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启动盘boot/root盘的制作(二)

王朝system·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接着是创建目录。根文件系统最少应该有如下8个目录:

/dev ― 设备

/proc ― proc 文件系统所需目录

/etc ― 系统配置文件

/sbin ― 重要的系统程序

/bin ― 基本应用程序

/lib ― 共享函数库

/mnt ― 装载其他磁盘节点

/usr ― 附加应用程序

执行如下命令创建这些目录:

#cd /mnt/floppy

#mkdir dev proc etc sbin bin lib mnt usr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各个目录下的内容了:

/dev:/dev中含有系统不可缺少的设备文件。可以把现有系统中/dev的文件拷贝过来,然后删除不必要的文件。命令cp -dpR /dev /mnt会拷贝/dev整个目录但不拷贝文件内容,dp开关保证链接文件仍然不变,不会拷贝链接所指原文件,而且属性不变。如果你没有SCSI设备,删除所有的以sd开头的文件。如果你不想使用串口设备,删除所有以cua开头的文件。不过记住一定要保留console、kmem、mem、null、ram、tty1等文件。

/etc:这个目录中含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系统配置文件。这下面的文件比较多,那么到底哪些文件是必需的,哪些可有可无呢?由于这下面的文件一般是一些文本文件,都不是很大,干脆全部保留算了。

我的启动盘中含有不到15个配置文件,大致可分为3部分:

rc.d/* ― 系统启动脚本

fstab ― 列出要登录的文件系统

inittab ― 包含启动过程参数

而且这些文件都是最简单的。rc应该包括:

#!/bin/sh

/bin/mount -av

/bin/hostname yjy

fstab应包括:

/dev/ram0 / ext2 defaults

/dev/fd0 / ext2 defaults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inittab包括:

id:2:initdefault:

si::sysinit:/etc/rc

1:2345:respawn:/sbin/getty 9600 tty1

2:23:respawn:/sbin/getty 9600 tty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