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报价¥24.50|图书,社会科学,民族学,袁洪亮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4.50
目录:图书,社会科学,民族学,

品牌:袁洪亮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463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010050147

·条码:97870100501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看,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其实就是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历程过程,也就是实现社会与人的双重意义上的近代转换。本书作者从人的现代化转型的视域出发,致力于对近代(鸦片战争以后至大革命前夕)知识界的国民性改造言论做一思想史的考察,通过对“国民性”概念的界说,不仅从文化、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三大方面,分别系统地考察、探讨、阐释了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及其隐含的主要内在冲突,而且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思想家和李大钊、陈独秀和鲁迅,对他们早期国民性改造思想进行了个案剖析,从而不同的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开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丰富内涵,探索和揭示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的独特规律,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袁洪亮,男,1971年生于山东省曹县。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人的现代化问题等。曾与人合作出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民国学案》等著作,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并在《孔子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论

第一节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中国传统国民性概述

第三节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

第一章曲折漫长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早期维新派的人心风俗改造思想

一、人心风俗改造思想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二、传统人心风俗的批判

三、人心风俗改造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人心风俗改造思想的内在缺陷

第二节新民:20世纪前后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一、新民思想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二、国民劣根性批判

三、“新民”:近代国民性的最初建构

第三节立人: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一、立人思想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二、“立人”:个性的突起与张扬

三、“人”的鲜明时代特征

第四节培养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新人:五四运动后期至大革命前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

第二章批判与重构:近代国民性改造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近代转换

第二节社会心理的变迁

第三节行为方式(习俗)的近代转变

第三章分析与评价: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内在矛盾分析

第一节近代国民性改造的效果分析

第二节内在矛盾: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分裂

第四章个案分析:经典思想家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第一节陈独秀的早期国民性改造思想

第二节李大钊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第三节鲁迅的早期国民性改造思想

附录一近代国民性改造的主要方式

附录二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4.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