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在健康方面的投资就越大,我国正在逐渐进入工业化社会,医药产业前景广阔。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来细分医药产业链,如何尽可能缩小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鸿沟,等等一系列问题成了医药类网站投资者重点思考的问题。
目前国内医药类网站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医药信息服务类:这类网站就是大家常说的寻医问药网站,同时也提供一系列的医药行业信息。比较有代表性有“三九健康网”“放心120”“中国百姓寻医问药网”等。最近出现的很多导医网,基本也属于这类网站。目前,信息类的网站主要收入还是要靠广告。
二:健康管理类:
比较典型的是爱康网,主要是为会员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防病于未然。在发达国家,健康管理是一个非常通行的做法,但在国内要推广开,还需要时间,但前景不错。
三:医药交易类:
这类网站主要有“京城名医网”。它虽然也提供寻医问药,但所不同的是,它重点着眼于医疗服务交易。患者可以通过网站的E-hospital系统,直接预约名医,交纳一定的预约费用。上海的一家导医网站更是已经签下了20多家医院,在网站上可以直接挂号和预约。这类网站虽然刚刚出现,但前景看好,碍于我国医药体制的问题,整合的难度很大,还有相当路要走。其他如目前定位在药品采购类的网站则非常多,包括一些大的B2B网站也有医药频道,这里不重点关注了。目前药品B2C业务国家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政策,但这类网站也涌现不少,由于涉及到供应和物流问题,一般是和药店来合作建设的,规模较小。
四:专科类:
比较成功的是“中国近视网”,在治疗近视领域做深做透,既有这方面的详细病理知识,也有医药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预约。
透过对上面几类网站的分析,笔者有如下的建议,希业内同仁参考。
1、寻医问药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1)寻医问药网站首先要解决的是客户问题,就是为谁服务的问题,这点应该很明确就是为患者服务,让患者能找到合适的医院,少花钱同时看好病。我觉得有必要设立专门人员做一般的咨询工作,光凭一些信息,患者还是无法进行判断。
(2)患者上这类网站,一定是患病了,但目前这些网站并没有详细阐述疾病的一些基本知识,疾病是医药和患者之间的纽带,笔者认为需要详细阐述。
(3)另外由于患者不可能通过网站的自测功能进行准确的自我诊断,所以往往是患者去医院确诊后,再去寻医问药,所以一般以专科病和慢性病为主,目前的信息类网站全是以门户的标准来做的,我感觉有些地方缺乏专业化,我建议可以做专业的医药搜索引擎,重点关注专科病和慢性病。另外,一些一次性手术也可以纳入关注范围。
(4)目前由于许多医院的广告宣传存在一些误导的成份,使人们对医疗广告有一种不信任感,很多寻医问药网站广告满天飞,按照广告费多少来向患者推荐医院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寻医问药网站必须客观的反映医药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机制;
(5)医生和患者的参与不够,网站的互动性没有得到发挥。一个医院好不好,很大程度还需要听患者的看法,医生也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特长,患者也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患病情况和治疗需求,以及接受治疗后的感觉。
(6)尽可能的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比如利用在线视频、实时答疑、远程诊断的手段。
(7)可以推出一些类似“人工寻医寻药服务”“医药代购服务”,不要指望一个搜索框解决所有问题。
2、医药交易类网站需要规范创新
(1)从本质来讲,商品和服务全可以成为交易的一部分。作为服务交易,价格是多少,患者买到是什么东西,如何兑现,达到什么标准。在目前的网站上还需要明确。
(2)医疗服务需要现实的服务做支撑,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可能是一头雾水,无法作出判断,所以网站的推荐很重要,必须把服务作好,设置医疗顾问很有必要。
(3)按疾病来扩展,初期需要专注于一类客户,这样更容易聚焦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4)有些医疗服务属于买方市场,能提供服务的医院非常多,这样我们可以从医院拿返扣,为会员免费服务,甚至可能赠送礼品吸引会员。有一些医疗服务则不然,需要向会员收取一些费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医疗服务的稀缺性,有些医疗服务到处有,这个时候网站在其中的作用就有点微不足道,只是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推荐,但有些医疗服务信息严重不对称,而且服务质量差别比较大,这时候推荐的作用就很有意义,所以向会员收费也是可以接受的。
(5)鼓励医院在网站开店,卖服务,而网站可以提供后台的技术支持。
以上是我的一些愚见,希业内人士来信(1kang@sogou.com)探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