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推荐:地球村 MACD 邹阳 专注的演讲(二)

王朝网站推广·作者佚名  2011-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5.6.4 八折不挠

地球村内部讲得较多的“八折不挠”,就是“执着”的简易版本。

一般讲到百折不挠,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在承受失败、挫折的苦难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一二不过三;事不过三;退一步海阔天空;顺其自然;有更好的机会在等着我;全面发展”等,给自己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到达突破、第一境界的机会。

按专注中细分目标、渐进的方法,在较有把握选择了正确目标的时候,我们提倡八折不挠。执着,从简单做起。

我们平时耳能祥熟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常识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行业、企业执着地追求下去,都可以取得成就。多一份执着,我们可以多一些收获。

“失败是成功之母”,千真万确;“挫折是最大的财富”,过后才知。在挫折中总结,而不抱怨,收获就不远了。

很多朋友在喜欢的事情上很容易做到百折不挠,甚至千折不挠。但一遇到不熟悉的环境,比如宏观方面的问题,或者兴趣没有了,就很容易急躁,甚至一折就挠了。具体来讲,干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精益求精,百折不挠地解决问题,但在对待人生志向、理想问题、人事问题、财务问题、爱情问题、健康问题方面,则很难做到百折不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听信别人的评论。一听说自己做某事不自量力,资源不足,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就轻易放弃,就找出多种理由和借口转换方向。不信您看看现在有多少有人生目标?成功戒烟的有几人?坚持锻炼几个月?坚持几个良好习惯?前面所提,“一二不过三;顺其自然;有更好的机会在等着我”等常识并非不对,而是误用较多。我们在主要方向、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当前任务上务必做到八折不挠甚至百折不挠,千折不挠,而在不重要的领域,则可以考虑“一二不过三”等说法,以便我们集中精力于主要方面。

在自己的各个主要环节做到八折不挠,我们未来能够大有作为。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5.6.5 乐观、积极、向上

乐观的人命好,大量的事例说明了这一道理。积极、向上,有谁不想?

很多朋友问,我被日常大量的烦琐事务弄得筋疲力尽、烦不胜烦。哪来的乐观、积极、向上啊?

用专注的方法,我们目标如一宏观目标可以设置大一些,乐观一些,微观方面我们保守一点,每次都打必胜之仗,每天做精做好最重要的事情。随着成功一串串地来,基于理性的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就逐渐成为我们的素质。

地球村在吸收及培养人才的时候,是按品德、心态、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标准进行,心态正,易大成。

正面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决定我们的未来。

专注,才容易乐观、积极、向上。

5.6.6 幸福

很多年轻的朋友谈到一生追求的时候,喜欢用幸福、满足来描述。从我的经验来看,当专注于明确目标后,似乎幸福比较容易得到。身体好、精神棒、心态佳,每时每刻都会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实在不值得作为一生追求。幸福也许就是一念之差,如果您认识到,调整好身体及心态后,现在的状态可能就最幸福。

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幸福的,认识到心态平和是幸福,认识到幸福与物质可以相对分离后,认识到家人、亲情、友情的重要,认识到人生消耗极其有限,认识到留给后代的只能是思想、精神财富后,幸福到来的速度似乎特别快。

专注清晰人生目标,幸福就会来。

5.7 专注方法的重要应用

5.7.1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企业方向要应专注,在前面提到的专注方法的形成过程中已经提到。

现在很多企业在讲自己的事业领域时都会提到专注两个字,也许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经营已经明白专注的重要性。企业专注于一个领域,积累的市场资源、销售资源、研发生产资源、人力资源、公关资源、财务资源、各方面的知识经验等容易达到一定的突破点,经营起来会越来越容易。企业开拓市场后,像沸水一样不断地产生能量和机会。而在一个新领域,与企业初创时一样,要煮沸它可不容易。

企业做强还是做大?按专注的思想很容易选择,先做强再考虑做大。

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专业化。

海尔为何能够多元化?也许是因为海尔专注于家电行业的管理体系、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完善。如果急于将这些企业文化复制到其它行业,则可能会失败。通用电器为何多元化做得很棒呢?也许是因为其领导人才培养水平到了一定境界,可以较快速地复制吧。多元化,我以为可能不太适合中小企业,因为这样很难做精做强,最终也将导致该企业做不大。

怎样看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呢?我想可能只对大批量运送鸡蛋的人才适合,平时老太太上街买菜,有谁见过带两个篮子的呢?亲爱的朋友,当您想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时候,有没有盘算一下您有多少鸡蛋呢?股神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他真是够专注。

看看有很多“鸡蛋”的联通,即要经营GSM网络,又要经营CDMA,还要经营固定电话,长途传输,能够专注么?难。2003年,中国移动的利润率约为23%左右,中国联通的约为7.5%。

中国移动曾用半张报纸打出“专注如一”四个字的广告,2003年前后又在移动品牌上加上了四个字“移动通信专家”,与我们地球村专注的思路相合。

2002年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意气风发地提到他的公司的三个赢利的方向,即短讯、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我问他是否考虑选择一个方向,放弃其它方向。他说他的公司现在是航空母舰,手上有六千万美元现金,做多几个方向问题不大。我听了很为他担心。因为我知道,即使是微软,都未必觉得自己的钱多,不敢贸然投入其它方向。微软曾经启动开发的不少与主业不太相关项目,就有不少至今还没有起色。

方向越专注,竞争者就会越少,最后甚至消失。而且越专注,利润也越多,自身价值也越大。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地球村专注的信息网的PC代维服务方面,由于客户少,服务内容多,工作繁杂,人均产值低,导致很少有正面的竞争对手。专注的结果,导致我们在市场机会到来的时候得以迅速扩张。

从工具产品角度来看,比如地球村的数据平台产品定位于中小型的灵活配置的管理类软件工具,所以在咨询顾问、集成商、软件公司沟通时,他们都非常愿意与地球村合作,因为他们不觉得地球村是一个威胁,他们需要地球村更专业、更便宜、质量更高的的配置工具、积累、创意及经验。

专注使竞争者更少,合作伙伴更多。

地球村的企业远期目标、远景要崇高远大,对社会有益,必须是能够凝聚大批英才的目标、是代表国家利益、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目标。这个远景不能轻易变更,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同事认同并为之奋斗不息。

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

5.7.2 个人中期目标

明白了专注的原则后,设置个人目标就心中有数了。牢牢地坚持一个好方向,持续地投入直至到突破、第一的境界,成为专家而非杂家。

专家,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行家。

我们所提倡的个人目标的第一境界,不仅指行政职位上的第一,还包括某一技术领域、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创造性思维力、组织管理水平、个人品德修养、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第一。

很快有些同事就会发现,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企业的任务安排冲突,怎么办呢?

