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市场化的陷阱/文化与传播研究丛书|报价¥19.80|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新闻,中国新闻事业,禹建强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9.80
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新闻,中国新闻事业,

品牌:禹建强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页码:243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810855298

·条码:9787810855297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中文:中文

作者简介

禹建强,河南南阳人、传播学博士,曾在新闻一线工作八年,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著作有《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中国媒体经典个案剖析》、《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新华出版社)。

编辑推荐

我国媒体走向市场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不正当竞争、缺乏诚信、内容媚俗、广告畸形等。本书从市场入手,分析了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媒介产品的特性,并对媒体市场化的负面效应进行了爬梳,透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尾部分针对这些市场化媒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

目录

总序/1

绪言/1

第一节 研究起源/1

第二节 概念界定/8

一、市场、传媒市场/8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充满灵性的经济学》一书中说道:“在

1932至1945年间,人们已经抛弃了那种把市场价格机制当作经济生活主宰的

信仰。”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马克维茨提

出:“市场没有心脏和大脑,因而不能指望市场自身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它所

带来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更不能指望市场自身来纠正这种不平等。”也就

是说,市场经济虽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机制,但市场机制绝对不是万能

的,它不可能解决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

资源的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社会如

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各种可能的使用方向上做出选择、调

配,以期获得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在西方主流经济

学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传媒走向市场后,市场机制必然在传媒

经济中产生作用,市场成为引导传媒资源配置的内在力量。

市场是一种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为主要内容而构成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调

节机制,市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萨缪尔森认为,“市场

的关键特征是,它使买方和卖方一起确定价格和数量。简言之,市场就是一

种商品的买者和卖者相互影响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所利用的一种机制。”①

具体地讲,厂商“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主要是由市场的供

求关系决定的,厂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动机来购买投入,进行生产和出售

产品,而拥有要素收入的居民户则决定市场上的商品需求。厂商的供给和居

民户的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着物品的价格和数量。”

萨缪尔森的定义延续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早在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市场的核心主旨是生产者之间和消费

者之间的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上具有同等的力量;任何生产者和消

费者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都以自利的经济动机做出决定;市场可进行自身调

节,其结果是商品生产的数量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当,价格则为双方所接受,

并在调节中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动的需求。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是均衡价格以结清市场,

并以此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引导社会的资源配置。因为价格是由供求决定

的,同时又决定着供求。价格涨落的行情变化,好比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指导各个产品生产者依据市场价格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8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