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车和手机不太感兴趣的我,却对计算机情有独钟。我家的电脑从三手286倒腾到奔四,一共换了5茬。不仅工作效率翻了几番,而且我们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离不开它了。1999年我赶时髦弄来台二手电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 因为文笔一向流畅字迹从来潦草的我再也不会因为誊稿犯愁了。电脑所打出的文稿那真叫字字珠玑,卓然金豆子一般,让我这个“爬格子动物”在各报刊杂志上的中稿率直线上升,编辑约稿日渐增多,真是春风得意键声急呀。尝到了打字的甜头后,不到一年我又换了台组装赛扬1.3,嘿,果然更爽。又不到半年, 我因擅长写稿的小名气被特批进了政府机关当“笔杆子”,干起了办公室秘书,由于信息源更广了,在大报小刊上所发表的新闻、通讯、杂文、诗歌着实大发起来。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家的电脑频频升级,终于“鸟枪换炮”,奔四“一线通”上了因特网。哈,网上风景果然靓丽。简直美极、妙极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是沾了“信息科”的光,当时每天用电脑编报十几条政务信息,至少还要上网浏览一次人民日报和大众网景等媒体写个反映类信息,除了工作用电子邮件,还经常给各县的同事兼网友发送伊妹儿交流信息和感情。
由于自己在信息工作上能独当一面,所以德州市政府办公室的领导连续4次点名抽调我去帮助工作,最后一次抽调我的时候,我已经到县法制办工作了,所以没有再去。在德州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时间累计接近半年,因为德州到临邑有65千米之遥,当时我只能周末回临邑一次,周一至周五,除了编辑全市政务信息之外,我就有了充裕的业余时间。利用每晚业余时间,我自学了网页制作。虽然略知皮毛不过“三斧子半”的水平,却极大地满足了发表欲。而第一个个人网站就是将一些个人原创诗歌作品编辑成了《幸福伊甸园(http://caofd.363.net)》送给老婆——没有想到上网能增进夫妻感情。“回家更晚了!又上网啦?”有一次老婆嗔怪的同时好奇地问我:“上网有什么好处啊?”“新闻早知道,文章好发表,还能交网友,天南地北一起聊。”“看你眉飞色舞的,一说上网你就来灵感,网虫!你的诗集有空再看吧!可别耽误工作。”是啊,我们在工作成绩全省第一的同时,还业余写作新闻和散文什么的。可那30多首诗却都是自己给自己发表,当然就不敢自称诗人啦,但却敢称自己为网虫,地地道道的网虫。一开始,我的电脑每天至少打开3次,而浏览自制的网页,至少得6次。为了增加访问次数,自己曾经不惜厚着脸皮在聊友中推广网址,在同事中推荐网址,在一切自制的网页中加入太极链、多来咪链等各种链接代码,在所有的网页中设上美妙动听的迷笛背景音乐,还在百度、雅虎、搜狐、新浪、163、263、363等网站上大肆推广, 也会到处留言发帖,以便自己的网页广为人知。再后来,自己的网页设计水平日渐精进,先后为德州市政府法制办、临邑县政府办公室和县政府法制办、县人事局、县文明办、县文体局、县科协、县药监局、县信访局等以及近百家企事业单位设计开通了网站。甚至北京、济南、青岛、泰安、淄博、武汉、郑州、大连等很多外地的人都通过网络与我联系,有的是咨询政府法制问题,有的是请教建站技巧,有的还邀请我前往为其执法人员讲法制课呢。我的网友也早已遍布全球。
家长批判网络,因为担心它有迷恋和毒害幼小心灵的游戏;教师批判网络,因为它让学生的语言抽象、简陋、晦涩难懂;报纸批判网络,因为它虚拟而充满怀疑、欺诈和陷阱;学者批判网络,因为它有太多诱惑、太多躁动......但是大家依然经常上网,而且网民越来越多。有一百个理由远离网络,为什么大家仍然乐此不疲?
