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陈正荣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页码:326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10856006
·条码:9787810856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作者简介
陈正荣南京大学文学硕士,高级记者。从事电视新闻采制工作13年,先后担任过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发展研究部主任,被3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主创的《为历史作证》、《东京高等法院判决东史郎败诉》、《和平中心里的较量》等20余篇电视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公开发表的电视论文有《我在场》、《电视频道专业化过程中的九大误区》等20余篇。出版专著《诗神的魅力》。发表诗歌、散文百余篇。
编辑推荐
你知道电视“第三次浪潮”是什么吗?在本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这是关于一座城市电视新闻的样本分析,由此透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大趋势……该书揭示南京电视新闻现象的内幕,探索中国城市电视新闻的走向。
本书将带您走进古城南京,揭开“南京现象”的面纱,分析民生新闻热潮的得失,为您剖析《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等大型直播新闻杂志节目的形态及影响,和您一道展望中国城市电视新闻的未来。
目录
第一部分 解析“南京现象”
第l章 南京荧屏:硝烟弥漫
——“南京现象”扫描
一、何谓”南京现象”?
二、三个概念:民生新闻、第三次革命、公共新闻
三、三个现象:湖南现象、安徽现象、南京现象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五)内容贴近市民,但市井气息太浓
南京的报业之争如此激烈,无疑报纸的内容也是各家竞争的焦点。新闻
的竞争,归根结底,应该是内容的竞争。从南京的报纸质量看,总体水平应
该是不错的,在报道内容上体现了贴近性,尤其是本土化的新闻成了各家抢
占的主要阵地。各种生活资讯,也满足了百姓的需求。报纸的发行量也说明
了南京市民对南京的报纸给予了回报。
所以,发达的报业也培养了市民看新闻的兴趣。
但此举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与南京的电视新闻一样,报纸内容在努
力贴近市民的同时,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媚俗、庸俗倾向。由于竞争,各家
报纸都在吸引市民的注意力上大做文章,有的整版都是杀人、死人、强奸的
新闻。许多大特写或者从网上下载,或者是一些写手写的,有的通篇连时间
、地点都没有。
无庸讳言,南京的报纸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这一点与电视新闻栏目又
是非常相似。报纸虽然多,但难以形成独特的风格。这使笔者联想起美国的
报纸。美国的各大报纸都有自己的风格定位。为了强调财经新闻的严肃性和
权威性,《华尔街日报》故意采取朴实甚至呆板的版面风格,多年采用垂直
式版面,极少使用图片,拒绝彩色印刷,甚至排斥通栏标题,整张报纸保留
着铅印时代的气息。《今日美国》的风格和《华尔街日报》截然相反,它率
先使用彩色印刷,大胆使用图片,苛刻而吝啬地使用文字,整张报纸显现出
时尚、现代感。
广州报业不可谓不发达。但广州报业在有序竞争中形成的特定定位让南
京报业难望其项背。在广州报业市场上的畅销报纸都出自三大报业集团:南
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这三家报业集团
的旗下都有着一支整齐的主打不同读者阶层市场的新闻纸产品。
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
《南方体育》、《城市画报》等;
羊城晚报集团旗下有《羊城晚报》、《新快报》、《羊城体育》、《羊
城新闻周刊》等;
广州日报集团有《广州日报》、《足球报》、《广州商报》、《新现代
画报》等。
三大集团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报纸的信息量、如何做出特色、如
何做出富有创意的版面、如何推出“重量级”新闻上,他们不会去打价格
战,不会去相互诋毁、攻击。反观南京的报纸,日报做得太正统、死板,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