有些人采取换工作的办法,有些则没有办法,只好认命,重新调整目标。较有经验的同事会尽早、尽快地与公司协商,找到公司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共同点,放弃不同点,因为他知道,只有在大量工作中确定的方向是最有价值、学习效率最高。

个人目标中,有些朋友将业务、技术、技能的目标定位得非常高,而忽视了品德修养方面的目标,轻视了团队、协作、高效率完成任务、忠诚品德等方面的价值。这些朋友也许不知道,个人成长最重要、快捷的道路就在于此。将心比心,所有公司都愿意给忠于公司的人以机会,使这些人多一些实践机会,多一些培训机会,多一些休息和思考的时间,多一些福利待遇。

研究表明,个人能力的成长速度 S = Smax*cos∮。∮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夹角。

相信所有的朋友都了解人才选拨时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可是仍有一些朋友在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顺序的时候,还是以个人技能为主,总觉得艺多不压身,毕竟是自己的本事,甚至在与公司目标冲突时也不考虑调整自己的目标。这样领会专注思路,在大小得失方面,是将个人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上,容易导致工作热情降低、任务量减少、各类机会相应减少,最终也会影响个人利益。

专注地成为公司内的专家,个人的发展更健康。

5.7.3 路线

专注目标要小,投入资源要多,按这个方法实践后,很快我们会发现突破容易,做到第一也不难,信心就越来越足了。

小目标突破后,很快我们围绕自己的大目标会定立新的小目标,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系列的小目标联系起来很容易发现是连贯的,清晰的。于是路线的概念就出现了。就像野外出游,路线图是最好的工具。

在户外拓展的游戏中,我们很容易知道,最快捷的道路往往不是直路。而在人生道路中,却是这么难明白。项目管理中经常提到的关键路径是最重要的路线,我们需要花费80%的注意力在这儿。回头总结地球村的路线,曲折中前进,不再是抽象的话语。

有朋友问我,怎样才知道什么弯路对呢?我自己的经验是,在每个阶段,相对来说都是直路,抽象到另一个层面,弯路就变成了直路。根据自己的资源、环境情况顺势而为,设定近期目标,这个目标为更大的目标服务。比如为了上山顶,有时我们要沿山道下山,为的是保证速度这个目标;又如为了得到更高、更稳定、更理想的收入,我们要选择一个有长远有前途的公司,暂时接受相对较强的竞争,接受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为的是积累自己的经验和实力这个小目标,以顺应公司的发展而使个人得到持续地发展这个大目标。有些朋友都对路线的曲折性理解不透彻,会常否定自己的路线。

展望未来,我们将不再是走一步看一步。有计划,有目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持之以恒,专注如一地做好一件接着一件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专注大目标,曲折中前进。

5.7.4 人生目标 -- 一生只做一件事

认真思考过专注的方法后,觉得十个第二也比不上一个第一,实现第一这么重要,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情的决心油然而生。

当然,这件事情必须能够做到第一,是全世界第一还是历史上第一或者是自己的小山头第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兴趣、环境和积累来定。这件事,就是我们从小听到的志向、理想、人生目标。

选择一个人生目标,生活会变得更清晰,更美好,更积极。出现矛盾的时候有一个权衡的标准,做出人生重大选择时也容易,相对快一些。

讲到这儿,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媒体上报导过的牛群和马三立。

牛群做相声演员起家,然后开始做副县长、摄影师、卖避孕套、开房地产及教育公司等等。他有一个说法,360行,行行都想试试。因为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要追求人生体验,只有不停地换,不停地求新。我有一位朋友也这么讲,只要高兴、有兴趣、尽心尽力于每件事情,做个三流又何妨。

一代相声宗师马三立,他的信条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讲好相声。马老去世后,得到社会上许多人的追忆与怀念。

我相信,按老牛的价值观实践一生,能够在两三个领域能做到三流就算万幸了。他能够幸福么?估计很难。

我还信,马老一生得到的体验会远比牛群质量高、内涵多。他的一生会更幸福。

我更信,马老一生给别人带来的体验也远比牛总优质。

5.7.5 信仰

讲到人生的目标,很容易想到信仰问题。

如果您想要使自己的人生目标所指向的大目标成为历史上第一目标,自然也就要与尽可能多数的人的目标结合起来了。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从历史的角度满足大多数人的目标,很自然,想到了从小受教育的共产主义理想。

虽然不太清楚其它信仰是如何定义其终极目标的,推想到这儿,我有点被先哲们深邃眼光所感动。但文革及改革开放,也许已导致我国许多人的信仰消亡了。

和朋友们半开玩笑时,我提到人们还有一个更重要也是更急迫的信仰,就是人类应在地球灭亡前组织起来,寻求到能够离开地球甚至太阳系的生存方式。这个信仰可能更容易被全人类接受。时间不多了,看看霸权、核弹及恐怖活动的能量吧,未来可能没有50亿年。

是否会有一个让全人类专注地追求的信仰诞生呢?

5.7.6 重点

从专注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确定目标细分的重要性。

细分后的目标,就关系到我们经常讲到的重点、要点。用毛泽东的《矛盾论》来说就是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用目标体系来解释就是主要目标和细分目标中的主要小目标。用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关键路径上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重点。每一天的工作都有重点,每一项工作有重点事项。我们经常提到要抓重点,其实真正的含义是指花大精力在重点之上,花80%精力在最重要的20%的工作之上,至少做到重点工作实现突破。而我们日常中大量的做法是平分精力、平衡力量,放弃了选择重点的权利。由于对重点的投入不够,也渐渐地失去了一个又一个重点。时间管理的培训告诉我们,工作分为四类,即急要、重要不急、急不重要,不急不要。最高境界的人大多数时间在处理重要不急的事务,稍高水平的人则在处理急要事务,差一些的人则处理急但不重要的事务。抓住重点、有预见性,我们会更从容。

有些朋友在排重点的时候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因为在现实生活的复杂环境中,我们失去了重点的判定标准。

5.7.7 价值体系

评价标准,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决定了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什么物品贵,什么物品便宜;什么人值得交往,什么人要小心对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等。

我的理解,价值体系是由一系列的目标决定的,所有这些目标,又经常是围绕人生几大目标来订立的。经常遇到矛盾的朋友,往往都是人生大目标没有确定,或者人生大目标经常转移,或者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次序不时发生调整。在人生的长河中,这样的事情非常多。人生大目标没有确定,价值观也就没有办法稳定,遇到问题时就难作决定。最典型的问题是,事业和生活哪个重要呢?潮流习惯与个人追求不相同时坚持哪一个呢?娱乐重要还是锻炼重要呢?休息重要呢还是看电视重要?看报纸重要呢还是看专业书籍重要?休养身心还是拚命工作?这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人生目标,可以得到第一的很多好处,也是解决人生矛盾所必须设立的一个长久的标准啊。

人生目标一旦确立,围绕人生目标的小目标就容易确立,一条条列出来,判断事物的标准也就出来了。

5.7.8 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价值体系,是每个人思想体系的一部份,是我们学习哲学时听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组成。确立人生目标后,可以开始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抛开不好理解的哲学术语,用自己身边的事例,常讲的故事,常见的人物,听到的道理,悟到的想法来构建。

