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物语:勇敢地去敲老板的门
在大学时代,你会把谈恋爱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吗?初入职场,你会不会每3个月就去问老板:我做得如何、不好的地方在哪里?步入成熟,你会放弃即将到手的400万跳槽去陌生行业吗?
有一个人能。他就是甲骨文公司华东暨华西区董事总经理李绍唐先生。6月1日,他在东华大学为学生带来了一场没有PPT的精彩演讲。
一场没有PPT的演讲
“因为穷,所以我要赚钱”
“同学们,你们真的很幸福呀,有这么好的食堂。我刚刚在你们的食堂吃饭,发现你们的食堂真的很棒!”李绍唐的开场白,一番“艳羡”,立刻活跃了现场的气氛。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崭新的建筑、良好的硬件设备都让李绍唐感慨,不由得回忆自己的穷日子。“我小时候真的非常非常穷,所以我要赚钱。”“穷”大概是他提及最多的字眼,童年贫穷境遇对李绍唐未来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影响。
没有钱,寡母嫁给年长20岁的厨师
“我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家就靠母亲一个人养活……你们知道我妈妈是干什么的吗?”李绍唐说,母亲是饭店清洁员。干得很辛苦却没有多少钱,就因为他母亲没有文化。他说:“我妈妈是个文盲,所以只能做这样的工作。”然而一个丧夫的弱女子,终究无力担负起家庭重担,她选择了再嫁,再嫁的对象竟是一个“比她整整大了20岁的厨师”,就是因为没有钱。这使得李绍唐从小下定决心要好好念书,挣大钱。
要挣钱,从数学系辗转到国贸系
进入台湾淡江大学后,李绍唐的成绩非常优异。“我当时念的是数学系,成绩是全系第一名。”赚钱目的明确的他发现,数学系不是一个赚钱的系。所以,他想去英文系,他找到英文系主任沟通,对方问他转系的原因,他如实相告:“我要赚大钱。”结果,对方告诉他,英文系学的都是英国文学,与赚钱无关。他又问“那我应该念什么系才能赚钱呢?”英文系主任回答他:“国贸系。”因为台湾是个海岛,贸易发达,做国际生意才能挣钱。“我一听很有道理,所以就转到了国贸系。”
把谈恋爱的时间用在学习打工上
“刚才我在你们学校的食堂发现,一对对的(恋人)非常多,吃饭的时候就大家互相看着,能看很久。我就想不通了,有什么好看的?”底下哄堂大笑。“我不是反对你们谈恋爱,只是想,时间这么宝贵完全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你问我为什么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今天这么成功?就是我把时间都花在学习和打工上了。而当我在学习的时候,别人在干什么?就像你们一样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当别人亲亲爱爱时,李绍唐忙得连轴转。念好书且不说,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当翻译,到贸易公司写英文书信,帮人家送货。赚钱之余,也让他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实践体会和更深入的认识。
没有钱,放弃留学美国进外企
服兵役期间,李绍唐非常想去美国,但是去美国花费非常大。家境的贫穷,最终让他决定放弃。“做任何事前,要掂掂自己的份量。去美国要这样大花销,我家庭承担不起。”
大四的时候,李绍唐的继父得了癌症,家里又变得拮据起来,所以他决定赶紧工作挣钱。考虑到自己没有任何背景和后台,李绍唐把目标锁定在外企上。“IBM是我投的第一家外企,我当时投了25份简历,全部投给了外企。因为我觉得外企有我发挥的空间。”他奉劝在场的同学将来求职都应该把外企作为首选。那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都比较成熟公正;而在私营企业,关系资历可能会比能力实力更重要。
“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进公司要多听多看少讲和苦干
李绍唐进了IBM公司后,一直秉承自己刻苦努力的风格。“我刚进IBM公司就被分到了最苦的一个部门,可是我照样干得很好。”他去最偏的地区,跑最远的客户,很快就显现出
