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ntial COM》札记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6-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COM是一个更好的C++

COM是为开发一个可重用的二进制组件而设计的,这种组件必须可以被所有支持COM标准的编程语言使用。C++缺少二进制运行时标准,面向对象的特性(包括模块化特性)在程序编绎之后消失,失去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因此要保持C++代码的面向对象特性只能在编绎之前使用这些代码。对于一个供很多客户使用的类库来说,直接对代码的使用增加了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增加了整个程序代码的复杂度。COM在软件工业的层面上使用一套二进制运行时标准来提高C++的二进制组件的开发能力。

COM标准使用DLL技术为基础:Dynamic Link Library。 DLL是C++实现二进制运行时标准的开始,它将编绎后的二进制代码变为可替换、可重用的组件。在C++里要实现一个DLL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

一、使用 _declspec(dllexport)

和 _declspec(dllimport)。如果只使用这两组符号,那生成的DLL只能在C++里使用,而不能为其它编绎器所认识。所以第一种方法会多用几个符号:

extern "C" _declspec(dllexport) int _stdcall MyFunction(int n1,

int n2); //导出

extern "C" _declspec(dllimport) int MyFunction(int n1, int n2);

//从另一个程序里导入

class _declspec(dllexport) MyClass { ... } //将类的所有成员导出extern

"C"可以让编绎器按C的方式来编绎函数,这种方式将使函数不可被重载。因为C++是面向对象语言,它支持函数的重载,编绎器通常使用Name

Mangling(名字改编)来实现函数的重载。NM的做法是:按自己的方式篡改被重载的函数的名称,不同的编绎器会有不同的更改方式。因此如果我们要导出的函数被重载了,我们将难以使用_declspec(dllimport)来链接DLL里的函数代码,因为函数在DLL里的函数名被篡改了,我们不知道被改成什么样了,所以无法链接它。

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第三种方法(.DEF文件)得到减轻。但如果使用extern

"C",就可以使DLL组件获得“链接兼容性”,而_stdcall则使DLL组件获得“调用兼容性”,任何语言都可以链接并调用它里面的函数,因为几乎所有语言都支持标准呼叫(stdcall)。

二、使用编绎器指令(比较麻烦):

#pragma comment(linker, "/export:MyFunction = _MyFunction@12")

#pragma comment(linker, "/import:MyFunction = _MyFunction@12")

三、使用.def文件,该文件里包含程序导出函数的列表。

如果DLL库里只有函数,那上面的技术已经足够了。但C++是面向对象语言,我们现在想要的是在二进制代码中实现它面向对象的方法。即将C++面向对象机制运用到二进制代码中去,使用DLL库的客户还以面向对象的机制访问库的代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