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为何对现状不满

王朝生活百科·作者佚名  2006-0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班族为何对现状不满

你可以不上进,不上当,不上瘾,但就是不能不上班,除非有人心甘情愿地把你养起来。人们都知道上班从某个角度说,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可是,当最近国内外公布的一些调查显示出上班族对现状的态度后,人们还是大吃一惊,想不到对现状不满意的人竟然如此之多。

6月初,英国《卫报》报道,欧洲国家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关于上班族生活满意度的大型

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英国上班族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度最高

这次调查发现,英国上班族是欧洲对现状最为不满的上班族,而那些与他人合作的上班族最不可能对目前的工作满意。调查称,只有47%的英国上班族说,他们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而这一比例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达到68%,法国也达到61%。

在职海中,无论是随波逐流还是引领潮流,完美的职业都是不存在的,工作中的不如意终究会暴露出来。遭遇职场寒流后,事关切身利益,人们很难冷静地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是行业瓶颈还是企业弊病,是体制问题还是人治问题,是管理问题还是沟通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他人的问题,是心态问题还是方法问题。

此项调查显示,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等三国的上班族对现状不满程度仅次于英国上班族,分别达到46%、45%、和35%。这项调查是猎头公司“凯利服务”根据2004年6月至2005年2月对欧洲境内1.4万多人所进行的采访完成的。

英国上班族对工作是否满意的最大障碍是目前的综合工资水平。

在英国,对目前工作最为满意的上班族是那些工作在研究机构和工程部门的人员,满意率分别达到59%和53%。对工作最不满意的上班族是从事销售和客户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的员工,满意率分别只有38%和45%。最令人感到不快的职位是人力资源(39%)。

英国上班族对工作是否满意的最大障碍是目前的综合工资水平。只有36%的上班族表示,他们对目前的薪金水平感到满意,同时只有24%的上班族对目前提供的健康津贴表示满意。除了工资以外,英国上班族之所以不满的最大原因是,他们缺少进一步学习其它技能和接受正式培训的机会。对多数人而言,工作-生活两者间的均衡并不是问题,有58%的上班族表示,他们对自己的时间分配感到满意。

英国“凯利服务”营销主管史蒂夫·格尔德勒说,该项调查表明,了解当代工人动机、将人们有效组织在一起的重要性,以及对如何激发工人的积极性进行不同思考的重要性。史蒂夫说:“由于多种因素,如今上班族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经济不景气、发展缓慢的零售业以及对欧洲贸易前景困惑等因素都是人们感到不稳定的原因。”

他说:“如今,人们比以前更换工作的频率更高,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有勇气、有魄力选择从事自由职业。对上述动机有了深刻的了解,并采用适当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帮助员工选择一些培训课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不会令人时刻都感到满意———人们的总体期望比过去高了许多。鉴于此,工人对老板的期望也就越多。”

薪资太低,发展太小,这两种因素最有可能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

社会学家对这次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层次分析,他们发现,有些人之所以对工作现状满意,主要是一些软性的发展性因素使然,他们对办公环境、待遇等物质化因素考虑得相对少一些。有意思的是,那些回答对工作现状不满意的人正好相反,在他们不满意的理由中排在前两位的是薪资待遇差和发展空间。再回过头来看那些满意一族,专家发现他们的待遇其实并不低。这说明,薪资太低,发展太小,这两种因素最有可能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

心理学家分析说,这一调查结果再度印证了人类心理需求层次分布理论:在物质的基础层面上追求更高的精神和价值实现。

现在,各行各业的人普遍有一种危机感,一方面,公司、企业为了赚取最大的利润,普遍采取压低职工薪水的做法,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些经济不景气的国家,工作机会少,职员的升迁机会更少,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不理想,没指望。不满情绪由此而生。

综合分析,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如“在工作中,不能获得提升”、“组织不够公正”

、“对自己的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意”等。

组织,也就是单位,如组织的发展理念与个人的理念是否一致;组织文化与个体的价值追求是否一致;组织的分配机制是否公平公正;组织是否为个体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应该说,组织的发展理念与个人发展理念越一致,组织文化与个体的价值越一致,组织的分配机制越公正,组织提供的薪酬越有竞争力,个体出现工作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工作量越合理,职责越明确,自主性越强,能在工作中与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出现工作倦怠的可能性就越低。

心理专家指出,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情绪,工作质量降低,看不到前景,否定自己,常常会焦虑和自责,容易湮没自己的成绩,没有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有关专家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薪或增加发展空间不一定可以增加职工的满意程度,但减薪或减发展空间几乎肯定导致职工更加不满。

国内背景

在某外企工作的郭小姐一说工作头就开始“大”了,她说:“天天做着相似的工作,日复一日,都成了机械运动。而领导要求又高,不断地给你施加压力,你只有面对。每天一回到家的感觉就是累。没有自己的生活,想去健身房的力气都没有。”她最近被提了个部门经理的职务,她说:“薪资没有多大变化,压力却是更大了,每天工作多的要死,还要担着

销售部门的指责。唉,我都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了什么。”

其实,只要留意一下周边的人群就会发现,以上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在不知不觉中,工作倦怠症正在以各种方式侵蚀上班族。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前不久展开的一项“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4000名被调查者中,有70%出现轻微的工作倦怠;有39.22%出现中度工作倦怠;还有13%的受调查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8个受调查者中基本上就有1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另据新华网台北消息,近期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台湾48%的“上班族”觉得自己不快乐,23%的“上班族”曾有过自杀念头。

知识链接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指出,人类是一种需求的动物,人类内在的需求引发了人类的行为;当这些需求未获满足时,就会激发个体产生行动,直到需求被满足为止。他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求,其层次的顺序分别是:

(1) 生理需求:如对食物和水的需要,对衣物、性爱的需求,为维持生命所必须。

(2) 安全需求:免于受外来侵害和威胁的需求。

(3) 爱与归属的需求:即对友谊、亲和、互动及爱情的需求。

(4) 自尊的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别人的尊重,如名誉、地位、社会评价、威信等。

(5) 自我实现需求:指扩大自己的能力、技能、潜力而实现自我的需求。

马斯洛不仅把人的开始需要归纳为以上五个层级,同时还把它们排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呈金字塔的结构。

首先,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实现的。如果低层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级的需要就会产生,例如,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才有安全的需要.除非低一层次的需求已获满足,否则人类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求。

其次人的发展之所以呈现金字塔形,由塔底往塔顶,由下往上,越来越窄,是因为生理需要是最强烈的,人人都要求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文化环境强加在人身上的各种规范等原因,使其实现的可能性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