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6.70目录:图书,小说,外国小说,欧洲,英国,
品牌:多丽丝·莱辛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码:501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60018467
·条码:9787560018461
·版次:2005年10月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精选。
英国文坛才华横溢、风格多变的女作家莱辛后期制作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丈夫和母亲的逝去,一夕之间让她发现,拥有成功和舒适生活的自己缺少了什么,而填补这个空缺的竟是一段不期而至的友谊……
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而两部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着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的起伏沉落而展开的。很大程度上基于作者本人的经历。饱含作者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简·萨默斯的日记》围绕女主人公简在人生道路上的沉浮起落展开。简是一位漂 亮的追求时尚的中年妇女,事业上很成功。但在感情生活上,她几乎是一位麻木的人,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直到她偶然结识一个80岁的老人……两位女人之间从而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友谊和改变彼此人生态度的关系。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英国小说家,1919年10月22日生于伊朗,父母均为英国人。1949年,莱辛回到故乡英国。翌年,她以第一部作品《青草在唱歌》步入文坛,并且一鸣惊人。其他作品有五部曲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金色笔记》、《堕入地狱简况》和《黑暗前的夏天》。
媒体推荐
前言
王宁
多丽丝·莱辛和她的《简·萨默斯的日记》
在20世纪的英国,有一位才华横溢且创作风格多变的女小说家,她自开始其创作生涯以来就一直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蜚声战后的英国文坛。可以说,直到10多年前这位女作家还活跃在英国文坛,并在整个英语国家的文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她的作品巳被译成了多种文字,有些作品也已有了中译本。这位作家就是本书作者多丽丝·莱丰,组成《简·萨默斯的日记》的两部小说《一个好邻居的日记》(1983)和《假如老人能够……》(1984)可算作莱辛创作后期的重返现实主义后的一部重要作品。要对这两部小说有所了解,我们首先得对这位创作道路漫长、创作思想复杂而且十分多产的作家的生活和全部创作生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与当今英语世界的一些女权主义作家或批评家有着相类似的经历,多丽丝·莱辛也并非那种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她于1919年10月22日出生在伊朗,父母均为英国人。1924年莱辛随父母迁居罗德西亚。她年幼时并未受过多少正规的学校教育,由干早早患上眼疾而不得不在十二、三岁时就离开了学校,16岁时便开始了外出打工谋生的生活,先后做过职员、打字员、秘书等工作。这些早期的经历均可在她各个时期的作品中觅见踪影。
1949年,莱辛回到故乡英国,翌年,她以其第一都作品《青草在歌唱》步入文坛,并且一鸣惊人。她的漫长的写作生涯便由此开始。在这些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的小说里,作者通过写罗德西亚的题材取胜,着重描写了白人主妇与黑人奴仆之间的关系,探索了种族歧视给白人和黑人带来的悲剧这一严肃主题。小说一经问世,便受到广泛的好评,被认为是二战以后的优秀作品之一。对许多英美读者来说,《青草在唱歌》第一次让他们真实地体味到了“白人优越化”这种不正常的心态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而当今的一些后殖民批评家则以这部小说作为后殖民批评的难得的文本之一。
然而,莱辛的文学才华真正得到充分展现的是她的那本五部曲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1952——1969)。在这部长达1800多页的鸿篇巨制中,读者仍可清晰地看出,在主人公玛莎·奎斯特的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作者本人的影子。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在一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中的艰难曲折的经历。第一部《玛莎·奎斯特》从玛莎的少年时代一直写到她的第一次婚姻。故事一开始,15岁的玛莎便企图摆脱禁锢着自己的环境以及她那自以为是的专横霸道的母亲。她大胆地向传统的习俗挑战,渴望能远离种族歧视和偏见。令人回味的是,主人公的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探索”之意义,实际上体现了作者长时间心灵探索的开始。第二部《正当的婚姻》叙述了玛莎婚后的生活经历。玛莎卷入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孩子出世后,她的政治生活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倒是舒适的家庭生活使她越来越感到压抑和苦闷。最后,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在第三部《暴风雨掀起的涟漪》中,玛莎与流亡的德国共产党员赫斯结成第二次婚姻,但由于双方缺乏感情基础而终于破裂,她所在的左派团体也四分五裂,这一切均使得她对党派政治感到厌倦。在第四部《被陆地围住》里,玛莎同一位来自波兰的犹太人斯特恩堕入浪漫情网,但却好景不长,斯特恩到非洲后便病故。同时,玛莎早期生活中的许多熟人也相继离开了人间,她决定移居英国。最后一部《四门城》描述了战后伦敦的凄凉、混乱和经济上的萧条景象。小说的结尾预示了英国的毁灭以及整个地球行将灭绝的悲惨结局。在这一部中,作者大量使用了象征手法,展现出一都预言式小说的特色,也许可预示她后来的科幻小说写作。
……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精选。
英国文坛才华横溢、风格多变的女作家莱辛后期制作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丈夫和母亲的逝去,一夕之间让她发现,拥有成功和舒适生活的自己缺少了什么,而填补这个空缺的竟是一段不期而至的友谊……
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而两部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着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的起伏沉落而展开的。很大程度上基于作者本人的经历。饱含作者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简·萨默斯的日记》围绕女主人公简在人生道路上的沉浮起落展开。简是一位漂 亮的追求时尚的中年妇女,事业上很成功。但在感情生活上,她几乎是一位麻木的人,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直到她偶然结识一个80岁的老人……两位女人之间从而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友谊和改变彼此人生态度的关系。
文摘
书摘
I sit here, one in the morning, writing it down. My mind is so clear and sharp, whirling with thoughts. I've just had a new thought, it is this: writing is my trade, i write all the time, notes to myself, memos, articles, and everything is to present ideas,etc., if not to myself, then to others. I do not let thoughts fly away, I note them down, I present tbem, I postulate the outside eye. And that is what I am doing now. I see that asI write this diary, I have in mind that observing,eye. Does that mean I really intend to publish this? It certinly wasn't in my mind when I began writing it. It's a funny thing, this need to write things down, as if they have no existence until they are recorded. Presented. When I listen to Maudie talk, I have this feeling, quick, catch it, don't let it all vanish, record it. As if it is not valid until in print.
I made this dry and factual, no excitement in it. I wanted to see how she would react. She listened. I watched her. Strained she was, but, trying.
"I don't think I can write an article like that."
"Yet, or not at all?"
"Yet."
"When are you sitting your exams?"
"In a few weeks. Are you still seeing Mrs... ?"
"Mrs Fowler?Yes,I am."
Suddenly her passionately rejecting face ,her real distress,which told me how threatened she felt.
The first part is a summing-up of about four years. I was not keeping a diary. I wish I had. All I know is that I see everything differently now from how I did while I was living through it.
My life until Freddie started to die was one thing, afterwards another. Until then I thought of myself as a nice person. Like everyone, just about, that I know. The people I work with,mainly. I know now that I did not ask myself what I was really like, but thought only about how other people judged me.
When Freddie began to be so ill my first idea was: this is unfair. Unfair to me, I thought secretly. I partly knew he was dying, but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