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读书笔记之十七
Observer模式
结构
目的
在一个一对多(one-to-many)的关系中,当一个对象(one)的状态被更新的时候,它的所有的相关对象(many)都会被得到通知。
讨论
1, 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状态更新成本,subject的一个很小的状态更新都可能使得大量的observer进行相应的更新。更为严重的是,如果subject不提供是什么状态被更新了这样的信息,observer可能会被迫辛苦地去找出来什么东西被更新了。
2, 如果一个observer可能对应多个subject,在Update接口可以提供一个参数,传入subject的地址,这样使得observer知道是subject进行了更新。
3, 对于什么时候触发notify,有两个选择:
A. 每当subject的state被更新的时候,自动触发notify。缺点是,可能会带来不断的更新的开销。
B. 由client自己负责触发notify,这样client可以在设定一系列state之后再一次性触发notify,可以避免过多的更新开销。缺点是client可能会忘了进行notify。
4, subject在通过update对observer进行更新的时候,是否提供详细的情报,有一个权衡:
A. 极端地,subject提供足够详细的情报,这是一种push model。缺点是,降低了observer的再利用性,因为subject对observer进行了某种假设。
B. 另一个极端,subject不提供任何的情报,这是一个pull model。缺点是,observer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找出是什么东西进行了更新。
5, 可以进行一种扩展,observer在attach的时候,给subject提供一个参数(aspect),告诉subject它只对什么东西(event)被更新了感兴趣;这样,subject在某个event被更新的时候,只update那些对该event感兴趣的observer,同时update也带上aspect参数,告诉observer是什么event被更新了。
6, 如果subject和observer之间的关系太过于复杂,可以利用Mediator模式创建一个ChangeManager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Design Pattern》 Gang-Of-4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