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0.70目录:图书,动漫与幽默,综合,
品牌:绿原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页码:185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806432442
·条码:9787806432440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32/0开 0开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关于幽默本身,作者能说和想说的,已经在两篇拙文中说完了,它们就收在这本小书里。
这里要说的,是“再谈幽默”这个书名。这个书名并非信手拈来,也还有几句话可以说说。当然,不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篇小引就得另起炉灶,这却似乎没有必要。
首先,是想借小引的机会,再申述一下作者认为幽默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在某种情况下,作者几乎想说,幽默是文学的生命,至少是现代文学的生命;没有幽默和幽默感,就谈不上从事文学,不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作为欣赏者。
其次,还想说一下,幽默是一种天生的气质,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书本不能培养它,环境也不能熏陶它。有它,当然是一种幸福;没有呢,本人倒不觉得,也无所谓“不幸”,只是相当不方便而已。古今多少学问家,由于缺乏幽默和幽默感,虽不致拒人于干軍之外,却往往令读者望望然而去,实在是很可惜的。另外,还有些幽默的反对者,本人其实相当富于幽默和幽默感,尽管自己不承认,或者自己不觉得,读者却也不会被他们瞒过。
第三,幽默既不能培养或熏陶,因此也就不能加以提倡。一提倡,则一窝蜂,势必如“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作者今一谈再谈,以至这次来个三谈,岂不迹近“提倡”的蠢行么?是的,说“不提倡”而又“迹近提倡”,正是不自觉的幽默,见笑见笑。但本意不过是寄希望于以后现代的解构者自况的今日文坛:能不能有一点、甚至多一点幽默和幽默感?
卡夫卡的好朋友、奧匈帝国作家马克斯·布罗德给幽默下过一个定义:“幽默是这样一种神秘的才能,即通过混乱、通过事物的一种倒置来克服通过秩序(公道)所不能清除的苦难和考验。”作为定义,这个说法也许只算是聊备一格;但用以解释卡夫卡的作品,倒也不失为鞭辟人里。由此想到,在一切准则弛废、各种言行失格的今天,幽默几乎对于每个人,都可以是一种防身的手段;至于作家,虽说题材俯拾即是,问题仍然是怎么写,而布罗德的定义倒真可以照着试它一试,只要记住幽默决不是油腔滑调、插利打诨就好。
《开卷》为了让欢喜它的读者更欢喜它,打破了办刊的条条框框,作为投稿者之一,作者常觉得,它在热腾腾和闹哄哄之中,似乎悄悄起到了某种幽默的清凉作用。编者这次约作者参加“开卷文丛”,找是很高兴的,便给他编丁这样一本,里面除了切题的那两篇,大都与幽默无涉,但愿没有因此损坏他所培护的风格。
作者简介
绿原(一九二二—— )诗人、文学翻译家。原文刘仁甫,曾用名刘半九。湖北黄陂人。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有:《葱与蜜》(诗话)、《我们走向海》(诗集)、《离魂草》(文集)等。译著《浮士德》等。
媒体推荐
小引
关于幽默本身,我能说和想说的,已经在两篇拙文中说完了,它们就收在这本小书里。
这里要说的,是“再谈幽默”这个书名。这个书名并非信手拈来,也还有几句话可以说说。当然,不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篇小引就得另起炉灶,这却似乎没有必要。
首先,是想借小引的机会,再申述一下我认为幽默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在某种情况下,我几乎想说,幽默是文学的生命,至少是现代文学的生命;没有幽默和幽默感,就谈不上从事文学,不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作为欣赏者。
其次,还想说一下,幽默是一种天生的气质,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书本不能培养它,环境也不能熏陶它。有它,当然是一种幸福;没有呢,本人倒不觉得,也无所谓“不幸”,只是相当不方便而已。古今多少学问家,由于缺乏幽默和幽默感,虽不致拒人于干軍之外,却往往令读者望望然而去,实在是很可惜的。另外,还有些幽默的反对者,本人其实相当富于幽默和幽默感,尽管自己不承认,或者自己不觉得,读者却也不会被他们瞒过。
第三,幽默既不能培养或熏陶,因此也就不能加以提倡。一提倡,则一窝蜂,势必如“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我今一谈再谈,以至这次来个三谈,岂不迹近“提倡”的蠢行么?是的,说“不提倡”而又“迹近提倡”,正是不自觉的幽默,见笑见笑。但本意不过是寄希望于以后现代的解构者自况的今日文坛:能不能有一点、甚至多一点幽默和幽默感?
