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5.00目录:图书,传记,文学界,俄国,
品牌:马克·斯洛尼姆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7563335854
·条码:97875633358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忠实地追述世界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经历,观察他对待女性的态度,剔除了对于事实真相的羞涩的沉默与常见的涂脂抹粉,以丰满的细节展示了陀氏圣洁情感与炽热情欲交杂的内心世界和情爱历程
媒体推荐
作者自序
我写这本书花了3年。在这3年的写作中,我并没有给自己提出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立传的任务,也没有打算在他生平的真实事件与他的创作内容之间论长道短、牵扯某种联系。我的目的十分明确:只想尽可能全面地追述这位伟大作家对待女性的态度,坦诚地叙述他的追求以及他的两次婚姻,剔除对于事实真相的羞涩的沉默和常见的“涂脂抹粉”。
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情爱的兴趣,对他的爱情悲剧、恋爱中的成功与失败的详情急于探索的热望,并不是产生于无聊的好奇心或某种不健康的冥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中,那样激动不安地讲述性的秘密、性的沉沦和失去理智的性爱,那样不加掩饰地推出好色之徒、强奸犯和行为放荡的男人(从斯维德里盖诺夫和斯塔夫罗金到卡拉马佐夫),那样深刻地描绘了罪孽深重的“该进地狱的”女人,以至于人们不禁要问:他从哪儿得到他的心急火燎的男女主人公那种令人苦恼的、有时甚至是极其怪诞的情欲的特殊体验呢?炽热的爱情与谄媚的柔情、犯罪与报应、精神的腾飞与肉体的疯狂,他在整个这一领域的创作,仅仅是源于对旁人的体察,抑或是来自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本人是否面临过汹涌的感情风暴?他自身是否饱尝过肉体的诱惑和情欲的进发?他爱过谁?是怎样的爱?年轻时怎样?后来又怎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个丈夫、一个情人,他曾经是怎样的一个人?
当人们要想直言不讳地说明一件事时,语言往往就会变得迟钝而蠢笨了,所以着手这样的题材并非易事,往往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涉及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一位天才的多愁善感的人物时,尺度就更难以掌握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从来不知道有什么尺度。因此传记作家往往不花工夫去寻觅他心灵变态的秘密。他性格中的某些特征和生活中的一些事件至今仍然让人猜测不定,没有得到明晰的解释。因此关于他,一直流传着许多无稽之谈和流言蜚语以及骇人听闻的揣测,有些是在他亲近的人中流传开的。关于他的两次婚姻以及与苏斯洛娃的关系,只有很少几个朋友知道真相,在他死后,知道真情的就只有老一辈的少数几个专家和代表人物了,社会上一般人听到的,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微妙的暗示。
这一状况几乎延续了半个世纪。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他自己的缄默。他全然不像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个最客观地、史诗般地进行创作的俄国作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很多隐秘的细节,从他的《童年与少年》到伟大的忏悔录《复活》,人们都有了详细的了解。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主观偏执的艺术家,他的小说虽然充满了激情洋溢的独白,但对他生活的隐秘方面却反映得很不充分、很间接,他不愿意表现自己,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自传体的著作。一谈到自己的事,特别是恋爱的情思,他就变得守口如瓶,沉默寡言,有时候甚至在给爱恋的人的信中也回避承认自己的爱情。此外,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她的第二个妻子,出于嫉妒,把笔记和札记中她不愿看到的、过分表露的地方,用粗线条严严实实地涂死了。她的“书刊检查”一直延续下来。例如,她精心地把作家对第一个妻子的美好的怀念以及老年时期对她本人的爱情的强烈信念都一律划掉了。传记作家就是沿着这条线索塑造陀思妥耶夫斯基圣像般的面貌的,对于那些可能给他抹黑的东西,则故意保持沉默。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40年以后,那些未加修饰的传记性资料(有些部分仍然没有逃脱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的监视)才开始发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曾经出版了三卷书信集(第四卷原计划在1934年出版,但始终未能在苏联问世),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其几个主要作品时的笔记以及与他亲近的几位女士的回忆录和日记、他同时代人的佐证材料和一系列其他文献。研究他的人掌握了上述资料,因而出现了一定范围内的关于性和爱情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作用的讨论。虽然这一领域仍被视为一个禁区,但其中已经披露的事实却给作家的个性和创作投下了刺目的甚至是怪异的光彩。
……
目录
第1部 不幸的初恋
第1章 断头台下心灵的巨创
第2章 痛苦而漫长的苦役
第3章 “俄狄浦斯情结”
第4章 以《穷人》一举成名
第5章 笨拙的单相思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855年春天,弗兰格尔租下了谢米巴拉丁斯克郊外的科扎科夫别墅。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在的营被调派到离别墅不远的夏季驻地,这位士官就可以在好客的朋友那儿连续几个礼拜地长住。1855年6月,伊萨耶夫一家动身上路了,途经弗兰格尔租下的别墅时,他们下车辞行。弗兰格尔用香槟酒招待客人,不用多大功夫,就把伊萨耶夫灌得酩酊大醉,并把他安置在轿式马车里做他的美梦。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玛丽亚便趁机到花园里去互相道别。据弗兰格尔的见证材料,这位年轻的妇人在动身之际一颗心已经完全交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一对情人“一再拥抱,柔声细语,说个不停”,手挽着手,并排坐在绿阴覆盖的板凳上。但美好时光易逝,车夫频频催发:“先生、女士,该上路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泪眼婆娑地把玛丽亚送上了四轮马车,伊萨耶夫犹自在车上鼾声如雷。最后一次拥抱,马车夫响鞭一挥,马儿奋蹄奔走起来。最后,马车隐没在滚滚的尘团中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依然兀立不动,怅惘地张望着它的背影和那条消失于松树林中的道路。
弗兰格尔见朋友的心情如此沉重,便千方百计让他消愁解闷。别墅里有处大花园,交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房东的两个标致女儿管理。这两位伶牙俐齿的年轻姑娘给青年检察官和他愁眉苦脸的朋友的住宅带来了不少笑声和欢乐(也许不仅仅是欢乐而已)。科扎科夫别墅里百花盛开的消息传遍了谢米巴拉丁斯克城,当地的妙龄姑娘纷纷登门拜访弗兰格尔,他对她们不太感兴趣,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帮他把这些人由家里打发走。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忧郁,每当看见一小孩或什么人坐在板凳上,他就想起这是他和玛丽亚郑重道别的地方,于是嘴里便喃喃地嘟哝起来,他素来有大声自言自语的习惯。据弗兰格尔说,他因能得到伊萨耶娃的爱而喜不自胜,一再诉说她是一位如何了不起的美人,这样的仙女居然对他的爱情做出反应,怎不令他受宠若惊?他认为自己配不上她的垂青。他忙着给她写信,即使明明知道她有丈夫而应当克制自己。几乎在她走后第二天他就向她写信说: 请您替我想一想,没有您我是多么难过,我在掂量着我所爱的人的力量。您写道,您心情不愉快,甚至很痛苦,我为您操一千分心,担一万分险。我的上帝!这样的命运,这样的烦恼,这样的受气是您应该得到的么?像您这样的人,任何社会都应该当做珍宝。您是位非凡的女子,有一颗非凡的天真无邪的心,您像亲姐妹一样地待我好。女性的善心,女性的同情,无止境的忠诚……这一切我在您身上都能找到……我现在十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