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840-1949礼仪乡情宗教)|报价¥16.90|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总述,仲富兰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6.90
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中国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总述,

品牌:仲富兰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ISBN:7806682376

·条码:97878066823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以人为本,发民众为主体,是本书的最大特色。近百年中国广大民众,即便是贩夫走卒、商人农妇、芸芸众生都不作放弃;与此同时,那些政坛巨擎、革命志士、名士风流、丹青国手、艺苑人才引领社会生活的主导潮流,代表着社会生活前进的“风向标”,不能不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本书在搜罗这些公众人物的图片时,是将他们看成是社会生活变千的主体——普通的民众来看待的。

作者简介

仲富兰,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新闻午报》副主笔。长期潜心研究中国民俗学,著有《中华风俗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现代民俗流变》、《广播评论:功能、选题与语言艺术》、《中国民俗流变》、《当代人与民俗》、《民俗与文化杂谈》、《民俗风情》、《十二生肖趣谈》《上海史迹与风土》、《民俗文化学论纲》、《文化寻根》等12本著作。主编学术丛刊《国风》28辑,发表各类学术札记、散文、随笔、新闻评论达数百万言,散见于海内外报章杂志。1988年起担任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不是一般泛泛而谈的应景这作,它集中了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诸位同仁的多年成果,无论在文字的撰作和图片的搜罗和剔除上,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含量。但尽管如此,限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对于资料占有方面的局限,在选取典型场景或具体图片的选择上,都可能存在言不尽意或挂一漏百的现象。

目录

交往礼仪

一、交往礼节的革故鼎新

二、祭祀与纪念的新陈代谢

三、公众活动的新旧交替

四、通讯手段的推陈出新

五、在继承和择取中进行的婚姻变革

六、效法西方文化的传统丧葬俗制

七、礼节的延伸和变化

岁时乡情

一、传统的节日

二、新兴的节日和西方节日的引进

三 南北乡情之区别

宗教信仰

一、佛教和道教对于民众的影响和复兴变革

二、近代中国的伊斯兰教及其活动

三、西方宗教的侵入和华人教会的成长

四、鬼神信仰与中国民众的日常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16.9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