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曾经说过,“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当历史正在进行时,它对我们来说就不是历史,它带领我们进入未知的境域,而我们又难能瞥见前途是什么样子。”。
我们在思考人类历史的时候有上述担心,同样,我们在思考未来产品的时候,一样有上述担心。这一担心,恰恰正是我们对于“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及“产品将会是怎么样的?”这两个问题的担忧。
经验证明,如果我们能够确定“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将会”获得的产品与其“应该的”形态几乎差别不大。实际上,正是因为人类活动当中绝大部分产品开发活动都不是技术革新活动,也就是说受限于技术瓶颈的制约非常之小,而产品如果不能够理想的前程,其原因恰恰在于非技术革新方面的原因:需求。 我们的产品不同于旧产品之处,也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而我们探索需求,正是要去了解这一未来“将会”产生的后果符合我们的“预期”,这一“去了解”的愿望,促成了我们探索需求的研究。
对于捉摸不定的人类的软性,如何固化成为难以驾驭的产品需求说明书,并随时准备为之进行合乎情理的变更,对初涉需求领域的人们而言,简直是难之又难。Gause和Weinberg两位曾经合作过《你的灯亮着吗?》的大师,再次携手来进一步探讨“如何找出问题的真正所在”。他们立足于需求领域中最为基础的话题,结合了60多年的行业经验,提出了一些能够帮助人们如何为其所需的东西而探索的技巧。这一成果,集中在一起就是即将出版的《探索需求》。
开门见山,作者在该书中高屋建瓴地从方法论着手,讨论了需求过程中含混性的来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接着,作者就需求过程中最难起步的切入点、最难设计的面谈问题、最为夹杂不清的相关人员、最为冗长难缠的会议,进行了深入探讨。而后的章节,无论是探索想法的头脑风暴,或是面临冲突时的左右容与,还是需求探索的目标:功能、属性、约束条件、偏好和真实的期望,都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及至最终,面对探索所得的错综复杂的第一手资料,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成功的可能,并给予需求分析员结束一切的勇气,作者又给出了量化需求结果的六大主题。
至于详细的内容,还是看看这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刚刚推出的温伯格系列作品之——《探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