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层交换的教程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layer 3的SWITCHING是如何工作的 ?过程以及 原理??

L2交换

Hardware-based bridging,ASIC技术

主要设计目的:Wire-speed performance

High-speed scalability、Low latency、MAC、Low cost

为管理员提供不给网络增加不必要的复杂性的前提下增减带宽的能力。

工作组连通性和网络分段是L2交换机的两大用途

L2交换缺陷

广播仍然影响末端节点

降低每个网段主机数导致更多网段的扁平结构

生成树协议收敛较慢和链路阻塞的限制

L3交换机完成以下工作

根据L3信息决定转发路径

校验和验证L3包头的完整性

验证数据包的有效期并进行相应的更新

处理并响应任何选项信息

在MIB中更新转发统计数据

实施安全控制

L3交换与路由的区别:路由器上基于微处理器的引擎执行数据包交换,L3交换机通过硬件执行数据包交换。路由如单一信箱,交换同时处理多进程

L3设备(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执行选路和交换两个基本功能,交换过程包括重写L2信息和减少TTL

Catalyst交换机产品,有两中主要的L3交换实施方案:多层交换和CEF

GSR通过交换矩阵来进行L3线速交换,Catalyst系列多层交换机通过ASIC实现L3交换

High-performance packet switching、High-speed scalability、Low latency、Lower per-port cost、Flow accounting、Security、QoS

L4交换

可定义为:不仅考虑了MAC/IP地址,同时基于L4参数来作出转发决定的能力。

sometimes called Layer 3-plus switching

CISCO路由器可根据L4信息控制流量,ACL和NetFlow(提供L4统计

执行L4功能时,交换机/路由器读取TCP/UDP字段以决定数据包所承载的信息类型,网络管理员可以设置交换机根据应用来对数据流划分优先级,定义端到端QoS。

如果策略规定根据应用对流量进行细化控制,或者需要按应用进行流量统计的话,L4交换是必须的

L4交换机需要识别和存储大量的转发条目,所以其转发表的大小应与网络规模成比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