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7.80目录: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理论与方法论,
品牌:陆宗达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发行处
·页码:207 页码
·出版日:2002年
·ISBN:720004492X
·条码:9787200044928
·版次:2004年3月第4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作者简介
陆宗达(1905-1988),祖籍浙江慈溪,生于北京,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追随国学大师黄季刚先生,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曾任辅仁大学、冯庸大学、中国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民国大学等校教授。自1947年直至逝世,为北京师范大学专任教授,汉语文字学专业博士导师,第一、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他对古代文献和文字、声韵、训诂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精通《说文》学。他一生专注于传统训诂学的传授与教育,是中国训诂学会的主要创始人,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重要的继承人。
媒体推荐
《训诂简论》再版前言 王宁
2000年,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给高校中文系本科生的推荐书目,共推荐了100本书,其中50本属于重点推荐。在语言学重点推荐的书目里,训诂学方面,推荐了陆宗达先生的《训诂简论》。20世纪一百年以来,特别是自70年代末训诂学从断裂到复生以来,各个学校编写的训诂学教材和通论大约有五六十种,为什么单单要推荐《训诂简论》一本书呢?这需要从1949年前后的训诂学研究和发展的历史说起。
20世纪初,中国备受列强欺侮,许多爱国学者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为富国之道,从而走向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全面怀疑和否定,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国学研究。但是,在章太炎先生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一名称,并将学科的内涵确立为文字、音韵、训诂三科以后,当时各个高等学校的国文系有相当一部分在开设文字学和音韵学的同时也开设训诂学课程。黄季刚、沈兼士等著名的国学家,都为建设训诂学作过巨大贡献。首次建立了训诂学理论体系的《文字声韵训诂学笔记》,就是黄季刚先生在南京讲授语言文字学的笔记,由黄焯先生整理出版的。40年代出版的齐佩瑢的《训诂学概论》,也是在30—40年代北京大学讲课基础上整理的。训诂学的真正断裂,是在50年代以后。高等学校不再设置这门课了,对于训诂学的传承也就中断了,社会上也就很少有人知道“训诂”这个名称,“训诂”被误称、误印为“训话”者,往往有之。直到80年代初,这门课才重新返回高校课堂。幸亏它的中断仅在30年左右,一批“小学”功底很强的教授还留在高校,他们虽然也饱经忧患,但振兴中华文化的决心矢志不移,有了他们,训诂学的复生没有费多大力气。仔细想来,继承和重建中国固有的语言文字学,只有文字学、音韵学而没有以研究意义为中心的训诂学,不但是不全面的,而且缺的是它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一直是以语义的研究为出发点,又以语义的研究为落脚点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对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进一步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性和世界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学者们又提出了重视建设中国本体文化即传统文化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审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以使它更好地为现化化建设服务,更好地走向世界,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训诂学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障碍会相对减少,但是,使它得到面向现代、面向世界的正常发展,还是要有一批有识有志之士,耐得了冷落和寂寞,付出耐力和智慧,坚守在这个阵地上做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训诂学重要性的时候,陆宗达先生的《训诂简论》在当代推动训诂学的作用,是不应当被忘记的。1957年,在训诂学离开高校八年以后,陆宗达先生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谈一谈训诂学》一文,用非常简洁和准确的语言,向语言学界介绍了已经快要被遗忘的中国传统训诂学。60年代初,吴晗同志请他担任《语文小丛书》的编委,并邀请他为小丛书撰稿,陆宗达先生对吴晗同志说:“我希望小丛书更多的讲一讲现在的人已经不太熟悉
的中国学问。”吴晗同志接受了他的意见。于是,他为《语文小丛书》撰写了《训诂浅谈》。直到1956年,高校才设古代汉语课,陆先生开始在北师大中文系授课。1961年,他开始带第一届文字训诂学研究生,开设了《说文解字》通读和通论课,也在带领学生通读古代文献及注疏的基础上,开设了训诂学。在教学过程中,他把季刚先生当初教授《说文》训诂和古韵的方法传播给自己的研究生,使他们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可以看出,陆宗达先生毕生都在为中国传统
语言文字学的振兴奋力拼搏。他在训诂学断裂的每二个时代,都在呼唤这门学问的复生,都在继承他的老师章太炎、黄侃先生的遗志,用实际行动推动这门学科在当代发展。
……
编辑推荐
在传统训诂学断裂了半个世纪的年代,是当代训诂学大师陆宗达先生首先站出来呼唤它的复生;《训诂简论》以它通俗的语言、准确的阐释,认真严肃又轻松地,把没有接触过训诂的青年一代,带人这门古老而有用学科的殿堂。
目录
前言
一、什么是训诂
二、训诂的内容
甲、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
(一)解释词义
(二)分析句读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说文解字》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专著。一般天认为它是文字之书,但在开始时,文字和训诂是很难分开的。《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被称作“五经无双许叔重”。许冲在《上说文解字书》中曾说: “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为了对词义作出准确的解释,《说文》中引六艺群书四十余种,博问通人引诸家说解三十九种。因此,许慎成为当时公认的古文派训诂大师。《说文》根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五百四十部,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又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这样,许慎实际上归纳出了把字的形、音、义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原则,总结出了训诂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供的有关形、音、义的多方面的资料,为训诂提供了宝贵的依据。许慎较为明确的文字观点和同时显露出的一部分语言观点,又为训诂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说《说文解字》也是一部训诂专书,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训诂就是以注释书和训诂专书(工具书)这两种形式存在着,直到清代它才有了重要的发展。
清代研究训诂的学者有两个派别:一派是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的“钩沉”之学。这一学派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学来阐明古书上没有弄明白的理论问题和具体问题,使学者能进一步理解前代的训诂。另一派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这一学派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目的是批判旧注、发明新义,从而提出训诂的新理论,使训诂学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提高。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人都属于后一派。这两派训诂学家,特别是“创新”学派的训诂学家,对训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一方面研究汉代训诂家对古书的注释,搜集古训,而且从毛亨的《诗经诂训传》及其他注释书中归纳出训诂法则和训诂条例;另一方面,他们又研究《尔雅》、《说文解字》以及张揖的《广雅》等训诂专书,作了“疏证”,提炼出训诂学的理论,使训诂专书的数量大大增多,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在理论上首先建立了汉字形、音、义的完整体系,而且总结出“因音明义”、“以义证音”的规律,找到了通过文字研究通晓古代语言的途径。在语言文字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后,他们又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训诂实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