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以受众身份为圆心进行探究/新闻传播学未名丛书|报价¥19.20|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新闻,中国新闻事业,张春林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9.20
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新闻,中国新闻事业,

品牌:张春林

基本信息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394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6675615

·条码:9787536675612

·版次:2006年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向,是当前我国传媒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传媒如何成功推行自身的受众策略,至关重要。本书顺应了传媒发展的这一转向,并对传媒受众策略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书结合媒介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媒介产业化的国内背景,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切入,从历时性考察、共时性考察、分类考察三个维度,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了集中研究。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人手,来分析受众身份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然后以此为依据论述传媒策略的调整。这条思路可以用下面的递进关系来表示。

本书的基本框架结构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对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历时性考察,中编对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共时性考察,下编对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分类考察。

作者简介

张春林,男,笔名金令,1970年生,重庆市武隆县人。文化与传媒博士,新闻传播学副教授。1994-1997年在重庆师范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200l-2004年在四川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7年进入传媒业,曾供职《西南工商报》、《蓖庆青年报》等多家媒体。2000年11月,通过公开答辩竞聘成功,任《消费导报》社会新闻部主持工作的副丰任,是该报社会新闻部第一位负责人;2002年5月,通过公开答辩竞聘成功,任《四川日报》新闻专刊部副主任兼热线工作室主编,是该报第一位外聘的处级干部;2003年11月,再次通过公开答辩竞聘成功,任《四川日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2004年7月,调入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任教,主讲《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网络新闻学》等课程。

编辑推荐

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向,是当前我国传媒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传媒如何成功推行自身的受众策略,至关重要。本书顺应了传媒发展的这一转向,并对传媒受众策略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书结合媒介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媒介产业化的国内背景,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切入,从历时性考察、共时性考察、分类考察三个维度,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了集中研究。

目录

序/l

绪论:受众身份——传媒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1

上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历时性考察

第一章 前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25

一、前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25

二、前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27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3.从信息分配来看,单一化、政治化、简单化的宣传灌输,使得信息质量整体不高

梁衡在谈到报业发展时认为,“报纸的基本属性有四,即:信息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报纸的功能除传播信息外,还有宣传教育、指导工作、普及知识、提供娱乐、批评监督等共六大项”①。当然,这一论述也同样适用于论述广播、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样式。

实际上,在整个前市场化阶段,我国对新闻媒体过分强调政治属性,而弱化和简化了其他属性;强化了宣传教育功能,而弱化和简化了其他功能。这种情况首先是以报纸为代表。1949年9月,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在《新民报》在北平举行的地方分社代表集会上讲话时,就希望《新民报》办成“一份通俗的机关报”。新闻总署成立后,要求所有报纸都担负指导中心工作的职能,许多私营报纸也纷纷效法党报的宣传,渐渐失去了自身的特色②。随着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及党报为主体的单一报业结构模式的形成,报纸在新闻宣传上的同质化现象、图解政治的做法更加突出。在“大跃进”、“反右派运动”中,报纸宣传更是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歪曲了的政治属性和宣传教育功能成为其主要内涵。在“文化大革命”中,《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等“两报一刊”成了全国媒体宣传的范本,“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是媒体应付受众的机械模式。

P51

点此购买报价¥19.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