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SQLServer性能调整和优化开发人员指南第1部分:性能问题

王朝mssql·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 1 部分:性能问题概述 (简述)

DAT 410 在

Tech-Ed 97 上的报告

Adam Shapiro

程序经理

Microsoft Corporation

性能目标

性能调整的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通信、减少磁盘 I/O 和 CPU 时间,使所有用户处理的吞吐量都达到最大,从而为每一查询提供可接受的响应时间。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对应用程序的要求进行彻底分析、及对数据逻辑和物理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基础之上,并需要对数据库的竞争使用而造成的性能消长进行评估和协调(如联机事务处理 (OLTP) 与决策支持会对数据库的竞争使用)。

响应时间与吞吐量

响应时间是指结果集的第一行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响应时间通常也称为用户收到查询正被处理的直观确认时刻所感知的时间长度。

吞吐量是指给定时间帧内服务器能够处理的查询总数。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用户之间使用数据库的冲突也会增多,这种情况反过来可能导致响应时间增长,而总体吞吐量降低。

如何衡量性能

性能的指标可以通过处理一个事务所需的 I/O 量、CPU 时间量、以及响应时间来衡量。性能会随特定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并依赖于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和资源、服务器以及并发活动的具体情况。

影响性能的因素

系统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