比如我这个阶段的思想体系,是由以专注的方法论为核心展开后形成的,以做成功事情的动机引入到对人生目标、信仰、理想的思考中去的。比如,卢总的思想体系可能是从他的系统性思考能力引入的。凌总也许是从预见性作积累而成熟的。MICHAEL可能是从考研的经历,从公司实施CMM4、CMMI5的成功经验里体验到大量的西方的管理思想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构建自己的个人思想体系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的特长,用聊天、沉思的方法来形成。与有成功经验的朋友聊天,先讲述自己的总结反省与体会,从他们哪儿得到批评的意见或者肯定的案例,同时也用来分析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具体的问题,效果非常好。由于聊天的方法简单易行,重复强度高,初期积累速度快。接着就是从读书、实践、上网查询等方法中寻觅有共鸣的思路,然后又是将文章发给有想法的朋友,诚心请他们斧正。以后设想在英特网上发布请网友来帮忙。总之,用调动一切的方法来专注地构建。

构建个人思想体系,走出人生新路程。

5.7.9 系统实施专注--宏观与微观

很多人天生很专心,做事情不分神。但往往在微观上养成的专注习惯,用在人生大道的选择上时,就没有按专注的精神来实施了。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宏观上的问题经验少,很少人能够站在一定高度系统考虑宏观问题。

前段时间看见一篇文章讲史玉柱,他自称失败名人。其间他讲到做事情喜欢按这样的方式做,即别人做半天的事情,他做三天。三天,即半天的六倍。很明显是三五十原则了。这是他能够取得一定范围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在微观上非常专注。当年史玉柱较年轻,在微观上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后最终在宏观上又违反了自己的方法,从电脑领域扩张到保健品领域,并对巨人大厦一再扩张,对巨人集团的资源考虑不足。同样,近期他卖掉脑白金,准备复合维生素系列黄金搭档的做法再一次显现出其宏观上难专注的问题。黄金搭档虽从团队、品牌(局部)、资金、经验上重用了积累,但不卖脑黄金,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也许会有克服眼前困难的办法,走到另一个新境界。有朋友会问,这不是舍得的方法么?放弃阵地,追求利润。是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史玉柱很有魄力。从更高层面来看,考虑商誉业务客户等因素的积累,与史玉柱同期出名的联想似乎更成功些。也许是因为联想没有经过大的事业领域转换,其事业规模、利润能力比史玉柱领导的企业大一些。

宏观上专注,效益更大。

5.7.10 切换成本--跳槽、出国的成本

从史玉柱的宏观事业领域切换带来的损失,很容易联想到IT界这些年来出现的人才频繁跳槽所带来的损失。

我们知道,CPU实现分时操作是靠调度系统的,调度系统需要消耗资源。如果调度过度,就会发现系统性能大大下降。

人脑不同电脑,切换后,还将很容易丧失在原来环境条件下的积累,总体效果大打折扣。经济学上称“机会成本”。

生涯规划的时候,我总是想着这个道理。人生的切换成本包括了语言、文化、习俗、友情、社交、情绪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就像空气,平时不觉得重要,如果不足就会要命。我有一位朋友悟性很高、学习能力很强,在最大的几间外企都工作过,一年跳槽一次,他在追求体验。在技术上,他一直专注于网络领域,已经有较高的水平,但由于经常换工作,浪费不少时间精力在转换上面,自然影响前进速度。换一个工作,至少离职之前半年是无心工作的,到新工作岗位后,仍有半年到一年的适应期。一般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较难集中精力研究专注的领域,会被大量的新事务、新关系、新资源消耗时间,疲于应付。

另外一些朋友则是出国又回国,也往往有类似的感受。而且代价更高。一般出国,准备两三年是很常见的事情,到国外后,三五年的适应时间也难免,而且就算适应了,也是开始理解了别人看自己是另类眼光的时候。如果在国外觉得不适应,再回国,则更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国外人看自己不顺眼,自己看国人又不顺眼,毕竟国内的社会发展程度比国外低一些。一折腾,可能就是十年。

很多人都跟潮流,赶出国热。可是人生有几个十年可以这么跟,这么赶啊?

切换是否意味着没有实现突破时就放弃,放弃了知识经验的积累,放弃了实现突破后的体验积累,放弃了自信心的积累?是舍得、是壮士断臂,还是草率浮躁呢?

我们评判人才的标准,可否考虑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久能力呢?也就是此人在宏观上和微观上是否都很专注呢?人力资源专家告诉我们,企业的干部要从专注在一个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人中找。而核心人员往往是在企业工作七年以上的人,这些人自身的思想体系往往较成熟,很宝贵。

专注地呆在一家好公司、专注地呆在一个好地方、专注地呆在我们的好祖国,益处多。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古人总能够讲出道理来。

5.7.11 切入点及切入法:为什么是日志?

专注的思想体系使我们认识到精力应投入到非常有限的目标上,切入点的重要性突显出来。

很多同事会想,我知道需要专注,也知道你讲的非常对,但是就是做不到。重点在哪?如何切入?回答这个问题,要讲一个故事。

哲学家黑木尔20岁时立志要改造世界,因为他那时已经非常杰出,很有思想。努力了十年,没有成效。30岁时调整目标,要改造自己的国家。经过十年的努力,仍然没有成功。于是再调整目标,40岁时决心改造自己的城市,还没有成功。家里还很乱,不能很好地专心于工作。50岁时希望改造家庭。仍没有成功。家里人讲,你看看你自己吧,身体不好,习惯不好,修养不好,还是哲学家呢。60岁那年,终于下决心从自己改变起,3年后,个人大变样,5年后,家庭和睦健康。70岁那年,城市选他作为市议员,75岁成为国家议员。80岁临死前感叹,如果20岁时从改变自己做起,现在的结果不知道会如何?

几千年前,中国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讲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专注切入点,从个人的修养做起。从格物做起。所谓格物,算是去除心中的杂念,从思想上专注于自己的明确目标。国外管理学权威、EMBA教学中近段时期提得较多的领导者的个人管理、个人修养提升、成功学中的许多知识、素质训练班中的许多课程、软件企业中的PSP等,皆由此理。

哲学家们还有一个讲法,思想是灯塔,很多好的思想碰撞才能出现一点点火花,产生一丝触动。大量的触动才能引起一点点行动。经常的行动才能够成为习惯,许多习惯组成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

知道了要从自己做起,从思想根源上做起之后,我们开始寻找改善自己思想的好方法。平安保险公司有一句非常成功的理念:简单、重复、持续、成功(突破)。我们改善自己的思想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重复大量的好思想,并反复思考、实践、讨论、再实践,按毛泽东的《实践论》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知道了重复是最好的改进自己的方式,我们很快就会将目标锁定在日常最经常发生的事件上,这将是我们改造自己的最佳切入点。

在地球村实施CMM2的过程中,我们的日志是每日都需要填写的,按专注原则改造过的地球村日志已经具备了每日计划、日常重点、日常总结、每日提升等功能,是我们专注思想实践最好的切入点。

您可以自己在每日提升中罗列出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自己已经理解的、或者产生了共鸣的好思想,每天查看一两次,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与之相符。

