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淡卷举眉愁,双击并举待择端。云开初现复遮日,淡抹云霞旭续出。
在过去的2005年,在软件技术领域,值得关注的技术事件就是,Dr. Ivar创新的提出了smart的模型,出版了自己的新书《AOSD中文版》,来华访问了4、5次之多,其公司在中国大陆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
而在国内软件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仍然处于三种状态:反对、混沌、跟从。
反对者大有所在,但是,反对的观点也并非莫衷一是。盲目的反对或者全盘的否定,必然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实际的。对于一些新事物的产生,一般来说应该经历一些阶段,反对之反对往往也会带来更为奇妙的后果。
仍然混沌者是占大多数的,毕竟国内的软件工程技术和工作氛围都不是那么规范,很多新生技术和概念都没有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自然也就无法生根发芽了。所以,很多人都处于这种状态,也是最最正常的事情了。
而跟从者分为几种:一种是跟从而获益者,一种是盲从者,还有一种是理智跟从者。从而获益者必然很多,Ivar是大师,跟从者大都会有机会直接从大师那里得到好处,不管是大师公司里的人还是周边的依赖跟随者大都如此,但是,这批人中也不乏想要依靠大师来成名的,也许成名以后将大师置于何处,小子就不可得知其心了。另外一种是没有自己观点的,只是因为Ivar提出来了,Ivar在推动,所以,就跟上了,这些人为必会因为大师而获益,但却可能因为那些依靠大师成名的人而受伤。最后一种的情况我就不再这里再做赘述了,相信各位朋友都能理解到。
关于smart的提出,小子的一些看法在http://community.csdn.net/Expert/topic/4379/4379085.xml?temp=.95776帖子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小子对Ivar是非常尊敬的,但是,对他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却不免有些担忧,希望小子是多虑,希望大师不要失败。这里引用其中一段文字如下:
“……
xp和up的共同点都是迭代,而这次ivar很明显的在回避这个词汇,而可以得强调了显性与隐性的问题。
smart = agle+++++++++++++++
其实,smart=agile
其核心仍然是迭代,只是在迭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所谓人工智能的东西,不过这些智能功能的实现,从上次对话的感觉来看,仍然是较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实现,而不是真正的完全主动的识别与跟踪建议,因为这里面在ivar的回答和翻译中获得的信息是由一些前后矛盾的,也可以看出来,目前的smart的软件支持作的还不够好,或者说还很基础。
真正要做到主动的帮助与支持,那是需要深入到开发人员的设计文档和编码中去进行分析的,而这种分析如果能够真正的的到实现,也可以说,其代码库或者设计库就应该比开发人员的更为丰富,或者说,这个开发人员的代码和设计完全可以通过智能的方式自动生成,而不需要开发人员撰写了。
所以,完全的主动式不能够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个smart比共产主义还抽象,或者只是一个吸引人的概念。
……”
其实,大家只要能够看清楚实际情况,看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能够接受的是什么,就足够了。不必人云亦云,更不必众口铄金。
谈完了技术,谈谈我个人今年的经历。
今年我完成了一个过程,离开了一家无信义的公司,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老板。开始了我在兴趣之上的一个新的历程,同时也在一个侧面上开始稳定的推进我的咨询和培训业务,不用再为生存的问题发愁了。在这里,我的直接上级李
老师答应了我独立对外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的事情。
在中科院自动化所这里工作的几个月中,我接触到了以前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安防。现在打交道的大都是国家重要的政府机构、公安国防等相关的重要国家安全保障部门。甚至开玩笑的时候都变成了:如果那天进了监狱,也许我们还能住个小号,享受特殊待遇。
我们这个团队目前的第一目标就是拿下国家重点机关的安防部署,同时争取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我们最大的订单,拿下人脸识别认证的门禁以及智能监控的订单。
在技术上,一方面我要开始对模式识别的学习,另一方面我会更多的在这里实践我的项目管理理念,实施我的建模技术方法论和软件工程过程论,真正在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量级的项目中投入应用。如果有哪位朋友对我们的事业感兴趣,本人虚席以待。
静心准备今日,拭目以待明朝。
青润于2005年12月20日写于中科院自动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