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CATALYST3550多层交换机QOS基本概念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文着重讨论一些多层交换机qos的基本概念,以后将有相关内容的后续补充,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交换机的qos功能。

1. 理解qos

多层交换机使用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DiffServ体系结构标准来实现qos. 这个体系结构在网络的边缘对进入的流量使用Layer 3 IP packets (ToS/DSCP)或者Layer 2 CoS 进行流量分类(Classification)和标识(Marking),在交换机内部为每一类流量生成Internal DSCP(不修改数据包或者帧的qos值),交换机使用这个Internal DSCP值来对每一类流量实施各种QOS策略。

2. 流量的优先级标准

(1) Layer 2 frames的优先级比特位:

Layer 2 Inter-Switch Link (ISL) frame

头信息中有个 1-byte User字段的最后三个比特定义了和IEEE 802.1p class of service (CoS)相同的优先级(0~7)。将一个交换机接口配置为isl trunk时,该接口的所有的流量以isl帧的格式处理

Layer 2 802.1Q frame

头信息中插入一个 2-byte Tag Control Information field ,其中的前三个比特定义了IEEE 802.1p class of service (CoS),将一个交换机接口配置为802.1q trunk时,该接口的native vlan的流量没有cos信息,其他所有vlan的流量都以802.1q帧的格式处理,携带有cos信息。

Layer 2 CoS值的范围为0~7, 0 是最低优先级,7是最高优先级.

(2) Layer 3 packets的优先级比特位:

Layer 3 IP packets 能够使用同一个头字段携带IP precedence 或者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 . QoS 支持这两种标准, DSCP 后向兼容IP precedence。

IP precedence(3bit) 范围: 0 to 7.

DSCP(6bit)范围 : 0 to 63.

3.基本QoS模型

下图示意了交换机的基本的QoS处理模型

(1)对一个交换机接口的入站方向的流量,可以实施以下qos处理.

o 分类(Classifying),为每一类流量产生一个internal DSCP.

o 策略 (Policing), 对于每一类流量进行带宽和速率限制.

o 标识 (Marking), 对于每一类流量进行按条件的标识处理

(2)对一个交换机接口的出站方向的流量,可以实施以下qos处理.

o 排队 (Queueing):

基于流量的internal DSCP和系统的DSCP to CoS映射, 为每一类流量选择一个合适的接口出站队列(每接口自动有四个出站队列)

o 调度服务(Scheduling services):

可以调整四个队列基于WRR队列设定的weights 和 thresholds使用接口带宽.

也可以配置一个加速队列(expedite queue), 优先于其他三个队列被服务和转发.

在千兆接口,可以实施 tail drop或WRED拥赛避免技术.

在百兆接口, 只能实施 tail drop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