当年富兰克林年轻时坚持了几十年,就成为了大科学家与大政治家,我们如果坚持一辈子,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日三省吾身,不亦乐乎。

5.7.12 地球村成长模式,几何级数地成长

有人提到戒烟很难,如果他在每日提升一栏增加少吸一枝烟的提醒。每天看一次,本着认真诚心的态度来看,天长日久,很快就戒了。

每日提升的内容由各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经常地持续改进。每天根据自己所想所思经常编辑完善自己的提升栏的内容,效果很好。专注于一定的范围,资源、经验、体验都能够积累和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越来越高的境界。这就是地球村成长模式,是滚雪球似的积累模式,是以几何级数地成长方式。是每一位地球村人都将选择、必须选择的成长之路。

商业上,地球村专注于IT代维服务模式,接受地球村文化的每一个同事,一旦有机会为客户提供服务,就能够抓住此机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客户创造价值,年复一年地提供越来越好的服务,同事们在一年年持续学习的过程中,除获得知识、经验与经济利益外,同时凝聚在地球村,为公司积累商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可积累的发展。

每天进步千分之一,二十年下来个人能力将提升1474倍。奇怪么?不奇怪,当年钱学森从美国回中国时,美国一个上将就说他一人顶一个师,情愿枪毙他也不愿意放他走。特别专注的人可以做到每天进步千分之一、百分之一,常人如果能够每天持续改进,提升万分之二,二十年下来能力提升4倍。我们看到许多人一辈子进步不多,或者是没有坚持学习和提高,或者是学习的方向经常变更,积累不起来啊。

让我们再一次细细想想毛泽东的号召,他老人家是否在提醒我们要专注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7.13 积累

专注地围绕长远目标,每天学习,每天进步,每天积累一点点,结果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原来专注地积累这么重要。

小时候看《西游记》,如来佛骂孙悟空: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读到此,很不以为然,觉得这个腐朽的老家伙该让位了。刚毕业时,对国营单位中存在的论资排辈的现象也不喜欢,总觉得年纪大的人做事情想问题做决策总是慢吞吞的,效率低。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明白了积累的意义,年长者在经验、知识、能力各方面的积累都远胜于年轻人,他们在其位置上,有其深刻的原因,不能够只看到其弊端。

地球村这些年的专注经营方向的经历,也使我感受到积累的意义。当年地球村有象点点通词典、汉英词典、手机操作系统、手机输入法等非常重要的财富、创意、软件、心血结晶等资源,但地球村为了健康发展,调整方向专注进行移动通信应用、管理类软件开发、IT代维服务后,发现这些与方向无关的宝贝都成了包袱,背着觉得非常累。我想清楚了,原来这些与专注方向不同的资源不能形成积累,必须果断放弃。放弃后顿时觉得非常清爽,前面的路顿时宽了很多。但另一方面感情上仍带着强烈的难以割舍的情怀,习惯的力量经常将自己的思绪拖回到旧路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淡忘了旧项目,在既定方向上一点一滴的积累。

这种耐心冷静专注地积累的观点曾被一位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戏称为“土财主”,他认为机会在流逝,要有紧迫感,要做就做大事业,大事情要有大动作,时不我待。我认同“大事业”,只是担心过份的紧迫感和有些风险投资家们极度发散的思维模式在小企业创业过程中不适合。我觉得,大事业需要积累大资源、大能力,包括思想体系、人脉关系、关键信息搜集能力、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和谐运作的公司机构、良好的宏观、微观环境、品牌、信用度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专注地围绕长远目标地一点点积累、一次次地突破,最终将地球村推向一个又一个领域的第一。

地球村就是这样在持续地一点一滴地积累,为实现其几何级数增长模式而努力。

比如在地球村的IT服务领域,我们积累的服务流程与规范、服务态度与意识、一个积极向上、团结活泼、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客户满意度良好的口碑、系统的培训力量等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整支队伍一直围绕“地球村,五星级的计算机服务”的目标进行积累。从2000年中到2003年,从5个服务人员增长到10个服务人员。从2003年中到2004年中,服务人员增长到80多人,呈迅速增长的趋势。

在地球村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用了几年时间积累了规范化的CMM2软件工程团队,一支务实、负责、服务态度好的干部队伍,地球村在2004年初成功与西安轻松软件合并,吸收了“轻松数据平台”这一重要的技术积累的思想,使地球村专注的目标从移动通信应用开发层次飞跃到通用的中小型管理系统(适宜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孤岛桥梁)的定量管理平台这一层次,使每次管理类项目都可以积累沉淀一些功能点、一些好的特点在“轻松业务平台”之上,研发体系长期专注在研发这样的平台工作中,也逐渐积累了大量专才。使用轻松数据平台的公司内部项目经理、客户、咨询顾问公司或软件公司则可以专注地研究客户的业务,积累业务模板与客户关系,并做到重用的境界。用户在使用了地球村的轻松数据平台后,将能够更高效率地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组织分工、定量决策分析、组织学习,避免了组织失忆,真正体验管理信息化,法治企业的魅力。“地球村,轻松定量管理”的品牌开始积累。

在地球村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领域,我们也在不断地积累。2000年强调“团队、专注、开放、自由、创新、勤奋”六个关键思路;2002年以“专注”为核心思想,辅以“团队、纪律、创新、勤俭、开放”等传统思路,通过日志提醒等方式,培养十几种“习惯”的作为切入点;2003年,开始制作公司宣传张贴画,每月月会侃企业文化、管理心得;2004年,在继续完善“专注”的核心思想同时,我们增加了短讯习惯培训、MSN短语温馨提醒、日进会、密码提醒法、屏保提醒法、阳光名字等形式,同时开始学习体会“娱乐于工作”、“系统”、“和谐”、“生态系统”、“第五项修炼”等管理思想。一步步走过来,感觉正在积累地球村的“文化基因”越来越具生命力。

总有这样的感觉,积累离不开围绕专注主题,奇妙地整合资源,按一定的结构组织。常言“男妇搭配,干活不累”、“一个好汉三个帮”、“管理的系统性”、“结构性效益”都在提醒我们,积累要关注结构的合理性,结构又与专注的方向相关。

外部结构的合理性,也值得关心。公司来说是合作关系、公共关系、价值链定位、生态系统的建立及完善,个人来讲就是个人职业定位、人际关系网络的健康与良性发展。

明夏阳公司的MACD金融网就是持续积累的一个案例。2001年买进时只有一万个注册用户,一天两三千IP,到2006年3月28日,积累到118万注册用户,发贴量累计840万,一天八万IP。在股市多年的大熊市中,积累到这些坚韧的股市中坚,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生重大飞跃。

专注于积累的量变才产生质变。

5.7.14 切入点中的重点:健康

日志的方法用开后,很快会见效。每天重复,许多好习惯开始形成,一切渐渐走上正轨。日志中的内容及顺序特别重要。因为它将影响我们的习惯,直至影响我们的一生。心理学专家提倡经常重复好的思想,以便形成我们的好习惯、好的潜意识。有段时间看到陈安之成功方法的一些介绍,发现他是大量使用重复的方法,用得有点“极致”了,是心理暗示中的“调动一切”。

