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1.1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文化理论,文化哲学,
品牌:李志刚
基本信息
·出版社:巴蜀书社
·页码:351 页码
·出版日:2002年
·ISBN:7806594256
·条码:9787806594254
·版次:2002年11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作者简介
李志刚 冯达文主编
媒体推荐
序
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承传与开拓
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自1999年9月开设“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承蒙冯达文所长主持其事,以后每月一次邀请国内和海外的的专家学者莅临中山大学主讲专题,全是学术上的真知灼见,对于研究生极多造就启发,使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产生传承和开拓的作用。如今将部分论文结集出版,展现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和对学术的贡献。
基督宗教早于唐初已有景教传入中国,元代也里可温教,元明清的天主教,以及清季的基督教,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多年之久。期间天主教士和基督教士先后引进西学西艺,兴办学校,开设医院和慈善机构,对近代中国文化事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可是在基督教思想的传播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显得扦格不入,彼此抗衡,以致基督教不能在中国植根成长。事实上从明朝利马窦以来,已有不少天主教士和基督教士,都在寻求耶儒思想的融合和出路,以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认识到两者的同和两者的异。“相同”的固然继续加深理解,“相异”的同样需要明白异的所在。而“相异”之处也就是一方独特之处和优异之处,值得彼此去研究和分析,最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益。我们相信人类有限的思维领域,在宗教、文化、思想上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完善,只能透过交流和分享,才可扩阔视野,吸收别人的长处,建立起新的体验。
已故何世明博士在家庭和中小学教育的背景上,具有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在中山大学求学时代则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导。因此他数十年来对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提出“国学化的神学”和“神学化的国学”的主张。所谓“国学化的神学”,就是在神学加上儒家思想的解释,使神学具有中国文化的精神。至于“神学化的国学”,亦即在儒学思想渗透有神学的演绎,使中国文化产生一股新的动力。因此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有“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开设,目的亦在沟通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建立一种新的思维理念。
“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的开设,实在有赖于中山大学李锦全教授的鼓舞和支持;冯达文所长多年来的努力,谨此致以谢忱!我们期望“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持续地发展下去,专书不断的出版,他日形成一种学理体系,导致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有所传承和开拓。
编辑推荐
何世明博士在家庭和中小学教育的背景上,具有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在中山大学求学时代则接受了儒学思想的教导。因此他数十年来对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提出了"国学华神学"和"神学化的国学"的主张。本书即使何世明博士的讲座汇编,适合宗教学者和文学工作者阅读。
目录
写在本书出版之前(代序言) 冯达文
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承传与开拓(序) 李志刚
何世明博士思想的传承与开拓 李志刚
旧话重提:理性与信仰 冯达文
试析对宗教本质的哲学理解 李兰芬
洛克的宗教论 杨庆球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国学化的神学与神学化的国学:有关“国学化的神学与神学化的国学”这个创建的理念,在1979年11月《景风》所载五十年六十年代一些本色神学工作)一文已有提及。但是分析和支持这一个论点,在1981年《基督教儒学四讲》则有较鲜明的提述。所谓“国学化的神学与神学化的国学”,简言之,就是着意找寻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有些什么可以拿来阐释基督
教信仰的;而基督教的信仰中,又有什么可以补中国传统文化之不足的,由此创造出一条可行途径。因此有说:
我们此番研讨,最主要的目的,乃在于挖掘中国固有文化思想最原始的根源,以寻找与基督教信仰之间所有相同,相近与相异之处。只就我们简略的研讨而官,我们深觉中国固有文化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确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可是其相异之点,亦复不少。诚能两者相互融会,则其在中国之文化思想言,固可以获致基督所赐的新生命、新活力,而对基督教信仰的阐释言,则在基督教的神学园地中,亦可拓展新途径,从而可以结出新果子。这便是我们在序言和绪论中所提到建立神学化的国学,与国学化的神学的理想。
首先是,信仰仍以某种特定的经验为起点,并借确认因果联系的经验理性而确立;
其次是,信仰会随经验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中,道教就经历过一个由外丹道向内丹道的发展过程,在内丹道之全真教派中,道教的信仰就由具实在意义的神仙追求转向更重内在心性修养并含道德价值的精神追求。佛教则经历了由空宗向有宗,由唯识学向如来藏学的变化过程,在如来藏学中,佛教的信仰也由对彼岸世界的诉求转向更重个体心境清净的一种空灵追求。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确认,信仰具历史性,受历史条件与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也正因为信仰具历史性,我们才可以对信仰作客观的历史的考察与分析,与对信仰作新的选择。
这样一来,我们如何理解信仰的的绝对性呢?
在我看来,信仰的绝对意义,它的超越性,应该是对每个信仰主体、对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境界而言的,是指的信仰主体一旦认同某种信念后之义无反顾与不受限定性。信仰的绝对性,不应该从存在论上讲,不应该被理解为有一存在体具永远、无限支配经验世界与社会历史的位格且不受限定者。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以往不同了。关于这一点,马克斯·韦伯有如下描述:“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