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5.00目录:图书,政治与军事,政治,政治理论,阶级理论,
品牌:王增进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7500437587
·条码:978750043758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媒体推荐
自序
如果说中国目前已步人后现代,估计没多少人相信。但毫无疑问,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出现一些后现代因素:科学技术核心地位的确立、知识产业的崛起、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消费时代的来临……后现代化与现代化进程结伴而行,这大概是当今后发现代化国家不得不面对的共同命运。现代化离不开知识分子,而后现代因素的介入使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位置发生了某种扭曲、变异。现代化的召唤与后现代的平面化使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面前进退失据。可见,在当前中国,“后现代与知识分子”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这正是我对它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但感兴趣不一定就要写书,就像一个人对小说感兴趣可以去看小说,却不一定要写小说一样。促使我撰写本书的直接动因并非兴趣,而是我在阅读有关“知识分子”和“后现代”的文献过程中,对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游谈无根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正是这种游谈无根使我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游谈无根的第一个表现是文献中存在大量的知识性错误,或者说有违事实之处。依据事实说话,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失去了事实的支撑,思想便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幸的是,学者们在讨论“知识分子”和“后现代”问题时,对自已引以为据的“事实”常常足信手拈来,不加必要的查证便宏论迭出。比方说,在涉及“知识分子”词源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下的说法(未注明出处的为学界公认的说法):
(1)“知识分子”一词有法语和俄语两个源头。
(2)法语中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el)一词最早由老虎总理克里蒙梭于1898年德雷福斯事件中使用。
(3)左拉于1898年初写了一封题为《致共和国总统》的信,《曙光》报主编克里蒙梭将这封信的标题改为《知识分子宣言》,从此,“知识分子”一词逐渐为人熟知。(邵建:《“枭鸣”的猫头鹰——知识分子肖像》,《北京文学》,1999年,第2期)
(4)左拉于1898年1月14日在《曙光》报上发表了《我控诉》一文,同一天,克里蒙梭以《知识分子宣言》为标题撰文评价《我控诉》,“知识分子”一词由此诞生。(陈乐民:《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闲话知识分子与治学》,载《读书》1994年第1期,第3卜31页)
(5)法语中的“知识分子”一词首度出现于1898年1月23日之《曙光》杂志中左拉等人所写的一篇文章。(许纪霖:《关于知识分子的系列思考》,载《东方文化周刊》第6—16期;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求归宿》,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2卷)
(6)俄语中的“知识分子”一词最早由小说家博博雷金于1860年代使用。
(7)法语和俄语中的“知识分子”最初均用来指那些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学者或文人。
每当看到这些“有鼻子有眼”却似是而非的说法,特别是看到这些说法出自该领域“名家”之口时,我便不禁愤怒:凭什么这么说?您查资料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你列举的七当中,大都只是关于“知识分子”一词由何人首先使用、何时使用、何处使用的细枝未节问题,无关宏旨。
……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知识分子”词源考
一 西方“知识分子”的三个源头
(一)法语词“知识分子”
(二)俄语词“知识分子”
(三)英语词“知识分子”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980年,詹克斯用图表列举“现代”、“晚期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了“后现代古典主义’’的概念。同年,尤尔根’哈贝马斯(Haben'na8,Juergen)发表获阿多诺奖的讲演,抨击后现代主义建筑和新保守主义者,捍卫现代性,并试图为现代性工程的完成设定日程表。
——1981午,让’鲍德利亚(BaudriIlard,.1ean)在《论虚无主义》一文中将后现代性描述为“意义的毁灭”。
一一1983年,弗雷德里克·詹姆逊(Jamesorl,Mc)
用“后现代主义”一词,抨击后现代主义建筑是资本文化的组成部分。
——1984年,安德烈亚斯·于桑(Hl~yssen,Andreas)重申“后现代主义”意味着跨越高雅文化与低级文化之间的现代主义鸿沟。
——1986年,詹克斯指出哈桑、利奥塔、詹姆逊等人的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晚期现代”的产物。
——1988年,“后现代世界中心”创始人大卫·雷.格里芬(Griffin,Daylid Ray)所编《灵性与社会:后现代视角》一书出版,格里芬等人指出,“后现代社会”应当是克服现代社会种种弊病的崭新社会“。
从上面的时间表可知,“后现代”一词的含义的确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颇显混乱。然而,透过这种混乱,又可发现该词的用法不外乎以下三类。
(一)用来指一种艺术风格。
人们经常说的“后现代建筑”、“后现代绘画”、“后现代书法”、“后现代电影”、“后现代诗歌”、“后现代小说”等便是在此
一意义上使用“后现代”一词的。20世纪60和70年代,“后现代”或“后现代主义”用的最多的是在建筑艺术领域。大家知道,一般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创始人为德国人格罗皮乌斯(eropms,walter)。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败的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化为一片废墟,战后重建遂成当务之急。当时在欧洲建筑界居主流地位的是古典主义的理念,强调建筑结构的复杂和华丽,并透着宗教性的神秘色彩。敏锐的格罗皮乌斯觉察到,这种古典主义的建筑不适于战后德国的迅速重建,为提高效率,建筑学必须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结合起来。1919年,德国政府采纳格氏的建议,成立了国立建筑工艺学校,并任命格氏为校长。格氏提出了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设计与实用并重,结构简单,形式简洁,适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现代主义者设计的作品,小到椅子、烟灰缸,大到高层楼宇,基本都采用简单的长方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