我本人是按体智德的顺序开始实践的,即健康是切入点中的重点。1999年,由于多年来工作无规律地劳碌,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咳嗽、打喷嚏、感冒、拉肚子、胃疼、发脾气。当时,解决身体问题是最务实的决策。身体好了,效率就高,心境也会越来越好,事情会越来越好办。从锻炼身体入手,2000年主要是打乒乓球,2001年到2002年每天早上慢跑8000米,周末10000米,2003年改为每天早上慢跑4000米,周末休息;接着就是养生研究,防病、治病研究。先后养成吃喝水、蜂王浆、蜂胶、善存片(复合维生素)、水果、合适剂量的VC(9粒)、充足睡眠的习惯。这两年,感觉越来越好,每天一觉醒来,回到了十七八岁的感觉,身轻如燕,浑身是劲,心旷神怡,发自内心的喜悦充盈四肢,真想活至一百三啊。由于身体好了,记忆也越来越好,条理性也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对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把握越来越清晰,时间运用也越来越轻松自如了。工作和生活开始由被动应付走向主动计划、策划,更加从容。身体好了,自信心也足了,也更加坦荡了。对自己的一些负面思想观点习惯行为,现在也能清晰地认识到并果断地放弃了。实践结果看来,身体状况的改进可以导致智力水平、品德修养的提升。

上网查到,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健康与性健康。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自己几年来一点一滴积累的经验感悟都与健康相关。地球村公司内部强调的阳光心态、多肯定方法、开放、团队建设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健康比较密切。

2004年中,地球村倡导个人健康是家庭健康的基石、家庭健康是公司健康的基础的价值观,也是基于系统健康的角度考虑的。

与EMBA的同学们聊起健康问题时谈到我的以上观点,几个四五十岁的都比较认同,而三十岁以下的同学认同的少,他们认为我这样活着象苦行僧,没有乐趣与意思了。我只好笑而辨曰: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快乐呢。也有同学说,你是经营企业挣到钱了,所以开始考虑养生保命了,我笑了,心想:当年采取行动专注于健康的时候,还欠着一大笔债呢,若是不将注意力放在健康上,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还清。

每天花一小时时间锻炼,蜂王浆善存片花的时间不过五分钟。每天一两小时的“不自由”的牺牲,换来十几小时的愉悦,真划算。我以前也曾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过后几天甚至几周、甚至几月、几年都不爽。现在看来,小时候厌烦的老人们罗嗦的常识还真是有道理。

年轻时拿命换钱的朋友,有没有预见到老了要拿钱买命呢?

德智体全面发展,体智德顺序展开。

5.7.15 专注每分钟

身体好了,之后就是智力了,智力方面更能够体现专注的价值。即每一分钟只专注做一件事情。

可能是受小学时期看的童话《面包博士》的影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被一种错误的效率观所左右,即为提高效率,尽量将两件、三件事情安排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在没有认识到这个错误的时候,我是认真地这么做的,效果很差。这种方式使自己思维经常分散,做着一件事情,想着另一件事情,结果当前做的事情也做不好。

以前我晚上常去看望我的女朋友,之后还去看看创业伙伴,都匆匆地进行交流,结果两边都觉得我是“顺便”来的,感觉和效果都差。那时我晚上还经常安排两场活动,成天赶场,结果是两场的效果都匆匆忙忙,自己很累,别人也觉得不尽兴。

有些同事喜欢听着音乐工作,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做的危害呢?虽然说听音乐与人们工作时消耗的大脑不是同一个部分,但血液是有限的,同时做两件事情,大脑的工作效率会下降不少。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开着音乐做写文章等有难度的事情,效率低不少,甚至半天写不出什么。还有一些同事喜欢开着QQ工作,一有朋友发来消息,马上回一个,工作交友两不误,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呼,细想下来,似乎无所事事。他忽视了切换成本,没有计算每次中断造成的思绪分散后再集中需要的时间。

领悟到应该专心每一件事情后,我发现自己少了焦虑、烦躁的情绪,多了沉稳、细心的心境。事情也越做越好,心情也越来越好。如果现实确实需要我们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时候,则尽量减少每分钟做的事情。比如在家中晚餐时,我家原来同时还聊聊天、再看看电视,结果是影响了与家人聊天的效果。最近我建议家里关掉电视专心吃饭和轻松交流,果然效果好一些。原来分心的时候,觉得与家长聊天意思不大,有代沟;专心地聊天后,发现和家长也是有许多可以聊的话题。家庭的建设,是人生大重点。

地球村的前员工老池讲过,想真正要做到高效地工作,编较好的程序,一般要静心一两小时后才容易进入状态,这时一小时可以做完平时被打断状态一天甚至几天的工作。比如上午10点被打断一次,则上午基本就没有什么效率。下午4点被打断一次,下午也完了。我常常提醒我们的销售部的同事,不宜一有问题就去找研发部的同事,因为找到谁,谁就要计划中断,项目延期的可能性就大了。我提倡大家午餐时间和晚上下班前交流,开会时间也尽量定在下班前一小时,这样可以保障整块的工作时间不被切分,公司整体效率会有提高。

两年来的晨跑,我曾经试验过许多方法想提高效率,比如一边跑一边背,一边跑一边听新闻,一边跑一边打电话等等。后来发现,最舒适、高效的锻炼方法还是专心跑步,这样呼吸均匀,跑完后感觉清爽、轻松自如。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有些做家务活较多的女孩,对统筹兼顾的重要性体会深刻,会质疑专注每分钟的思想。确实,统筹兼顾、系统性的思想非常重要,一般人都会在非常熟练的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保障每样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足够的注意力,这和专注每分钟的思想并不矛盾。也许就是因为日常家务的繁重压力,有些妈妈养成了统筹的习惯,同时也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习惯,年纪大的时候,精力不足了,就容易顾此失彼。所以我们应对母亲从心里感激,对她们的失误多一些理解,对长辈多一些孝敬。

专注每分钟,一次只做一件事。

5.7.16 格物正心

随着效率提高,抓住重点,我再不像以前忙乱了,时间也好像多起来。研究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兴趣也大了。

在老人们的提醒下,发现自己有信口开河、轻易承诺、浮躁的恶习,就下决心逐一改正。信口开河,实质上就是诚信的问题。渐渐地,光明正大、踏踏实实、持续改进、持续积累、和谐稳健、创新奇正等成为我向同事们常讲、自己也努力执行的观点。和年轻的同事们交流发现,原来他们也都喜爱、认同这些观点。

随着我专心致致、说到做到、沉稳冷静、健康积极作风,整个地球村也都开始变化,以前开发项目常延期,质量也不好,客户不满意。现在好了,质量、进度、成本都得到有效管理,客户越来越满意。公司内部的同事开始凝聚并形成战斗力,公司外部的不少朋友也开始对地球村感兴趣,其中有些已经加入进来。

佛曰:“戒生定,定生慧”。定即是专注,宁静,戒,就是格物,慧,指智慧,指融会贯通。儒家:“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7.17 多肯定

