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4.5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新闻,中国新闻事业,
品牌:李大同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98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633569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冰点》是中国青年报1995年开办的一个专题特写版。“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首次将普通百姓的生活作为中央媒介新闻着力表现的对象,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其后,《冰点》创出一条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办刊新路。《冰点》报道被各地报刊大量转载;其中多篇被拍成电视专题片;有4篇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目前《冰点》已出刊330多期,累计近300万字。《冰点》报道已有三家出版社精选成书,被多所大学新闻系列为必读参考书。理念:普通人占这个世界的99%,只有赢得平凡,才能赢得世界。
李大同就是《冰点》的创办者和主编,他强烈地感到,一个编辑具体的思考和工作状态,一篇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的报道的出笼过程,对有志从事新闻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们来说,是相当陌生的,而他们在学校里,很难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往好里说,他们充其量只能研究一些“好的”公开的报道,但新闻运作的真正内涵,往往不在报道之内,而在报道之外;新闻“大制作”就更是如此。于是他回顾《冰点》从创立到今天10年多的历史,讲一些报道和制作背后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将要回顾的,主要是他办《冰点》的实践,由一个一个故事组成,也间有这些年里的一些思考文本。其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还有无奈的妥协和硬起头皮的抗争。如果说,新闻工作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记录历史”的话,那么,在这本书里将尝试写写“如何记录”历史,谈谈一个大报编辑在自己主持的版面里,如何记录自己眼中的中国的故事。
作者简介
《中国青年报》资深编辑,创办并主持《冰点》专版十年。
1995年,《冰点》作为《中国青年报》专题特写版在一片“焦点”、“热点”声中诞生,以《北京最后的粪桶》开篇,独辟蹊径,跳出传统新闻的窠臼,将普通人请进新闻的“精品店”。读者耳目一新,赞不绝声,1996年,《冰点》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专栏”。1998年,《冰点时评》问世,开中国报业“公民表达”风气之先,第二年即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2004年6月,《冰点》拓展为周刊,增设《观察》《探索》《人物》三个版,以《保卫三联书店》拉开扩版之幕,佳作不断,更上层楼。
《冰点》为《中国青年报》王牌栏目,至今已有560多期,多篇报道引起重大社会反响,《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多篇报道被拍成电影、电视片,《我认识的鬼子兵》等被扩展成畅销书。十年来,《冰点》以其独特的视角呈现出一个时代。
李大同用翔实的故事,回顾《冰点》十年的实践,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还有无奈的妥
媒体推荐
书评
在我看来,新闻的最高使命,绝不是“记录”下来一点什么,以后供个
把历史学家来做资料。
恰恰相反,新闻如果不能影响“今天”,那才是失职和对我们职业天条的亵
渎。新闻的使命在于“影
响”当代而不是“记录”当代,完全是由新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这个基
本特征是——“新闻只
有一天的生命力”!
——李大同
编辑推荐
焦点,热点,冰点,究竟什么是新闻点?
国事,家事,天下事,什么是重大题材?
如何转换新闻视角?
从哪里寻找新闻价值?
新闻是“策划”出来的吗?
什么是新闻运作的真正内涵?
《冰点》的视角只是关注“普通人”?
平民视角,为何报道“封疆大吏”?
访谈、随笔、辩论,甚至转载为何成功?
一本书、一株植物,如何成为新闻?
历史事件也能进入新闻?
《冰点》报道为何由“软”到“硬”?
读者为什么要看《冰点》?
《冰点》将会走向何方?
《冰点》是中国青年报1995年开办的一个专题特写版。“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首次将普通百姓的生活作为中央媒介新闻着力表现的对象,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其后,《冰点》创出一条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办刊新路。李大同主持《冰点》十年,以其独特的经历,给予特别的解答。新闻名栏《冰点》十年纪念,揭秘重大报道的出笼过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历与准备
1.我被风刮到了一个小岛上
2.老总编辑的知遇之恩
3.创办《东方》杂志
4.报业苏醒了,思考开始了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考虑到叙事的逻辑关系和读者对叙事者本人的兴趣,我不得不在讲故
事之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从业经历,因为经历确实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
一个人会怎样思考和怎样行动。
我的新闻职业经历就像一个行伍老兵,从1979年进入中国青年报报社
后,由驻省(自治区)记者干起,然后从机动记者到编辑再到编辑部部门主
任,整整10年,历经了一张报纸“生产”新闻的所有岗位。
按20世纪80年代的标准而言,堪称“很有成就”,不过今天我已没有兴
趣再提起80年代的往事。理由是那时的“辉煌”,还很难禁得起今天的职业
标准的考核。那时曾引起很大社会反响的报道(除了少数确实比较“经典”
的以外),今天看起来还是不够“职业”。当时的新闻标准,与今天有很大
不
同。那时,对读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研究,绝大部分的报道,读者是否爱
看,根本构不成取舍的标准。中央大报的新闻标准,基本只有一个:对党和
国家一段时间的大政方针的实现有无推动作用。对《中国青年报》来说,当
然还要看对青年一代是否重要。就连这么粗线条的“标准”,也不是依据什
么翔实的调查,“跟着感觉走”而已。
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报业竞争格局已经初见雏形,市场开始细分,
中青报发行量从巅峰期的约300万份逐年下降,但中青报取得的开创性新闻
成就在业内仍然好评如潮,这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危机。总的说来,我们自
我感觉良好。
198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把我刮到了一个安静的“小岛”上
,
职业生涯一时中断,我“赋闲”了——1990年初,我被免去中青报学校教育
部
和同时兼任的科学部主任职务,安置到报社的新闻研究所,成为一名38岁的
“研究员”,而这里本来是老同志俱乐部。
从业11年来所习惯的生活方式突然中断,是件让人很难适应的事——
不再需要你做出判断,不再需要你向记者发出指令,不再需要你字斟句酌编
辑稿件,不再在编前会上为稿件上头条而每天争论不休……在赋闲之后的
两三个月里,老实说,有点迷茫,如果新闻生涯真的就此中断,我不知道此
生
还能干什么,或者应该干什么。
不过,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我们这代人在20世纪五六十
年代所受的英雄主义教育,不论有多少过去时代的虚妄色彩,在你身处困境
时,仍然是“自我救赎”的强大的精神支撑。(笑)
几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