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人口发展史论/综论系列/长江文化研究文库(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报价¥22.80|图书,社会科学,人口学,张国雄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2.80
目录:图书,社会科学,人口学,

品牌:张国雄

基本信息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页码:450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5146325

·条码:97875351463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长江文化研究文库

编辑推荐

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奇丽弘深的长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她和黄河文化南北交会,澎湃激荡,形成奔涌不息的中华文化之巨流,汇入古代世界文明的海洋。

本书是《长江文化研究文库》中的一册,主要是对长江流域人口发展史进行全方位地探究。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古人类分布与先秦时期人口迁移

第一节 古人类的活动遗存与分布

第二节 商周向东南的发展

第三节 楚等南方诸侯国的人口移动

第二章 由北向南跨流域的人口大迁移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卓氏作为秦国俘虏被迁往巴蜀不是虚构的故事,它是秦朝无数向长江上

游地区移民的一个代表。

秦王朝在其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就开始实施将所灭六国的人口迁入四川

、贵州、云南的战略;秦统一之后,随着郡、县制度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逐步

推行,来自黄河流域的移民也逐渐迁人。即使远在西南边陲的云南东北地区

,也因为五尺道的开通,地方行政建制的中央化,沿途也出现了来自北方的

移民。这就是《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的十分有名的“移秦民万家实之”

的移民运动。这个时期迁人上游地区的移民,成分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分为

三类:(1)秦国本土居民,如《华阳国志·蜀志》所记载的“秦始皇徙上郡

民实之(临邛县·今四川邛崃)”。(2)更多的是原来六国的贵族、平民、俘

虏、罪犯等。如秦始皇克定六国以后,“辄徙其豪侠于蜀”。相传公元前22

8年,赵王迁被秦国俘获,后流放房陵(今湖北房县);公元前222年,建都寿

春的楚国最后被秦国消灭,楚王宗室被迁到川西的严道(今四川荥经)。80年

代初在荥经曾家沟发掘了一批带有明显楚文化风格的墓葬,证明这些传说、

记载不是空穴来风。《三国志·吕融传》引《蜀世谱》:“初,秦徙吕不韦

子弟宗族于蜀汉”。《史记·货殖列传》还记载了一个家居临邛县,同样靠

冶炼起家,富可敌卓氏的程氏的故事。程氏还有一点与卓氏相同,即也是秦

国的俘虏,只不过来自关东地区。(3)罪犯也是人蜀移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被流徙者或本人获罪、或为连坐,甚至还有因父母要求而被流徙的。如湖

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就保留有一个父亲到官府要求将对其亲生儿子

施以足刑,强制迁往蜀地,令其终身不得离开迁入地的故事。向蜀地流徙罪

犯一直持续到汉武帝(公元前140一前87年)以前。

西汉王朝同样非常注意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控制与开发,设立郡、县以统

一政令,大搞道路等基础建设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迁入移民以提供内在保

障,就成为西汉王朝治理西南地区的三大措施。于是,我们看到,西南地区

出现了蜀、巴、广汉、犍为、沈黎、越■、汶川、南郡、益州、戕舸十个郡

,金牛道、峡路、零关道、西南夷道、南夷道陆续开凿通行,这些举措为北

方移民的南迁创造了条件,大规模的移民潮开始涌现。比如,西汉立国不久

,高祖刘邦便令关中民众“就食蜀汉”,当年关中的饥荒是一个外部原因。

一直到东汉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2.8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