经常地自我反省总结,帮助我找到问题的关键。找自己的原因,从自身做起,从内心开始调整,事情容易进展顺利。反省的方法里,我参考调动一切思路,增加了多肯定的办法。即在过去以自我否定为基础的反省办法中增加自我肯定、阳光心态的办法,减少自我否定的办法。这样做以后,感受很好,自信心也很足,原来不容易坚持的自省变得更加容易了,感觉不好的总结变为愉快的回顾了。我称之为多肯定方法。

多肯定方法,对我而言是十来年的积累与改进的结果。上大学的时候,喜欢看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两本书,对其中的夹心饼式的赞美方法很喜欢,即批评别人前先赞美,再批评,最后再赞美。大学的试验效果并不好,一方面自己觉得不够自然,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听到赞美后会起鸡皮疙瘩、会觉得肉麻。

2000年,考虑到中国人中庸含蓄的习惯,我将赞美改进为“多肯定少否定,肯定夹否定”的方法,不喜欢听赞美的话,肯定您的话总是没有意见吧。再后来,总结出专注的观点方法后,我将“多肯定少否定”改进为“多肯定一否定”的方法,按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思路实施多肯定。 这个方法使用后,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在构建新团队,团队成员还没有建立信任与理解的时候,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

2002年,受到朋友MICHAEL的影响,在试验了莎士比亚“赞美别人没有的优点”方法后,“多肯定一否定”改为“多肯定不否定”,彻底取消否定因素。即在否定的时候转换思维角度,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肯定、引导。到此,多肯定的方法已经有很强的艺术性了,效果比较好,但难把握,特别是在与朋友介绍此方法时很费劲才能够讲清楚。用此方法,感觉自己更高雅一些,做事情象是在打太极,柔中带刚,肯定也包含着否定。有些朋友、同事初听此方法很反感,觉得这样有违诚信原则,是虚伪,是做老好人,是丧失立场,违背了地球村的“正直”的价值观。用不好确实容易产生这样的恶果,所以使用此方法的人必须心正,抱着一颗多赢的诚心,而非损人利已或者只利已的私心。

2004年中,“多肯定不否定”改进为“多肯定”。一方面取消本身有否定成份的“不”字,另一方面减少此方法歧义与误解,防止走极端,过犹不及。

多肯定的方法使用时有个技巧是只用肯定疑问语气。我们学习语文、英文时知道,句子的语气很多。但老师却从没有讲过,只用肯定句与疑问句对团队建设很有帮助。否定句、反问句、责问句、祈使句用得越少,人际关系越容易和谐。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当面肯定,私下里疑问或者商量、否定。这样对方容易真心地感受到您对他的尊重。

多肯定的方法在公司内推行后,效果比较好,可能是其符合中国国情吧。

学习《心理学导论》时了解到,原来多肯定的方法符合心理规律,被实验证实了。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政策、方法与多肯定方法相通了,如有些地方生育政策由原来的处罚方式改为奖励少生。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4-08-03/21343284235s.shtml。

香港NLP高级执行师、情绪管理专家李中莹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无条件的爱。有真爱的父母或者真正懂得表达爱的父母会时时不忘投向孩子肯定的目光,而且没有任何辅加条件。一个小孩子正是在这种肯定的目光中,才渐渐地发展出自信心,然后才能发展出自尊,再渐渐地发展出自爱。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5000次以上的肯定。(参见 http://www.39.net/baby/jygw/xlq/03/list/98762.html )

周围的朋友小的时候也许没有得到家人朋友的足够肯定,我们多肯定他,帮他树立信心。

多肯定,尊重人,调动和谐的人际关系力量,我们能更加专注于目标。

5.8 用专注眼光看世界

5.8.1 《黑客帝国:矩阵革命》首映式

美国当地时间2002年10月27日,《黑客帝国:矩阵革命》在洛杉矶新落成的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举行了盛大的世界首映式,该片将在全球近70个国家的两万块银幕上展开史无前例的“零时差”首映。同时,华纳兄弟公司还召开了该片的新闻发布会,并邀请了片中的几位主角到场助阵。

从这则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压强原理的影子。科技的力量使我们可以在全球做到“零时差”,在很短的时段内投入大量的资源,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和规模效。

专注地投入,在市场上形成巨大的压强。

5.8.2 里根与卡特

20多年前,当卡特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落败后,政治分析家说,事必躬亲的卡特提出的目标太多,以至被政治对手逐一击破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接任的里根只专注于“赢得冷战”这一件大事,最终得到美国人更多的支持。

专注的领袖,得到拥戴。

5.8.3 不搏二兔

藤泽秀行老先生见到他的徒弟聂卫平一度忙于拍广告,因而棋艺大减,手书“不搏二兔”相赠。

5.8.4 一年只做一件事

公证系统的朋友在管理方面很有心得。有一次听到他聊及自己的故事。

二十多岁时,他还只是刚毕业的学生,出差在沿海一小城市招待所住下。遇见一老干部,和他长聊一夜,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以前他看书,都是散乱地看,现在不同了。同一个题目他很看十几本,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对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理解深刻。

平时的管理工作,也做得较有声色。得到各方面好评。

一年只做一件事,就是他的绝招。

5.8.5 报纸、电视、流行歌曲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几成描述书呆子的话了,没有实践的读书,没有行动的思想,当然不太好。也许如此,达到这样境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倒越来越受人喜欢,在发达的现代媒体中,人们什么都知道了。经常听到年轻的父母在惊叹自己的小孩,“这孩子什么都知道,哪像我们小时候”。在“舍得”的方法中,我们提到报纸、电视信息的无序性,建议舍弃。大多数朋友会迅速反对这样舍弃,从直觉上觉得这样不妥。为什么呢?因为这已经习惯了,是一种风俗,是生活的内容,是娱乐休闲的重要手段。

分析我的日志,每天约有两小时用于看人民网与新浪网的新闻。而其中大量信息是和自己、和公司毫无关系的。反对的朋友提到看报纸信息可以了解市场信息,可以掌握更多的机会。是的,在目前信息这么轻松获取的时候,我们专心地了解市场信息,专心地找机会,效率是不是更高一些呢?用GOOGLE查一查您关心的信息,是不是比看新闻快一些呢?有些朋友认同看报纸、电视很花时间,与自己的目标无关,应考虑减少或者放弃,但订的报纸、看电视,上网看新闻也照旧,习惯的力量巨大。看报纸、看电视的理由有很多,其中大都和自己的目标无关。每天花的大量时间,接受的信息,实际上是在对自己进行不断地学习和校正,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与社会同步,与社会平均水平同步。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自己的理想是希望卓越,做成功事情,做到第一,另一方面,自己的习惯正在让自己不去做这些卓越的事情,不让自己更快地成功。

地球村一位旧同事,离开前和我说,您的思路非常好,我也很认同,但是麻烦是我做不到,怎么办?这位朋友,特别喜爱唱流行歌,曾经获得学校流行歌曲大赛一等奖。因为他非常刻苦地练习,专注地练习唱流行歌。我为他的这个麻烦想了很久。后来想到,也许是歌词的内容,与他真正想做的目标冲突,与一些好思想冲突。歌词内容的强度超过了他所“认同”的思想。用优美旋律不断重复的“跟着感觉走”“我好烦”,最终歌唱者也会真地进入如此状态。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大量重复的事件对我们影响深远,虽然我们可能不会清楚地知道。另一位朋友,他领导团队有很强的生产力,在一次共同的活动中注意到他们在唱“真心英雄”,聊过之后知道他们平时爱唱一些积极向上的歌。

看李嘉诚的传记,其中提到,有一天看见他的秘书在看报纸休闲版,说声“看这些东西没有好处”后没有再说什么。他的秘书听从了他的话,后来大有作为。

我以为,围绕国家、地区目标的新闻,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可以花一些时间精力来了解分析,其它信息,则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方向有选择地看了。

报纸、电视、流行歌曲,怎么看、怎么听、怎么唱,您说呢?

