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案(少年智慧万事问)|报价¥4.60|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理论与方法论,糜金龙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4.60
目录: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理论与方法论,

品牌:糜金龙

基本信息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90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4634903

·条码:9787534634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编辑推荐

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离不开智慧的橹,《少年智慧万事问》系列丛书内容丰富、精巧绝伦、涉及面广,以最IN版、最COOL版两种版本解答讲述语文公案、历史谜团、语言智慧等少年感兴趣的问题。小小口袋书,知识、智慧、爱心全装住,阅读本系列书,可以让您换聪明头脑,做IQ超人,本书是《少年智慧万事问》中的一册,一篇篇精美的智慧故事会使您回味无穷。全书编排活泼,故事里有悬案,附有解答,并配有插图,是您喜闻乐见的理解和掌握方式。

目录

几千年前的文字为什么被发现才100多年

你知道普通话的前世今生吗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古代的“文”和“字”有没有区别

“中文”就等于“汉语”吗

汉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横行书写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你知道普通话的前世今生吗

古时候,人们说话各用乡音,南腔北调,不便于交流。元、明、清时代

,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人们的交际,北京话也在全国各地

传播开来。当时,这种北京话主要用于官场交际,所以又称为“官话”。清

朝雍正皇帝就曾命令官吏“务使语言明白,使人易通,不得仍前习为乡音”

。这种“官话’’不仅在官吏之间通用,也逐渐为各地的老百姓所接受和使

用。

当时的文人,一方面用脱离口语的文言写作,一方面也用接近口语的“

白话”写作,《水浒传》、《红楼梦》就是其中的代表。

晚清时候,一些文人致力于“官话”推广、普及工作,其中尤以王照的

贡献为大。王照经过认真的考察研究,终于得出了“北至黑龙江,西至陇,

西南至滇,南至江,东至海,纵横万里”“皆与京话略同”的结论。他提议

“取京话”为“官话”,作为公用话。他还仿照日本文字的“假名”,截取

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作为字母符号,创“官话合声字母”50个(即“京音字

母”),为我国汉语注音字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四”时期,书面语方面,“白话”逐渐代替了“文言”;口语方面

,在历史上流行的“官话”基础上,开展了所谓的“国语”运动,把北京话

定为标准的“国语”,作为民族共同语加以推广。

1955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提出明确要求,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只有符合这个要求,才是

规范化的普通话。

P2-3

点此购买报价¥4.6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