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3.3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博物馆,
品牌:邵玉江
基本信息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314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209028269
·条码:9787209028264
·版次:2001年9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渐有成效。邵玉江老师编写了一套适合做中学生阅读教材的读物,这是一套应时的好书,他们为中学生提供了一套好的阅读教材,本书是实实在在的一套适合中学生阅读,有利于高考升学的阅读指导丛书。
当前语文教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读书太少。一般来说,一个学生在校学语文,一学期课内只读十几篇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因为不考,学生认真读的也少,课外不少学生一个学期读不完一本书。平时看杂志、报纸也很少,学生读书这么少,怎么能学好语文呢?不管是文学家、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政治领袖人物,他们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读书多。多读书有什么好处呢?从书中吸收精神营养,这些营养包括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先进的事迹、辩证的思想、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观念……有时候,一本好书能影响人一生的道路,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读书对人的影响,有些是潜移默化的,它起着熏陶浸染的作用,使你好像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文化细胞,就使自己增加了对美的感受。本书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放在重要位置,其中既有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又有对学生分析具体文章、解题应试的指导。本书紧紧把握住两个方向:一是贴近新教材,既要求选文的思想性、艺术性,求文质优美,又注意了选文的时代性、现实性,求新鲜生动。二是努力分析高考形势,注重实用,在体例安排上,本着从感性到理性到具体运用的思维习惯,循序渐进。
作者简介
邵玉江济南第九中学语文教师。
媒体推荐
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渐有成效。白雪松、宋建军、信国君等老师编写了一套适合做中学生阅读教材的读物,邀我写序,我看了后觉得编得很好,很有特色,是一套应时的好书,他们为中学生提供了一套好的阅读教材,我欣然接受任务,写几句话,作为祝贺。
当前语文教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读书太少。我大体算了一下,一般来说,一个中学生在校学语文,一学期课内只读十几篇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因为不考,学生认真读的也少,课外不少学生一学期读不完一本书。平时看杂志、报纸,城区学校好一些,农村偏僻学校的学生看得很少。我想,学生读书这么少,怎么能学好语文呢?
不管是文学家、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政治领袖人物,他们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读书多。多读书有什么好处呢?我想起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从书中吸收精神营养,这些营养包括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先进的事迹、辩证的思想、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观念……有时候,一本好书能影响人一生的道路,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好书对一个青年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我们在中学时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牛虻》,读《方志敏在狱中》,等等,书中的精神好像到现在对我们已退休的这些人都有影响。到了大学中文系,读过许多名著,外国的如《战争与和平》、《复活》、《巴黎圣母院》、《母亲》、《王子复仇记》等等,中国的如《红楼梦》、《水浒》、《家》、《春》、《秋》、《子夜》等等,书中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对社会的理解和书中人物的性格、展现的背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工作之后,读书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有空也读一些,也可以从若干新书中吸取许多新的
营养。第二,从文学、文化方面说,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例如,我国古代的诗词,中学时代读可能一时还体会不深,但总是会有一点感受的,如果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有新的更深的感受。有些文言短文、现代名著的某些段落,也能留给人们长久不忘的思考。读书对人的影响,有些是潜移默化的,它起着熏陶浸染的作用,使你好像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文化细胞,就使自己增加了对美的感受。总之,读书对一个人文化素质修养的影响真是利莫大焉!第三,读书对写作的影响也很大。这要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可以从书中积累写作素材。爱好写作的人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时在苦思冥想中忽然跳出来一些正需要的东西,其中一部分,很可能便是读的书在脑海中积蓄的材料。写作的素材内容,当然主要是从生活体验中来的,但另一条渠道就是从读书中来。另一方面,就是从书中学习、借鉴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意思既包含着要从书中积累素材,又包含着要从书中积累写作技巧和语言。我们经常说,读书多了,词汇自然就多了,也是这个
意思。我曾经采访过不少写作好的中学生,他们的体会都有一共同点:多读书。
