数据是毫无意义的,要说清楚是在何种测试环境下、采用何种测试软件得出的结果。
说法五 “本路由器带机量为200台。”“本路由器最大允许带机量为253台。
第一种说法极其不负责任,带机数量与实际应用环境息息相关。网吧里所有人都在埋头上网聊天、游戏,而且几乎所有数据都通过路由器WAN口,所以负载很重。但如果是一个企业网,大部分人都在忙着搞设计、写报告、做计划,同一时间只有小部分人在用网络,而且大部分数据都是在企业网内部流动,所以路由器负载很轻。第二种最大允许带机量的说法是唬人的,它的根据不是路由器的性能,而是DHCP最大可以分配的IP地址数,254个减掉自己用掉的一个就是253个。事实上路由器的带机量一定要结合网络的实际状况来看待,准确的性能还是要看测试数据,如Smartbits测试NAT开启64 Byte小包的LAN-to-WAN 吞吐量是多少pps(包每秒)。
说法六 “此路由器是双WAN口,性能是单WAN口的两倍。”“单WAN口带机量100台,双WAN口带机量200台。”
这种说法混淆概念。除非路由器本身处理能力相对于WAN口出口带宽有富余,否则一个路由器基础硬件和软件确定后,其处理能力或性能就确定了,不会随WAN口数的增减而有较大变化。
一个路由器做多WAN口,首先要建立在路由器本身性能足够强为前提,相对于出口带宽路由器处理能力有富余。如果本身处理能力有限,多WAN口就纯粹是一个摆设。提供给你一点参考:如果路由器采用的是ARM7内核或相当性能处理器,主频小于100M,基本上可以判定其性能不足以做多WAN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