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4.40目录:图书,励志与成功,自我完善,综合,
品牌:曾国藩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页码:285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801286855
·条码:97878012868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从《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出曾国潘在治政、治军、治学、治家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而《冰鉴》所反映的观人之术,鉴人之略,也是他治政、治军、治军、治家全套智略中的一部分。他观人鉴人,目的都是为了选贤任能,为了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他摒弃了江湖中那种重形轻神、重奇轻常、重术轻理的俗习。他的《冰鉴》则重神而兼顾形,重常而辨别奇,重理而指导术,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讲究均衡与对称、相称与相合、中和与适度、和谐与协调、主次与取合,等等,是我国古代专论文人的理论著术之一,被称为“书房派”,亦称“文士派”。
冰鉴,取其以冰为境,能察称毫之义。原著以有限的篇幅,囊括中国古代道家、阴阳家及医家之精华,体小而思清,言行少而意深。然而文辞简略却不通俗,令人读之费解。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谨慎注释,详作评解,以便于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郭生旭,男,1952年9月7月日生于河北省栾城县,现任香港伟确华粹出版社副社长、香港华人月刊编辑委员会总编辑和摄影师。郭先生长期同法学界知名学者劳政武教授合作,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佛教戒律学》、《宗教比较学》、《中国民生发展史》和《神秘作家师东兵》等;另外,在各类相关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摄影作品上万件,并于1999年获“世界华人摄影大赛”风光摄影一等奖。
媒体推荐
书评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那就是《曾国藩家书》。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鉴识人才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南怀瑾《论语别裁》 近代领袖人物中,曾文正公对观人之术有独到的研究,而且技艺入臻化境。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讲道,江忠源因公事到京城拜见曾国藩,曾国藩与他交谈了很长时间,目送江忠源出去,说:“这个人必会名扬天下,可惜会壮烈而死。”十多年后,江忠源果然以战功卓越扬名天下,又在庐州苦战殉难。——萧天石《世界伟人功秘诀之分析》
编辑推荐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本书作者通过在原著的基础上,谨慎注释,详作评解,并首次影印公布曾氏家传刻本,全方位立体地解读曾国藩识人、用人的神秘之学,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彩色画郎,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目录
神骨篇
--曾国藩相人的总诀1
一、总论神骨1
神,集中在人的眼睛里4
骨相之优劣11
在内为骨,外现为神13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神,集中在人的眼睛里
本章总论“神”和“骨”,说明了“神”和“骨”的含义,如何看“神”和“骨”,以及它们在《冰鉴》中的提纲挈领、开门见山的重要性。
首先,这里的“神”并非日常所说的“精神”一词,它有比“精神”内涵广阔得多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这里所论的“神”,不会因人一时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大的变化,貌有美丑,肤色有黑白,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换句话说。“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的外貌的干扰而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说“某某有艺术家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会因他的发型、衣着等外貌的改变而完全消失。因此。仅凭相貌来评价一个人是不足取的。比如文天祥和王安石他们在外貌上的区别非常大。文天祥不仅身材魁梧.眉长目秀.而且还略带一些书生气。而王安石是个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人,而且眼睛白多黑少,甚至于好长时间也不洗澡,身上生有虱子也还是一幅懒散相。但他们的人文品质和历史贡献同样流芳百世。因此,识人关键看一个人的气质。
气质,是“神”的构成之一,“神”与日常所言的“精神”并不一样。“神”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而空空地存在,它肯定有所依附,这就是说“神”为“形”之表,“形”为“神”之依,“神”是蕴含在“形”之中的。神藏于形
前面说到,“形”是“神”存在的基础,与“神”的外在表现紧密相关,如果“神”是光,“形”就是太阳和月亮,日月之光放射出来普照万物,但光又是深藏在日月之中的东西,它放射出来就是光。
这就说明:“神”藏于“形”之中,放射出来能为人所见,如光一样;“形”是“神”的藏身之处,但又与“神”有着千丝万缕、分割不开的物我关系,“神”必须通过“形”来表现。这种复杂的关系,说明日常观人时,既要由“神”观“形”,又要由“形”观“神”,二者相反相成,相辅相依,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单独地看。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关系特别明显。相传张九龄于童年时,“尝随其家长参礼曹溪,六祖为之摩顶授记。谓‘此子器量不凡,他日必束带立朝,身为大臣”’。后来,张九龄果然官至尚书右丞相。六祖惠能大师何以在张九龄童年时就有如此预言?现在我们已无从考证惠能大师依据什么来判断的,但通过“此子器量不凡”这句话,可以推测惠能大师经过仔细地察相.依据“文人先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