中学生怎样读书呢?我以为第一是博览群书,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书都。可以拿来读一读,文学的书可以读,其他社会学科的书也可以读,科技的书也可以读,各种报刊只要见到的都可以读一读。至于接触到的书是否健康,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以为,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真善美和假恶丑一般能加以识别。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尽管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书目,但我以为还是不要限制太死为好。第二,读书要多思考,要做有心人。要多注意从书中学习一些东西,·借鉴一些东西,如上述思想方面的、文化修养方面的、写作技巧方面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知识积累方面的,等等。读书本身就意味着学习,当然这种学习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潜移默化的。第三,要适当地背诵,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古典短文,以及现代文中的一些名句名段。我个人的体会是:读书多背一点,一辈子受益无穷。第四,也要现实一点考虑,现在的中学生在校学习任务很重,有好多门课,还要考虑备考升学,时间是很宝贵的。这样,就不能不考虑“选择”,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数量的适合中学生读的好书。这里要说明一点,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书当然是读得越多越好,但要排除不健康的书。那些于人有害的乌七八糟的书不要去读。现在社会上就有一些这样的读物,对青少年害处很大,应该加以抵制。
以上对读书谈的几点看法,不一定全对,仅供参考吧。
吴心田
2000年2月27日于泉城
(作者为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教研室特级教师)
编辑推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渐有成效。邵玉江老师编写了一套适合做中学生阅读教材的读物,这是一套应时的好书,他们为中学生提供了一套好的阅读教材,本书是实实在在的一套适合中学生阅读,有利于高考升学的阅读指导丛书。
当前语文教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读书太少。一般来说,一个学生在校学语文,一学期课内只读十几篇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因为不考,学生认真读的也少,课外不少学生一个学期读不完一本书。平时看杂志、报纸也很少,学生读书这么少,怎么能学好语文呢?不管是文学家、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政治领袖人物,他们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读书多。多读书有什么好处呢?从书中吸收精神营养,这些营养包括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先进的事迹、辩证的思想、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观念……有时候,一本好书能影响人一生的道路,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读书对人的影响,有些是潜移默化的,它起着熏陶浸染的作用,使你好像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文化细胞,就使自己增加了对美的感受。本书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放在重要位置,其中既有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又有对学生分析具体文章、解题应试的指导。本书紧紧把握住两个方向:一是贴近新教材,既要求选文的思想性、艺术性,求文质优美,又注意了选文的时代性、现实性,求新鲜生动。二是努力分析高考形势,注重实用,在体例安排上,本着从感性到理性到具体运用的思维习惯,循序渐进。
目录
序
第一章 现代诗歌
浅谈新诗的鉴赏
死水 闻一多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死水》是闻一多最著名的诗歌作品之一,又属于诗人“死水”时期诗风转变的重要代表。据老诗人饶孟侃回忆说:“《死水》一诗,即君偶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也就是说,“死水”就是这一沟的臭水,其中填满了“破铜烂铁”,残羹冷炙在水中沉浮。但是,仅仅是这么一沟臭水似乎还没理由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绪波澜,闻一多肯定因“死水”而引起了对其他事物的联想。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死水”具有文化内涵、社会内涵,按照惯常的说法,也就是“祖国”。
那么,在闻一多这位爱国诗人那里,“祖国”这一神圣美好的形象是如何与这沟臭不可闻的“死水”联系起来的呢?这还得从诗人爱国主义观念、民族主义意识的实际演化说起。
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爱国诗人”并不是可以运用于任何时代与任何诗人的名词,诗人的爱国特征(也包括他的民族主义意识)有其特定的背景条件,比方说国破家亡、民族危机爆发之际,比方说背井离乡、浪迹海外的时候。闻一多作为引人瞩目的“爱国诗人”,还在他留学美国的时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浓烟滚滚、人声鼎沸之中,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压力之下,诗人无限眷恋那“宁静”、“和谐”的“家乡”,在他的心中,那里芦花纷飞,月色溶溶,“有高超的历史”,“有逸雅的风俗”,“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落英缤纷。(参见《孤雁》、《忆菊》、《太阳吟》等诗篇)显然,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与心境之中,闻一多所热爱的“祖国”是理想化的祖国,纯净化的祖国,也只有这样理想的光芒、纯净的品格才足以让他“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着东方式的“高洁”。
但是,梦幻迟早是要破灭的,尤其是对于尊重现实、反对伪饰的闻一多,当他刚一踏上思念已久的祖国,就完全失望了。在一个封建、落后、保守、顽愚的社会里,所有的宁静与和谐都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经济落后,政府腐败,军阀混战,民众愚弱,这才是活生生的现实。于是,所有“大希望之余的大失望”都聚集了起来,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北京西单的这沟“死水”重叠在了一起,——或许,是死水的恶臭污浊再一次击碎了他落英缤纷的梦境,从而刺激着他痛苦地调整自己的“乡情”吧!
诗歌题为“死水”,但是却并没有怎么描写“死水”本身的客观形象,而是写面对“死水”引出的一系列想象,一系列泄愤似的诅咒。闻一多似乎觉得这沟死水还污秽得不够,丑恶得不够,他发着誓要丑上加丑,乱上加乱,把“死水”搅拌得油腻腻,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