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与语法丛谈/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报价¥22.50|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语义、词汇、词义,卢烈红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2.50
目录: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语义、词汇、词义,

品牌:卢烈红

基本信息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36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216043073

·条码:97872160430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珞珈语言文学学术文库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所撰写的学术论文的一个结集,分上中下三编,论述了训诂学和语言学的中的种种理论和实践,关于代词、助词、形容词等的兴替演变、历史发展和语法性质等问题。

目录

上 编

《孟子》中的训诂………………………………………………3

训诂术语补正……………………………………………………11

《白虎通》对训诂学的贡献……………………………………18

“走作”补义……………………………………………………33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白虎通》对训诂学的贡献

《白虎通》又名《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它是班固奉汉章帝之

命,对建初四年(公元79年)白虎观经学会议的讨论结果加以总结整理而写成

的一部著作。

《白虎通》是经学和谶纬神学合流的产物。它以天神为核心,以阴阳为

经、五行为纬,纳入全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构筑了庞大的神学思想体系

,建立了封建统治思想的完备形态,不仅成为东汉一代的“国宪”,而且深

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它是一部哲学著作,尽管它的作用和影响

多是负面的,但它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否认的。

《白虎通》又是一部训诂著作。东汉著名学者蔡邕曾说:“昔孝宣会诸

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蔡邕以“通经释义

”四字概括白虎观经学会议的内容,实际上也就点明了《白虎通》一书的性

质。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先生亦把《白虎通》视为“说经之书”,其《礼学略

说》云:“汉以来说经之书,简要明皙者,殆无过《白虎通德论》。”实际

情况确是这样。《白虎通》尽管可算作一部哲学著作,但它并不像其他哲学

著作那样以说理文的方式直接阐述哲学观点,它的哲学思想是在通经释义的

过程中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确切地说,它首先是一部训诂著作。在内容

上,它对群经所涉及到的礼制及有关字词进行训解阐释,不仅释其然,而且

释其所以然,并将后者作为侧重点。在形式上,它仿效《公羊传》《谷梁传

》,采用自问自答的训释格式,但它并不像《公羊》《谷梁》那样随文释义

,而是通释群经,独立成书,用训释之语构成正文,属正文训诂的范畴。

由于《白虎通》神学色彩浓厚,过去一段时间,哲学界对它不甚重视,

这种情况近年来已大为改变,一些哲学史著作开始辟专章讨论它。在“五四

”以后的训诂学界,这本书也长期受冷落,而且这种状况还在延续。迄今为

至,没有一篇论文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它,一些语言学史、训诂学史著作或仅

征引它的个别材料作否定声训的根据,或对整部书一笔带过,作出否定的评

价,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它几乎可说是语言学的弃子。我们认为,从训诂学

角度看,《白虎通》确实存在不少错误,但作为在《说文》《释名》之前出

现的一部重要的“通经释义”之作,它对训诂学并非毫无贡献,不对它进行

研究,一方面不利于考见汉代训诂学发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2.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