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捞人·在路途上|报价¥8.10|图书,动漫与幽默,港台,其他漫画家,谢立文著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8.10
目录:图书,动漫与幽默,港台,其他漫画家,

品牌:谢立文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ISBN:7501324506

·条码:9787501324507

·版次:2004年6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24开

内容简介

《屎捞人》系列书是以一套以小屎人为主角的故事绘本,这一个不同寻常的形象显示出作者谢立文编织故事、驾驭绘本非凡的能力。香港著名作家谢立文的另一部绘本作品《麦兜麦唛》系列在2003年感动了内地无数的年轻人,销量创出了业界奇迹,谢立文也由此被大陆读者所发现。

与《麦兜麦唛》那个略带灰色的成长故事相比,《屎捞人》从头到尾都是哀愁的,它的幽默感体现在故事的细节之中而不在于故事本身。香港《明报》评论说:“《屎捞人》这个漫画故事,包涵了悲情、壮志、浪漫情怀、自嘲式的喜剧感与荒谬感。所引起的复杂情绪,一如读一本文字小说。”

《屎捞人》系列分为三册,《浮屎六记》、《在路途上》和《屎诗童话》。在《浮屎六记》和《在路途上》中各有一个较长的故事,细致地描述了一个小人物是怎样追求理想的,有许多诙谐讽刺的地方,结局却曲折而伤感。《屎诗童话》中则收录了一些短篇,讲述的是自卑而又自嘲的童话。我们可以从这些“屎捞故事”诗意的语言里触及许多平常不易感受到的生命哲理,很有令人感伤、让人感动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屎捞人”将深受年轻人的钟爱。《屎捞人》系列书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谢立文,香港知名作家,《麦兜麦唛系例》作者,儿童刊物《黄巴土》出版人,《屎捞人》是他在《麦兜麦唛》以外的另类作品,像月亮的背面一样,屎捞人和麦唛一明一暗,截然不同却紧靠在一起。

梁智添,留学期间以作画维生,后中途辍学。回香港组成独立乐队“HUH!”,负责主唱及作曲,推出三张专辑后离队。凭唱片得到一份制作动画的工作,再用制作动画的时间完成了“屎捞人”一系列风格不同的插图。他说“我便是屎捞人啊!”

作者简介

谢立文,香港知作作家,《麦兜麦唛系列》作者,儿童刊物《黄巴士》出版人,《屎捞人》是他在《麦兜麦唛》以外的另类作品,像月亮的背面一样,屎捞人和麦唛一明一暗,截然不同却紧靠在一起。

媒体推荐

关于媚俗*

关于媚俗*

说来大概有点难以置信:“屎捞人”最初是在一本儿童杂志《黄巴士》里连载的。杂志的对象包括成年人,但总还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不过你也不要因此而高估香港的开放程度。在刊载期间,杂志不断收到教师家长们的投诉,甚至有匿名信之类的,警告我不要再毒害儿童思想。怎样毒害呢?是不是看过“屎捞人”的小朋友长大后,拉的屎会比一般正常人多得多呢?后来读昆德拉:“媚俗就是对屎的绝对否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噢,原来如此。原来对于屎的愤怒,就如对婚纱照相店里夕阳晚霞的感动一样,不容辩论,甚至不忍刺破。因为人活着,总得要有点喜怒哀乐;从未完美的世界需求着过量的欺罔。于是第一回合“媚俗”胜,屎捞人撤出《黄巴士》。

第二种“媚俗”却来得有点儿更难缠。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一些出口艺术品:一个脚筋暴现蹲着抽烟的老农民,山区一个没穿裤子的小孩双眼对准你直望,又或者一个正在洗头的少数民族姑娘(当然没有用洗发水)偶然发现了阁下的偷窥……

好,现在到屎捞人:边缘人的郁结,低下阶层的悲歌……现成的可怜,现成的可悯,教人淌下两滴早预备好的眼泪。这也是媚俗。我这样说,也不是要跟自己的读者过不去。因为屎这个局是我开的,拿屎去做故事的主角,本身就是要捡个现成的便宜。一如舞台上的粗话或裸露,一见屁股,大家便尖叫鼓掌了。

但容许我光着屁股,说句实话:屎捞人,写的其实不是经济意义的低等人。屎捞人更多是正常人,在正常的世界里,正常地感到困乏。要是屎捞正常人跟正常人真的有一丁点差别的话,那便是正常人看完泰坦尼克号沉船,吃件鸡,跟爱人在罗马喷水池前拍张照,买一幅刚才那位少数民族姑娘的抹脚布铺在餐桌上,很有品位,理应满足……可是你忽然屎酱上脑,隐隐然感到某种,据称,不能承受之轻。你走到海旁,吸几口屁,吃了碗屎,还是填不实内里的空虚。空虚即贫乏。世界头头是道而贫且贱,怪的只有你自己。欢迎加入屎捞人俱乐部!

*kitsch,媚俗。有音译为“刻奇”,台湾曾译作“忌屎”,可见媚俗跟屎有着很深的渊源。

编辑推荐

“屎捞人”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批判性的灰色小人物,我不相信人们看见他会觉得恶心,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自己就是一个“屎捞人”。不是吗?

看完这三本书,我是这样想的,屎捞人屎我联想到世界上的穷人,或者说平常生活中不被人重视的人,还有一些生活很平淡的人,这些人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而这些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书中的语言都很平淡,甚至会让某些人做呕,但是这些语言确实很真实的生活的体现,人格的体现。相比某些词藻华丽的书,我认为,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生活。

目录

新加坡 上

溺死了一条金鱼

新加坡 下

后记:关于媚俗

……[看更多目录]

文摘

插图1

插图2

点此购买报价¥8.1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