5.8.6 群聚与团队

我们生活在广州,体会到广州作为大市场的好处,衣服、鞋、装饰品、海鲜等等都有专业市场。现代管理学内称之为群聚效应,即大家聚在一起了,生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做越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客户知道这儿商家多,可以比价、压价,特便宜,就都来买了。同样,供应商也有群聚效应,比如东莞数十万家生产企业,也产生了很大的群聚效应,一旦其成为全球的采购中心,前途会不得了。

这就是专业的效应。专业,就是专注某一个行业或事业。

群聚效应的最大好处是分摊了固定成本,使每一个参与者都受益菲浅。第二个好处就是大家在一起产生了知识共享与竞争,使每位成员前进速度加快。同样集体也是如此,在一个组织管理得好的集体中,可以办成一些个体办不成的事情,比如我们常讲的团队,每人分工、由专家组合,可以产生巨大的效能。优秀团队,特别体现成员间共同学习、迅速提高产生的效益。个人的灵感与触动是较少的,但与人交流、分享、沟通、讨论中则会大量产生,这时候是整个团队在前进,其整体进步速度会远大于每个个体成员独自发展时的速度。同样,每人总结、提炼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就已经进步了,分享的时候更能够吸纳他人的好想法、棒思路,使自己前进得更快。而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团队中解决起来则可能是小事一桩。同样是生活,在集体内的效率高很多。我们日常的许多习惯是很难养成的,但加入优秀团队的新成员,不断地受到同事们的提醒、示范、暗示、带动,很容易地养成了许多很棒的思维、工作、生活习惯,咱们地球村的IT服务团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温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后更有体会,个人的社交需求确实这么重要。

专注于稳定目标的团队,是我们前进的加速器。

5.8.7 言思行一致

从社会上许多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带来的普遍怀疑,我们看出一致的重要。地球村公司倡行言思行一致,即言行一致,思行一致,言思一致,就是看到了一致的巨大好处:专注于统一的目标、价值观体系。

现在社会呼唤诚信,就是呼唤一致。从专注的调动一切的方法来看,诚信可以赢利人们最宝贵的信任,这是无价的资源。李嘉诚就这么干。

大学的时候学到的重要一课就是积极行动,知行合一,哲学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则是非常风险,也很有意思,这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论。相当于将人生当作一个实验场,将社会比为操作间。言思行合一,需要下大决心,放下一切思想负担,真正做到无欲则刚。养成知行合一的习惯,人生乐趣会更多。

地球村的一致性原则,包括胸怀坦荡、光明正大的内容。很多朋友都不以为然地提到:“无奸不商”、“第一桶金往往都是肮脏的”、“合理避税”等等。对于这些建议,对于按这样方式成功的企业家、富豪,我们不能学习。为什么呢?因为按这样的方式做事,相当于在不停地为自己的未来埋下随机定时炸弹。总会有一天,任何一枚炸弹爆炸,就会将自己的未来炸得精光。按这样的思路,很难做到坦荡、宁静,而是终无宁日,夜不能安。所以我们为了健康发展,初期宁愿慢一些、稳一些。

同样,标准一致、遵守共同的规范,才能取信于人。一致的标准与道德规范,是协调人们专注于一个目标的基础。

在前面我们提到,从思想到命运的漫长道路,做到言思行一致,几乎不可能。思想和言谈对于一个坦诚的人,对于一个“正心诚意”的人,容易保持一致。但即使是一个“正心诚意”的人,言行、思行也难保持一致,因为从思想到行为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则需要个人长期艰苦的清理几十甚至成百上千个不一致的行为习惯。想通此点,对“沉默是金”,“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的道理就容易理解了。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在管理中过早地宣讲一些体会及领悟,而这些东西自己都还没有做到,或者还没有行成习惯时,效果比较差,别人会觉得言者虚伪。用分享体会商量探讨的口气,效果会好很多。

做好人难,为什么呢?是因为做了好事出了名后,人们对好人的期望大大提高了,宽容度也大大降低了,名人非圣人,难免有点儿缺点,一有缺点,就很容易出丑。“好事不留名”、“不出风头”、“韬光养晦”还真有现实意义呢。

专注,才能看得深远,说得精准,想得透彻,行得端正,才能言思行一致。

知行合一,致良知。

5.8.8 英雄会

看见报纸上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广告,“英雄会”,觉得很有感触。是啊,“英雄”为何要“会”呢?

宁作鸡头,不作凤尾,是我们常见到旧习俗。有点儿能力和本领,就出来自己单干,我当年就是这样。创业多年,经历了许多风雨之后才知道,原来人才积聚如此重要,又是这么困难。而能够立足的小公司,往往只是几个得力的人在艰难地支撑着,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困境,有可能一转眼就是十几二十年。有调查显示,九成多的公司,都在创立五年内关门。

人生苦短,看过历史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认识。做一件能够记录在史册的小事情,往往是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相互合作、相互妥协的结果。太多聪明、精明、能干的人才、天才,由于孤独地探索,一生很快地过去,难成大器。在看《资治通鉴》时,我对此认识很深刻,掩卷长叹之余,自然下决心要建立一个机制能够团结有能耐的人做些事情。现实中,我体验过因为一点点小问题与人生重要的合作伙伴分道扬镳的痛苦,也耐心地等待着因自己修养、能力不足而擦肩而过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我深知人才相聚的机率太小,而人们(包括我自己)常常很难从人生长河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评估合作的价值、评估志同道合的价值、评价崇高志向的价值。不少朋友还被眼前生计问题、个人发展问题、情感问题所干扰,难作决定。虽然人们都知道从人生的价值、从企业长远利益甚至从国家、民族和历史的角度来考虑自己当前的决择,生活的意义会大很多,但有多少人能够这样思行一致呢?

人才积聚,一般都要到一定规模、并且受到一定纪律、目标、志向约束、有着较高的热情与持续投入,就可能实现重大突破,就可能实现较大领域内的第一。就像前面提到的压强方法中的氘氚原子核聚变的例子。

人海之中,作为氘原子、氚原子的您,为何还在漂浮?

