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用例集 用例集模式是编写一组良好用例的质量标志。
4.1 SharedClearVision(愿景共识) 缺乏一个清晰的系统愿景可能会导致优柔寡断,涉众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并可能很快就使项目瘫痪。
原因:
时间压力可能会使人过早的开发系统,他们的工作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使其步入正轨的代价可能会非常昂贵;
构建人员有一种扩展系统范围的自然倾向;
涉众之间有一些相互冲突的愿景;
项目目标不清晰;
开发人员之间缺乏交流;
所以:
准备一份清晰描述系统目标的陈述,确保其支持组织的使命,并将其直接分发给参与项目的每个人。
愿景陈述应该包括:
? 系统目标;
? 系统将解决的问题;
? 系统不会解决的问题;
? 涉众是谁;
? 系统将如何使涉众受益;
4.2 VisibleBoundary(可见的边界) 如果不知道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范围就会以一种不可控制的方式增长。
原因:
对于系统边界,不同的人有有不同的观点;
定义糟糕的边界会导致范围的蠕变,开发人员喜欢添加某些不会给系统带来好处的特性;
有些人认为定义边界时不必要的;
所以:
通过列举与系统交互的人员与设备,在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建立一个可见的边界;
开发的早期阶段,由于系统的愿景并不清晰,系统边界可能是模糊的,先确定一个系统边界,变成文档,然后随着开发的深入,对其进行SpiralDevelopment。
上下文图:
系统
终结器
终结器
终结器
终结器
4.3 ClearCastOfCharacters(清晰识别角色) 如果仅分析系统的用户,而忽视他们在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可能会遗漏重要的系统的行为或引入冗余的行为。
原因:
系统必须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保护其涉众的利益,这样的系统才是有用的;
把服务和某些用户绑在一起可能会使系统变得非常死板;
主体专家的狭窄焦点或视野可能会使我们漏掉用户要求的服务;
将焦点放在用户身上可能会使我们纠缠于实现细节,而不是提供对用户所需要的服务的理解;
时间压力和权宜之计鼓励我们仅对用户进行分析;
所以:
识别系统必须与之交互的参与者,以及每个参与者和系统交互时所扮演的角色,并清晰描述每个参与者。
4.4 UserValuedTransactions 如果系统不能为其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不支持系统愿景所规定的目的和目标,那么系统就是不完善的。
原因:
一个编写良好的用例应该清晰准确的描述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该信息能够使客户在构建系统前察看它,以确定系统是否提供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服务;
识别低层的事务相对来说是容易的,但识别有价值的服务就难了;
在一个足够高的级别编写用例,可以保证用例相对稳定;
在太高的级别上编写用例,对系统开发人员毫无用处;
在太低的级别上编写用例;难以从高的层次上理解系统;
所以:
识别系统为参与者提供以满足其业务目的的有价值的服务;
避免基于表单的用例集;
4.5 EverUnfoldingStory 描述系统的行为所需的步骤已经超出了所有读者的记忆和兴趣范围。
原因:
不同的涉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系统;
每个用例都有可能有许多读者和很多使用方式,它们需要不同的详细级别;
在多个层次编写用例会让人感到混乱;
编写人员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来对需求进行组织;
所以:
将一组用例组织为分层故事的形式,可以将其展开获得更多的细节,也可以将其折叠起来隐藏细节,显示更多的上下文;
三个级别用例:
l 概要级:需要用多个用户目标会话来完成;
l 用户目标级:满足了主参与者当前的特定价值目标,一般由一个主参与者在一个位置执行;
l 子功能级:满足了用户目标级用例或另一个子功能的部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