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应用程序中,指定的类需要使用组件对象。IoC模式允许父对象(在WebWork中是XWork的ComponentManager实例)给与Action对象它所需要的资源对象,而不是该对象需要自己去获得资源对象。
有两种方法实现IoC:实例化和使用enabler接口。
l 实例化:在Action对象实例化时,将资源对象作为构造函数参数传递。
l 使用enabler接口:XWork使用enablers传递组件对象。Action实现enabler接口,带有叫做setComponent(ComponentObject r)的方法。这样,在该对象实例化时,资源对象就会传递给该对象。
为什么使用IoC?
使用IoC意味着你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发组件,不需要创建客户程序需要调用的注册类,并自己去获得组件实例。
传统方式实现服务,大概下面有类似的步骤:
l 编写组件(例如ExchangeRateService);
l 编写客户类(XWork的Action类);
l 编写保持组件对象的注册类(例如Registry);
l 写代码注册组件(例如Registry.registerService(new MyExchangeRateService()));
l 在客户类中使用注册类获得服务(例如ExchangeRateService ers = Registry.getExchangeRateService())
l 在客户类中调用组件(例如String baseCurrencyCode = ers.getBaseCurrency())
使用IoC,包括下面的过程:
l 编写组件(例如ExchangeRateService);
l 在XWork中注册组件类(例如componentManager.addEnabler (MyExchangeRateService, ExchangeRateAware)));
l 编写实现enabler接口的客户类(例如实现ExchangeRateAware接口的Action类);
l 直接在客户类中调用组件(例如String baseCurrencyCode = ers.getBaseCurrency())
使用IoC有下面一些好处:
l 更容易测试:你可以使用enabler的方法传递模拟对象来更容易的测试你的对象;而不是必须建立整个容器环境来获得需要的组件对象(与容器环境无关);
l 组件描述自己:在实例化组件时,你很容易决定什么是它需要的依赖关系,而不需要在代码中或运行错误中查找;
l 使用反射机制很容易发现依赖关系:这对图表生成和运行时优化都有好处;
l 当单独一个类保持应用所有的组件时,避免super-uber-mega-factory模式;
l 坚持Demeter原则:每个类只包含它实际使用的内容,这就鼓励小的特定功能的类,而使得设计干净;
l 允许所有上下文环境独立和明确的相互传递:本地线程在一个Web应用中可以很好的工作,但不适合高迸发的异步应用程序(如消息驱动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