地球村的人才战略,是培养专家,积聚人才,寻觅、培养品德高尚之人,就是给每位氢原子的同事加质子变为氘氚的过程。高标准、严要求,热情、冷静、理性、持久的耐心,围绕长期的目标,英才会辈出。“地球村,我们的家园,我们的骄傲”这一句话越来越深入地球村同事的心中。

为了实现更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更高的效率,一个人专注不够,一群人专注也不够,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团队加进来。这算不算调动一切原则的一类应用呢?

大专注,英雄“会”。

5.9 还等什么?开始干啊。

开始做计划吧、立即行动起来!

将此文章的缺点发给我,或讲讲故事、事例;

将与此文章观点有共鸣的想法、故事告诉我;

将文章告诉给您身边的朋友,请他帮忙提意见;

如果您愿意帮助我理理思路,调调文章的架构,我会感激不尽。

写邮件给我吧,我愿意听您的心声。

我的邮箱: evzouyang@gmail.com 。

5.10 常见问答

5.10.1 人挪活,树挪死

有朋友提到“人挪活,树挪死”,古人说得好,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时,确应换换地方。从贫苦农村来的朋友,特别反感我提倡的专注于一个地域、一个公司的提法,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变换工作地得到了很多收益。中国未来十几年的城市化进程,将会有几亿人口进入城镇。专注的方向、专注的地点是否正确是衡量专注能否突破的关键。在国家进行大的结构性调整时期,许多地区的岗位、工作消失,新地区的新岗位人才又不足,这样的背景下,专注在一个地方也许突破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对当今改革的社会来说,适当的人才流动,可能更有利。

有些朋友由于工作的需要变换岗位,在原来的岗位上没有实现大的突破的时就换新岗位了,放弃了一些积累,这样的挪动是有些可惜。为了专注于部门、公司的更大的目标而承担一些小损失,最终利还是大于弊。个人如此,公司也一样。

是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还是人挪活,树挪死,您说呢?

5.10.2 调动一切的方法可打破道德约束么?

我的一些想法供参考:

对公众带来长远利益可能大过给客户带来的利益。

道德的约束影响了公众利益时,可以打破道德约束。

在出现生存、安全危机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考虑这么多。

5.11 本文未来思路及准备继续探讨的一些观念

一、 强调计划阶段的重要性。强调重视的力度、程度问题。顺便提及架构设计师的需求。

二、 对大家关心的专注的度的问题作深入的分析,试着找着一些量化的方法论或者参考。

三、 对三五十原则的强化,探讨此原则与经济合理原则的关系。

四、 对二八原则与毛泽东、韦尔奇重视80%的分析比较 是否有矛盾的地方。

五、 系统地专注,与2004年专注于“系统”的研究。

六、 专注与生命周期理论 专注的区域

七、 专注与责任感。

八、 规范化与专注:CMM与专注 ISO9000与专注

九、 抽象的方法:专注在广度与深度关系;

十、 做到突破与第一后的拷贝与复制。软件的拷贝与复制,管理知识的拷贝与复制,固定成本的摊销。

十一、 因为开放,导致竞争对手也学会了“专注”怎么办?专注与商业机密的关系

十二、 分层理论:通信协议七层理论;社会分工:

十三、 老子:不若守于中 别人的补药是你的毒药分析;水

十四、 不熟不做说法的分析;李伟干的想与做的关系问题;张澍生的坚守与执着、网络化思路、学习速度不犯第二次错误;

十五、 林总,题目“专注到第一”的思考;对第一到垄断到腐化、行业领导者、标准制订者的思考

十六、 专注的风险:方向错误、环境变化、意外情况、信息局限、资源局限。

十七、 中国文化的宽容。包容。

十八、 惠普之道

十九、 系统论 开放性 输入输出与理论实践相结合

二十、 凌总的预见性、调动一切、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系统性。

二十一、结构上增加问答:比如回答比较烦的问题(烦的根源、心理疲劳),比如王强的并非人人都想做头(第一)误解。

二十二、拒绝、不 舍得

二十三、统计学、正态分布与专注、中庸

二十四、席教授的课程启示:空气 和谐理论 大气 烦恼的根源(成本效益) 享受管理 :《老子》第十七章讲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上古明圣之君治理国家,百姓只知道有他,好的领导就像空气一样,摸不着看不见,不以领导自居,不会给员工施加压力,但又无处不在,大家又都离不开他。要做到无处不在,靠的是思想,价值观、智慧、政策、制度等。好的领导就像一个头马,头马不是通过“相马”相来的,而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去选拔。好的领导要高瞻远瞩,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看到什么地方有水、有草,大家就会跟你走。还有一个本领是控的本领,就是有本领让员工信服你,愿意跟你走。 美国成功的企业家一般只做几件事:一是为公司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方向,制造一个梦;二是让大家愿意和自己合作;三是使每个人充满工作的动力;四是能最恰当地配置资源;五是教育员工热爱自己的公司。 两大类角色:设计者与执行者

二十五、信仰与公众需求、公众心理学、历史长河中经得起考验的需求

二十六、习惯、团队、团队提醒(卢锋提到黄芪、蜂王浆)、

二十七、在成长中构造思想的基因DNA、技术基因、文化的基因,基因的特点:简单与复杂的和谐统一,复制传播与积累。

二十八、科研专家、营销专家不断尝试变换方向,想尽一切办法,灵活机变与专注的关系

二十九、多肯定。少否定à一否定à不否定。北冥神功2与化功大法;团队建设、组织学习。激烈的反对声音:知行不一;传统教育方式;计划生育改为奖励少生http://news.sina.com.cn/c/2004-08-03/21343284235s.shtml。心理学导论

三十、 《定位》读后感:第一的利润率;

三十一、谢德荪:后入者心态;生态系统;由内而外;

三十二、用压强的方法写作此文。

三十三、做加法与做减法

三十四、用心与专注的差别,专注容易丧失机会

三十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即专注,为人民服务即市场定位:广大中小企业、中低层需求者。

三十六、价值=效能/价格,性价比作为追求目标

三十七、琢磨与不怕偷怕惦记、悟 本色与角色 价值规律 概率 纪律

三十八、专注与关注 思考中医刘力红提及

三十九、张澍声提及核心竞争优势的两点:规模与差异化

四十、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象无形

四十一、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大因稀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制不割

四十二、缪家文的绘画专家

四十三、专注的缺点 发现您的优势

四十四、阳儒阴法

四十五、发散者的长短处 用处

四十六、格兰士的 专业专注专心

四十七、覃毅健的可持续发展与专注 专注的负作用:教条、不灵活

四十八、上纲上线与就事论事

四十九、情义理与真善美 潮汕人出首富的原因分析

五十、 和平稳定年代与战争变革年代 专注的内容区别 表象

五十一、外圆内方 原则性与灵活性

五十二、极致 何时可以,如何可以 调动一切与道德约束的关系

5.12 附件

参考资料:

一、地球村公司

二、明夏阳简介及MACD金融网、飞狐交易师

三、IT代维服务业务介绍

四、轻松数据平台简介

五、BIOA简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