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9.80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中国史,综合,
品牌:张国刚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页码:599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6279326
·条码:9787806279328
·版次:2006年1月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中华文化专题史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先秦到清末中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对三千年间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传统学术及其风气的流变进行了当的论述。本书在充分论述各个时期主要学术思潮的历史特征的同时,综合条贯地介绍其他领域的学术成就。全书文字简洁流畅,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品位的概论生学术专题史读物。
人文社会科学中有一些很宏大的概念,其内涵丰富得令人难以把握,例如文化、社会、学术之类。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学术?你不说还比较清楚,你若要给它们下定义的时候,就颇费斟酌了。而当要你写一部文化史、社会史或者学术史的时候,你就更会觉得简直无从下手。应该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部文化史、社会史或者学术史的著作,能够完全与其定义相吻合。人们都只能从一个特定的层面或者特定的角度去叙述自己所理解的文化史、社会史或者学术史。
作者简介
张国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2000年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2000年至今主持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工作。著有《佛学与隋唐社会》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先秦到清末中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对三千年间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传统学术及其风气的流变进行了当的论述。
在作者看来,中国学术史乃是中国学者探索自然与社会之奥秘的研究史,既包括过程、成果、思想等观念形态的东西,也包括结论、成果、思想等观念形态的东西。
它是分析的,具体如传统学术类的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又是综合的,涵纳了一个时代的学术风气、学术思想等。
因此,本书在充分论述各个时期主要学术思潮的历史特征的同时,综合条贯地介绍其他领域的学术成就。全书文字简洁流畅,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品位的概论生学术专题史读物。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先秦到清末中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对三千年间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传统学术及其风气的流变进行了当的论述。本书在充分论述各个时期主要学术思潮的历史特征的同时,综合条贯地介绍其他领域的学术成就。全书文字简洁流畅,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品位的概论生学术专题史读物。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学术源头的先秦时期
第一节 中国上古理性思维的曙光
一、“殷鉴”的思索
二、《易经》的思维水平
三、《易经》提供的思想启示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学摆脱了儒家经学而卓然独立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取得了最为显著的发展,史学人才辈出,史书门类多样、数量众多,史著水平也甚为后世称赞,现今传世的二十四史之中,《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魏书》等,皆是此一时代的作品;而当时学者在史学体裁、理论与方法上的诸多创新,在中国史学史上更具有突出的地位。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兴旺发展,不仅超越两汉,抑且睨视隋唐,此下惟宋代差堪相拟,明清亦瞠乎其后。
以下分别就有关隋况,略作述评。
一、史学的独立
在两汉时期,史学仍是经学的附庸。《汉书·艺文志》无史部,司马迁《史记》等及其他史学著作,都附骥于《春秋类》之下,史学尚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东汉时期除班固《汉书》之外,史学著作亦不多。及汉末以降,随着儒家经学独尊地位的丧失,史学逐渐摆脱经学的羁绊而独立,史学与经学走向分途发展。
经史分途和史学独立,反映在当时社会观念中“史”的概念的变化。“在东汉中期以前,对史字的解释,仍保持其原始意义,偏重在文书应用方面,并不具有后世历史的意义与概念”①。及汉魏以后,这种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其表现之一是,自《西京杂记》开始,司马迁的《太史公书》被改称为《史记》,史记原先只是对太史记录的普遍称谓,但此时则成为司马迁个人史学著作的专称。这似乎反映,当时史的概念开始超越过去纪录之史的内涵;其表现之二,是魏晋以后学术领域中出现了与“六经”相对应的“三史”这一新名词,“经史”开始并称,史学逐渐上升到与经学并驾齐驱的地位,《史记》、《汉书》的讲授与传习与六经一样成为专家之学,而“经史”也似乎魏晋之际学术的代名词;及东晋以后,“史”又与“文”对称或者合称“文史”,史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文吏记言记事。
及至南朝刘宋文帝元嘉时期,朝廷迎雷次宗入京师,设儒学馆,旋即又设立玄学馆、文学馆和史学馆,分别集徒教授,形成当时的官学规模,这实际上是将儒、玄、文、史分别作为四种独立的学术门类,而史学至此也卓然独立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这种经史分途的变化,在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目录学著作中更有突出的反映。西晋时期,苟勖著《新簿》,首次划出甲乙丙丁四部范畴,其中甲部实为经部、乙部为子部、丙部实即史部,丁部则为集部,丙部所载典籍包括《皇览簿》、《史记》、旧传等内容,将史学著作从《春秋类》中析出,形成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