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0.50目录:图书,动漫与幽默,大陆,传统漫画,
品牌:丁聪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
·页码:209 页码
·出版日:1999年
·ISBN:7108012774
·条码:9787108012777
·版次:2000年4月北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24开 24开
内容简介
我认识小丁是在1932年,我在明星电影公司当编剧,结识了一些美术界的朋友,是胡考呢还是光宇介绍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他当时已经在漫画界初露锋芒,用工笔画漫画,是他的首创,这给我印象很深,一位他的好友对我说:这是遗传,因为他的父亲丁悚,是清末民初驰誉江南的工笔画家。
我和小丁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则是在抗战之后。从抗战到全国解放,是一个四海翻腾、五洲震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也是小丁画得最勤的时期,他是艺术家而不是社会活动家,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双洞察时弊的眼,漫画和杂文一样,是匕首式的武器,小丁就用他
的妙手,对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可悲、可叹、可笑的现象,作了形象的曝光和调侃,似浅实深,小中见大,每一幅画都会使读者得到会心的苦笑,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一针见血。
小丁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在1957年受到不公正待遇,流放北大荒的时候,他也还是笑口常开,很少看到他愁眉苦脸,他助人为乐,从不考虑自己,报刊请他画画、设计封面、画人物头像,几乎可以说有求必应,《读书》杂志上的篇头人像,都是他的手笔。
屈指算来,他从事漫画工作已经跨过半个世纪了,他用妙笔给这不平凡的时代留下了记录。我非常高兴知道《丁聪漫画系列》即将出版,因为从这些画中不仅可以看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也可以看到画家的风格和人品。我欢喜这样的人,欢喜这样的画,写此数语,表一点朋友的心意。
作者简介
丁聪:(1916~ ) 中国漫画家。笔名小丁 。1916年12月6日生于上海 。丁聪于 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30年代后期~40年代中期从事报刊编辑、舞台美术设计。丁聪的漫画立意深刻,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画中人物形象夸张,讲求线条的流畅和装饰趣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丁聪也作色彩漫画,浓重深沉,富有变化。此外,他还以漫画的形式,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插图。有《小朱从军记》、《 阿Q正传插图》、《丁聪画集》、《昨天的事性》、《古趣集》、《丁聪漫画选》等。
媒体推荐
序
小丁今年七十五
——《丁聪漫画系列》代序
夏衍
小丁就是丁聪同志,这在文化新闻界是众所周知的,上了年纪的人叫他小丁,和他同辈的乃至比他年轻的人也叫他小丁,他自己在作品上署名也是小丁。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有许多进步的画家,那时他的确是小字辈,张光宇、叶浅予都比他大一辈,他叫张光宇的夫人“张家姆妈”,这是他自己定的格。
我认识小丁是在1932年,我在明星电影公司当编剧,结识了一些美术界的朋友,是胡考呢还是光宇介绍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他当时已经在漫画界初露锋芒,用工笔画漫画,是他的首创,这给我印象很深,一位他的好友对我说:这是遗传,因为他的父亲丁悚,是清末民初驰誉江南的工笔画家。
我和小丁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则是在抗战之后。从抗战到全国解放,是一个四海翻腾、五洲震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也是小丁画得最勤的时期,他是艺术家而不是社会活动家,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双洞察时弊的眼,漫画和杂文一样,是匕首式的武器,小丁就用他的妙手,对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可悲、可叹、可笑的现象,作了形象的曝光和调侃,似浅实深,小中见大,每一幅画都会使读者得到会心的苦笑,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一针见血。
小丁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在1957年受到不公正待遇,流放北大荒的时候,他也还是笑口常开,很少看到他愁眉苦脸,他助人为乐,从不考虑自己,报刊请他画画、设计封面、画人物头像,几乎可以说有求必应,《读书》杂志上的篇头人像,都是他的手笔。
屈指算来,他从事漫画工作已经跨过半个世纪了,他用妙笔给这不平凡的时代留下了记录。我非常高兴知道《丁聪漫画系列》即将出版,因为从这些画中不仅可以看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也可以看到画家的风格和人品。我欢喜这样的人,欢喜这样的画,写此数语,表一点朋友的心意。
1992年9月8日
编辑推荐
丁聪喜欢听笑话,也乐意讲笑话,因而,当他的老友唐瑜约他画此类题材的漫画时他欣然接受,于是,他就开始在香港的《新天地》上发表此类作品,后来约的人越来越多,画的漫画也就越来越多,最终就有了这部集子,叫做《古趣图》,共分两集,本书是第一集。
目录
序 夏衍
自序 丁聪
孔融早慧
诸葛恪
是獐是鹿
我不见了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再打三斤
某县令甚呆,所为多可笑,其纰缪不可枚举。饮量甚洪,日必沽数斤,怡然独酌。一日,突有喊冤者,正醺醺时,阻其雅兴,含怒升堂,拍案喝打,并不掷签,役跪请日:“打若干?”官伸指日:“再打三斤。”
——《笑笑录》
问金罗汉
有掘地得金罗汉一尊者,乃以手凿其头不已,问:“那十七尊何在?”
——《广笑府》
以叶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发叶自障,问其妻曰:“若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给云:“不见。”嘿然大喜,赉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笑林》
……
插图
……
点此购买报价¥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