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第一个工作周开始了,看到有朋友在自己的MSN注释中写道:“严重的节后恐惧症”,看来,节是过完了,但是一旦 谈起工作,总是会有许多的压力与烦恼。新年来到,新的工作又要开始了,我们又该如何在工作消除烦恼,寻找快乐所在呢?
(以下文字摘抄于互联网)
成为工作上的主人
从了解自己开始。当你开始对工作产生厌烦时,就是该重新思索自己的时候了。花点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要什么?擅长哪个领域?性格倾向于从事哪种类型工作?这份工作可以发挥所长吗?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放错了位置?
许多人不喜欢规则生涯,因为总是没办法实现。不过,如果能确立人生的大方向与目标,有助于在工作中自我定位。当了解自己的生涯目标是一步一步往上爬到领导者的位置时,就要确认惟有学习越过眼前障碍,自动打开格局,才有机会攀到顶峰。
如果一时找不到生涯目标,不妨将现阶段的个人方向与目标配合公司发展。
多取得身边资源。经理可以多找部属聊,同事之间也可互相讨论,激发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执行时大家都有参与感。执行方案因为已纳入所有工作者的智慧,个人会有值得存在的价值感,减少不必要的失落。
均匀分配
黎雅花了5年时间思考,今年终于决定改变工作,重新安顿身与心。她领悟到,工作中的快不快乐,可能只是一帘之隔,而帘子的厚度往往只有几毫米。当风吹来的时候,你能隐约看到另一边的景色。你可能只掀开了一点,即使如此,你也在进步,那边的景色也更清晰了一些。
如果将生命切成健康、时间、自由与快乐等四块,视个人状况分配比重以及排序。如果每个元素都不缺,反应到工作中的态度与情绪,就比较平和,因而获得适当的平衡。长期处在平衡中,就能积极正向思考。许多专家呼吁,积极思考可以调适工作压力,清除不必要的情绪。
具体做法是,如果将事情弄得很糟时,不能任由自己长时间情绪低劣。对自己说:“我又学到一招,下次又有机会尝试其他处理方法。”于是你不会认为自己很差劲。
工作,也要休息
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一年至少休一次两星期的假,半年内应有几次去外地,不一定去很远的地方,有时只是到山里或海边走走。离开工作的城市,呼吸新鲜的空气。如果能保持固定的假期,你会觉得这么生活是很快乐的。
如果感觉莫名的烦恼迫在眉睫,休假又遥遥无期,试着忙里偷闲吧。一位朋友透露她平时如何排解倦怠:偶尔请个半天假,溜去街上晃晃、逛书局或找个清幽的咖啡店想事情。在忙碌中留点空间给自己,因为塞得太满容易窒息。
简单,就会快乐
简单,就会快乐。最好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例如微笑,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运动,是身体的最好调养。克服烦恼也可以很简单,将想法转个弯,然后行动。
在这里还有几个小故事还可以一读的,或者可以让我们快乐地一笑,然后思考我们自己如何快乐起来吧:
故事1、一头老驴,掉到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很深,根本爬不上来。主人看它是老驴,懒得去救它了,让它在那里自生自灭。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每天还不断地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按理说老驴应该很生气,应该天天去抱怨,自己倒霉掉到了陷阱里,它的主人不要它,就算死也不让它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它旁边。可是有一天,它决定改变自己的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从垃圾中找到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快乐提示:无论现实多么不如人意,我们也可以慢慢积累。很多时候,决定一切的是态度,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踏上成功的舞台。
故事2、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快乐提示:在工作中,有时为他人做嫁衣也特有一份成就感,并且一定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这自然使你的工作快乐得多。这也是“双赢思维”的一种体现。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的同时也想想自己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吧!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往往能够为你带来巨大的能量。
故事3、一个年纪很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诉他的老板:他想要离开建筑业,然后跟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轻松自在的生活。虽然他也会惦记这段时间里,还算不错的薪水,不过他还是觉得需要退休了,生活上没有这笔钱,也是过得去的!老板实在有点舍不得这样好的木匠离去,所以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具有个人风格的房子来。木匠虽然答应了,不过可以发现这一次他并没有很用心地盖房子。他草草地用了劣质的材料,就把这间屋子盖好了。落成时,老板来了,顺便也检查了一下房子,然后把大门的钥匙交给这个木匠说:“这间就是你的房子了,这是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木匠实在是太惊讶了!也有点丢脸!因为如果他知道这间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会用最好的建材,用最精致的技术来把它盖好。然而,现在他却为自己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快乐提示:聪明人任何时候都会把他所服务的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一般。这当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聪明人知道,只有具备这样一种主人翁精神,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工作中学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受益,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