良好业绩。他主动要求老板加任务,引得老板刮目相看。凭着这股子干劲,李绍唐在不同的部门都表现出色,被销售部招入麾下。他连续10年进入“业务人员百分俱乐部”,共获得10枚徽章。李绍唐的心得是“多听多看和苦干”,逐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李绍唐信奉“不比较、不计较”的观点。他认为,所有的努力都应该为提高自身服务。这个提高是和自己比,而不是别人。“不要去管别人挣了多少钱,你挣了多少钱。你应该比较今天的自己和昨天有什么不同,是否有成长。”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这很重要。“千万记住,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要事先给自己设定,这个我做不来,那个会失败。要相信自己,战胜自己,这样才能进步。
个人发展成功有“五力”
怎么进步呢?“学习真是非常重要。”李绍唐说,“企业成功有‘五力’:学习力、生命力、执行力、竞争力和增长力。这‘五力’对人来说,也同样有效。”“从开头我就在说学习的重要性。对进公司的人来说,学习要靠自己。方法就是多听多看多干。”只有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获得生命力,有了生命力就能把你的各种想法实现。李绍唐有个观点:“有梦要追”,只有追了才知差距,才有可能追到。有了学习能力,带来生命力,再加上执行力,个人的竞争力就体现出来。“你的竞争力体现出来,就会使你获得增长力。”对企业来说,要的就是增长,而对个人来说,“增长力的提高,表明你可更快地接受更多新东西,学习力又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你要勇敢地去敲老板的门”
敲自己老板的门,敲别的主管的门
“中国人可能比较含蓄,都不敢问老板自己做得怎么样,我不同,我着急加薪升职赚钱,所以我很积极地问。”李绍唐回忆,从他进IBM开始,每隔3个月,他就会去找他的主管
一次,问:“我表现是否哪里有不好?怎么才能做到A+?”李绍唐不是一个模糊答案可以打发的。“如果他说我做得不好,我会刨根问底怎么不好。对于‘感觉不好’这样的回答我是不认可的。假如他说‘感觉不好’,那么也要告诉我是什么事我做得让他感觉不好,我下次应该怎么做。”隔1-2年,他还会敲老板的门要求轮岗,丰富自己的经验。李绍唐不仅去敲老板的门,也经常去敲公司里那些高阶主管的门,问他们:“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如何才能做到你现在的位置?你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不断地问以获取最大信息
李绍唐告诉同学,“敲老板的门,这里的老板不仅仅是顶头上司,可以是任何人,你的导师,你的同学,你的父母,那些可以提供你信息对你有帮助的人。”“你可以借此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哪些可以改进。人的自我认识和别人的看法往往有较大区别。”李绍唐主张多问,只有多问才能获得大量的样本,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我在IBM做销售前,问了不下20个销售,问他们做Sales最开心的3件事和最痛苦的3件事是什么,然后判断我自己是否要去做。我进甲骨文前,也咨询了非常多甲骨文工作的人,这个公司到底怎么样?你看我是否合适?它的文化是怎样的?当然,别人的回答未必真实,你可以自行判断取舍。”
舍弃400万转投甲骨文
李绍唐在IBM干了17年多,在第15年,他照例敲开老板的门,然后问关于升职的问题:“我大概还要多少年才能升到你这样经理的位置?”对方的回答让李绍唐很泄气,“排在我前面的还有10个人,每个人大概要3年,轮到我就是30年后。同学们,30年呀,我那时已经40岁了,30年后就是70岁了。”所以李绍唐心生去意。
“但是,我没有马上离开IBM,又干了2年多才走。”李绍唐的体会是:“千万不要在冲动的时候做决定,这样的决定都是不理性的。”所以,他花了半年时间考虑今后该怎么走。当时,甲骨文向他伸出橄榄枝。可是,“我太太很反对我离开IBM,因为再干几年,等我退休了,就能拿到400万的退休金,而去甲骨文会有风险。连带我的岳母都跟着一块反对。”所以,李绍唐和太太一起把两份工作的优劣点列表做对比,最终说服了太太。于是,他果断地放弃了400万退休金,接受了甲骨文台湾地区分公司总经理,开始辉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