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海拾趣|报价¥33.90|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文字学,惠伊深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33.90
目录: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文字学,

品牌:惠伊深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529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2281571

·条码:9787802281578

·版次:2006年9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被香港艺术局指定为名家推荐书目。本书从物名探源、称谓追踪、书林妙笔、饮食物语、节日小考、百家姓氏、翻译记趣等60个不同方面,对2000个多常用字词进行了考据与辨析,讲述了它们的由来与演变,以及与之相关的掌故趣事。对它们的读者进行普通话、粤语对照,对那些人们在使用当中较易混淆、错用的近似词语则分别从音、形、义上予以准确的指正,并从其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在现实当中的具体所指进行生动的辨析。

本书由香港著名作家惠伊深发表在《成报》副刊“字词文化趣谈”专栏上的文章组成,香港中华书局曾以《字海拾趣》为名分12册出版,深受读者喜爱。现由本社引进出版,并为其选配了300余幅与内容相关的插图。

作者从物名探源、称谓追踪、书林妙笔、饮食物语、节日小考、百家姓氏、翻译记趣等60个不同方面,对2000个多常用字词进行了考据与辨析,讲述了它们的由来与演变,以及与之相关的掌故趣事。对它们的读者进行普通话、粤语对照,对那些人们在使用当中较易混淆、错用的近似词语则分别从音、形、义上予以准确的指正,并从其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在现实当中的具体所指进行生动的辨析。

该书中文章皆篇幅短小,生动多趣,方便读者利用生活工作中的零散时间,以轻松自如的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见闻。另外,本书作者居香港日久,为方便香港读者阅读,其笔致生趣均有港土味,细品之下,读者会当体味到香港文化和我们所熟知的内地文化一样的旖旎华瞻和生气盎然。

作者简介

惠伊深,1939年生于北京,早年就读于北京育英小学、育英中学。196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任教于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今天津师范大学)。1982年移居香港,与夫人戈玉女士共同创办“香港中华普通话中心”,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导师,香港专栏作家。著有《金翅膀之歌》、《老舍的遗物》、《中华普通话》,以及2001年在香港艺术局和贸发局指定为名家推介书的《字海拾趣》。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被香港艺术局指字为名家推荐书目。

编辑推荐

本书被香港艺术局指定为名家推荐书目。本书从物名探源、称谓追踪、书林妙笔、饮食物语、节日小考、百家姓氏、翻译记趣等60个不同方面,对2000个多常用字词进行了考据与辨析,讲述了它们的由来与演变,以及与之相关的掌故趣事。对它们的读者进行普通话、粤语对照,对那些人们在使用当中较易混淆、错用的近似词语则分别从音、形、义上予以准确的指正,并从其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在现实当中的具体所指进行生动的辨析。

目录

第一部分 追根求源

(一)万事有因

漫话“东南西北”

男左女右

数目字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西红柿

别以为“西红柿”是日本富贵柿,那是中文里称番茄的一个俗名。所以,大家去内地旅行,见到菜单上写“西红柿炒鸡蛋”,那是普通又普通的家常小菜,不可让“西红柿”给唬住。从西红柿和番茄的“西”、“番”二字已经看出,这东西不是“国货”,是外国的舶来品呢!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红柿(番茄):的,虽然准确时间暂不可考,但起码二千:年前已有此蔬菜栽培。因为四川出土的一座古代汉墓中,发现了不少西红柿种子。

西红柿原产地的外国人,更早食用栽种它还有段有趣的故事!它原来是秘鲁的野生植物,当地人叫它“狼桃”。

传说早年人们不敢吃它,土著居民以讹传讹说它有毒。有位秘鲁少女,因为失恋又加上患了贫血病而痛不欲生,决定自杀,便嚼食大量“狼桃”。谁知这“狼桃”水分特多,清香可口,吃了没事。她以为食量不够,再多吃些,仍然没问题,而且奇迹出现。她睡觉香甜、面色红润,贫血病有明显好转!这一下,秘鲁人都吃开了番茄。

中国人吃它,早于欧洲人。十七世纪,法国才有位画家,由于画番茄而产生试吃愿望。他吃后真像传说中的秘鲁少女一样,欣喜若狂地将喜讯传遍法国。

到了十八世纪,意大利厨师首次将番茄做成美味佳肴,正式进入宴席大莱。

P22

点此购买报价¥33.9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