网络是生活的一个折射。在网上,每一个聊天室都充满轻松的灵魂,每一封伊妹儿贺卡都代表着真挚的友谊,每一条信息都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呈到平民百姓眼前。不管是精神占据着网络,还是网络占据了精神,毫无疑问,网络几乎无处不在,早已融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没有人知道网络那端是不是一条狗。”网络的虚拟模糊、神秘莫测,使得咫尺犹如天涯、天涯近在咫尺,人们尽可以戴着面具换一种理想的身份甚至隐身,恣意潜水、灌水、漫游,但内心却是极其真实的,感受也是极其强烈和实实在在的。为着浪漫,为着梦想,为着发泄或者寻觅一种心情,为着千万个自由自在自发而不必解释的理由,每个网民都怀着各自的心思,奔赴属于自己的网上天地。当然,在网上也可以单方或双方公开身份交流、游戏、对抗,还可以通过网络工作与生活。
网络并非无所不能,但是在网上,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从来没有一种什么工具像网络一样,给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提供了如此广阔的空间;网络使得个人梦想的追寻和实现常常成为轻而易举。是骡子是马,到网上遛遛。在网上,你可以见识和招聘世界顶级人才,你也可以学习并成为世界顶级人才。要利用网络趋利避害,你只需飞跃在网络的上空,保持一种人的自信与尊严,默默地或大声地宣告:我俯视网络!
公务员L说:“什么材料一搜就得。一下班就上网,我都长在网上。”总经理K说:“产品多半是在网上打出去的,太神了,离不开了。”教师D说:“吃饭都三口两口顾不上了,就知道上网上网。”职员T说:“我随身带着笔记本,出差也不耽误上网联系(业务)。”可思议的,不可思议的,网络包罗万象。获取和发布信息,交流互动,什么都变得简便易行,只需轻点鼠标,或者按下键盘键,甚至只用动动嘴巴,一切OK,全部搞定。
我也早已经与因特网密不可分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我的名字“曹法东”,搜索结果一定与“人民网”连在一起。1999年,我在因特网上为朋友查找一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第一次发现了人民网。从此,我与人民网结下了不解之缘。人民网成了我每天浏览的网站之一。特别是人民网上的国际国内新闻及评论成了我们信息工作人员的每日功课。根据人民网信息所编写的基层反映类信息也成了我们信息工作的法宝,有的还被国办采用。后来,我的《农民急需入世明白纸》、《入世应防人才外流》、《农民的“五盼”应当引起重视》、《 能否发明安全鞭炮》、《 小心啊,我们的人才管理》、《 信息调研也能为群众谋利益》、《为老百姓举办法律培训班》 等很多文章也都陆续上了人民网。当我的诗歌在人民网的“网友佳作”中首次发表时,自己激动了好长时间,简直比第一次在报纸发表稿件还高兴。后来,我的《难忘实习生活·致教师节》和《儿子、妻子、我与书》又分别于2001年9月10日和11日在人民网的“网友佳作”中相继发表,每次心里都是美滋滋的。人民网“强国论坛”也是我常去的地方。再后来我还在人民网“情感社区中心 ”申请了《踏雪文集》。
在投稿过程中,我发现了人民网网管编辑们的兢兢业业和恪尽职守。2001年6月5日,我向人民网的电子信箱投出了《致“七·一”党的生日——纪念建党八十周年》诗稿,结果6月6日就发现它已经被发表在人民网上了。当日上午9:00,我发现自己用拼音输入的文稿有两个字有误,马上又给人民网投稿信箱发了一封主题为“烦请纠正”的邮件。令人惊喜的是,只过了两个小时,当我刷新网页时,那两处错误就已经按我的要求更正过来了。人民网这么高的工作效率不由地令人肃然起敬。令我无比荣幸的是,2002年1月7日,我被评为“人民网热心网友”。最近,我的剪纸作品以及有关文章还在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页光明网“美术家在线”上安了家:“剪纸世家”。
无可辩驳的事实是,网络已然融入我们的生活。因特网,让我能在梦想的天空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