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旁边所看到的这个图标,是现在台湾某些网络社群上十分流行的 No IE 标帜,原创是 Bryan Bell。它所代表的意义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反对 Microsoft 的 Internet Explorer,而是希望以使用更好的浏览器来取代 IE,以追求更佳的网页浏览品质。 我把这个图标放在本页当中,代表着我对这个活动的支持;不过我并不打算放在 首页或是开场序言当中, 因为那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在无理由地反 IE 或是不欢迎 IE 浏览器来读我的网页。 不论如何,我支持这个活动,也在此公开宣扬,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与参与。
如果您现在正在以 IE(或是 KKman、PCman、Sleipnir、MyIE2 等使用 IE 核心的浏览器)阅读本页,您会发现上面那个 No IE 图标的底部将出现一个灰底的框框。原因在于 IE 不支持 W3C 于 1996 年所推出的 PNG 标准图档格式中的透明色层。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IE 也不知推出了多少个新版本,到现在仍然无法解决此问题。 各位还可以前往我写的 网页浏览器兼容性测试,当中「只」测试了我网页里所使用的排版效果, IE 就错误百出,而从我用过的第 5 版到现在的第 6 版,「完全」没有任何的改进。 微软号称现在的 IE 完整支持 W3C 制定的 CSS1 标准,结果马上被人抓到辫子, 这个只用 CSS 1 效果写成的 Complexspiral Redux 测试网页,很抱歉,如果您用 IE,不论是旧版,是新版,看到的都是一团糟。 我不知道微软的程序设计师每年赚消费者这么多钱,到底为消费者做了什么?
不支持早就公开的标准可以解释为疏失或技术不足,但微软甚至企图指染标准进而修改成只在自己的程序里才能运作。 看看原本应该是跨平台的公开标准 java 和 javascript 被微软搞成什么模样,现在台湾的网页有多少是只根据 IE 来做设计而写出不合标准的 javascript 语法造成应该是标准的浏览器反而不能阅读, 或者干脆在网页入口就针对您的浏览器做检查,非 IE 者直接排拒于外。 信息原本的目的在于公开与流通,微软的作为却导致今日使用特定软件者才能享有某些信息的垄断局面。 我在开场序言中虽然表示使用 Mozilla 系列会得到最佳显示结果,但使用 IE、Opera 等,同样可以阅读到所有我提供的讯息,而不会有所漏失,差别只是版面效果的支持程度。
您或许会说:「IE 原本就是我系统中的预设浏览程序,我只是单纯的使用者,也不懂得标准不标准, 只要能上网就好。」这种态度可能就是在姑息养奸,微软不只是不尊重标准,IE 浏览器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漏洞,您难道不会对微软一天到晚发布的安全性补救感到厌烦吗? 您不担心您只是单纯地上个网却可能会被骇客入侵或是计算机中毒吗? 您应该多做尝试,试试不同的网页浏览软件,或许您就会大声地说出:「我要更好的浏览器!!」。
其实要解决这个局势是非常不容易的,IE 的占有率远超过了半数以上,支不支持标准似乎也不打紧了, 因为它已经无形中去形成自己的标准(但可惜的是限制了别人,没有尊重到少数群众)。 不过我想,只有愿意挺身而出的人,开始使用非 IE 的浏览器,并且慢慢地影响周遭的朋友,越来越多人使用标准浏览器, 进而让程序设计师必须根据公开、公订的标准写作网页,才能渐渐地让排拒他人的「IE 专用网页」消失,让信息回归其公开公享的真正意义。当然路途是艰辛而遥远的, 可是如果您愿意,您现在就可以跟我一起跨出第一步。
这里还有一些相关文章,从其它的角度讨论 No IE,请您也花点时间读一读吧!
No IE:应该是台湾首位引进 No IE 观念者。
adomu's articles: no IE的真正意义
M$ 造成的危机 Part Ⅳ:限制人们的自由
柏强的城市探险记
ilyagram: 导一出浏览器的史诗战役:一篇翻译文字,叙述着浏览器战争的惨烈历史…。
微软垄断,大众沟通不良:蔡建诚所着,推荐阅读。
洪朝贵的短文:洪朝贵是朝阳科技大学的教授, 他并没有提倡 No IE,不过在他的许多著作中揭示了许多微软之软件开发策略而造成垄断信息的现象, 并提出他的个人见解与解决之道,相当值得一读。太过专业的内容可以跳过,只需看他的理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