卡夫卡的好朋友、奧匈帝国作家马克斯·布罗德给幽默下过一个定义:“幽默是这样一种神秘的才能,即通过混乱、通过事物的一种倒置来克服通过秩序(公道)所不能清除的苦难和考验。”作为定义,这个说法也许只算是聊备一格;但用以解释卡夫卡的作品,倒也不失为鞭辟人里。由此想到,在一切准则弛废、各种言行失格的今天,幽默几乎对于每个人,都可以是一种防身的手段;至于作家,虽说题材俯拾即是,问题仍然是怎么写,而布罗德的定义倒真可以照着试它一试,只要记住幽默决不是油腔滑调、插利打诨就好。
《开卷》为了让欢喜它的读者更欢喜它,打破了办刊的条条框框,作为投稿者之一,我常觉得,它在热腾腾和闹哄哄之中,似乎悄悄起到了某种幽默的清凉作用。编者这次约我参加“开卷文丛”,找是很高兴的,便给他编丁这样一本,里面除了切题的那两篇,大都与幽默无涉,但愿没有因此损坏他所培护的风格。
本书的小引就写到这里。
绿原 2002年处暑
目录
汉语漫谈
文章要改
关于作文的几点体会
——复智仁勇先生
诗与散文
再谈诗与散文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从影断忆》引起的题外话
秦文同志从事影剧艺术四十年,写了一本回忆录,题名《从影断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承惠赠一册,我除了表示感谢外,还想说几句话。对于影剧我是个门外汉,她也未必喜欢读新诗——我能说点什么呢?
在中国,艺术生涯从来不是平静的,总离不开政治上的风风雨雨。这本回忆录除了作者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成就,免不了要写一些与此无关的人和事。其中写了一个同她的生活和奋斗分不开的圈外人,那就是她“事业上的热情的支持者”、她的老伴邓蜀生同志。
在坑坑洼洼的人生道路上,老邓和我倒有过不少缘分。我们是同龄人,是同乡,是抗战时期的大学同学;当时他读新闻系,我读外文系,就常有过一些共同的志趣;解放初期,我们都在新闻战线上工作,他已经是个名记者;接着,两人分別经受中国知识分子早期的磨难,他去了茶淀,我被送进了秦城;六十年代初,我们在一座大楼里相逢了,他被摘掉“右派”帽子,我则戴着帽子回到了社会,有时仍在一起从事代替正业的“业余劳动”;十年动乱的全过程,我们有幸一起熬过来了——在那座大楼里,我们是最早被揪出来的;后来又一起到湖北咸宁,去晒烈日,流大汗,充当“壮劳力”;干校后期,革命群众改造好了,纷纷调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只剩下老邓和我之类一小批(“撮”字不确),留在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过那“大无可如何之曰”;托天之福,终于一古脑儿被送回了北京,想不到为革命化的原单位所拒,他和我又一同被塞进了一个没有名称的翻译组,为首长们翻译一些他们偶尔想翻翻的外国书;天安门事件前后,中国政治真有黑云压城之势,老邓和我在那个翻译组里兢兢业业,彼此心照,又一起度过了那最艰难的一段时日;“四人帮”倒台后半年,这一小批又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原单位——在同一座大楼里,他搞他的国际政治,我搞我的外国文学;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才一同开始渐入佳境:1978年底,他被改正了“错划右派问题”,恢复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本色,这时他已55岁了;到1983年,他被评为“编审”,同时实现了他在大学时就有过的愿望,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被改正以后,非常关心我的“问题”,经常给我讲大好形势,为我打气……近年來,我们都觉得有点老了,时常见面问寒问暖,相互鼓励,都希望对方利用余年,赶着做出一点自己多年想做的事;前年,老邓出版了他的第十本著作《罗斯福》……
我一口气写了这几十年,是因为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