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魏建功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7101014429
·条码:97871010144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全书约三十万字,分别就古音系的分期,古音系的内容,研究古音系的材料、方法和条件,以及古音系研究的实际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魏建功多年来攻治音韵学和从事教学工作所积累的成果。它不但汇集了前人研究音韵学的经验,也为后人继续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除了音韵学上的价值之外,对研究方言学和文字训诂学也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它在汉语语音的研究上同样占一席地位,博得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和赞赏。
作者简介
魏建功,语言文字学家。笔名天行、文里(狸)、山鬼。江苏省海安县人。生于1901年,卒于198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兼任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常委。
1919年魏建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靠江苏同乡会每季40元的经济补贴,半工半读维持学业。
在预科学习期间,他已有志于民间歌谣和方言的研究。1921年他进北大研究所国学门,边工作边学习。在钱立同、沈兼士、马裕藻、沈尹默等名家指导下,熟悉了文字、音韵、训诂等专业知识,也打下了厚实的底子。
魏建功在音韵学方面造诣很深,成就也最大。1935年发表的《古音系研究》这部研究音韵学史的专著是他的代表作。全书约三十万字,分别就古音系的分期,古音系的内容,研究古音系的材料、方法和条件,以及古音系研究的实际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魏建功多年来攻治音韵学和从事教学工作所积累的成果。它不但汇集了前人研究音韵学的经验,也为后人继续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除了音韵学上的价值之外,对研究方言学和文字训诂学也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它在汉语语音的研究上同样占一席地位,博得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和赞赏。
这一期间,魏建功先后开设了声韵学概论、方言研究、等韵研究、民间文艺讲话、声韵学史、古音乐研究等8门课程。30年代北大中文系有“三大概要”时说法,就是指胡适的《中国文学史概要》、沈兼士的《文字学概要》、魏建功的《声韵学概要》。
在研究韵书系统方面,魏建功是继王国维后有成就的人之一。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研究中古韵书的论文。如根据《切韵》与六朝韵书点系来研究《切韵》性质的《陆法言切韵以前的几种韵书》,根据唐宋两系韵书的差异说明《广韵》与《切韵》关系的《唐宋两系韵书体制之演变》等,补充、发展了前人的学说。
魏建功不仅是极负盛名的古汉语音韵专家,也是积极推行国语运动。实行汉字改革和普及汉语知识的社会实践家。早在1919年魏建功就在国语大师钱玄同的感召下,倾心国语运动。
1940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改名为“国语推行委员会”。魏建功由西南联大转到四川白沙,他在国立西南女子师范学院创办了“国语专修科”。这是国语推行委员会在全国设立的三个“国语专修科”之一。
1944年前后,国语推行委员会分别在西北地区和重庆地区设置了两个推行国语的据点,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自序
开宗明羲(引言与总纲)
一 古音系的分期
二 古音系的内容
甲、声
乙、韵
丙、调
丁、词
三 研究古音系的材料
甲、文字之假借及谐馨者
乙、文学作品之有韵者
丙、反切及直音
丁、古籍注疏及勘记
戊、韻书及韻学书、字典
已、古今方言
庚、中外译音
辛、连绵词及古成语
壬、汉字支音
癸、同语族语
四、研究古音系的方法
甲、分部
乙、審音
丙、论变
丁、探源
五、研究古音系的条件
甲、知难
乙、理惑
丙、持衡
六、古音系研究的实际问题
附录
后序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