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京师高等教育译丛)|报价¥23.50|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方法,博格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3.50
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方法,

品牌:博格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44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303090174

·条码:9787303090174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16

·中文:中文

·丛书名:京师高等教育译丛

内容简介

第一章描述了人们对院校质量兴趣增加的背景,然后对目前存在的有关质量如何定义和测量、质量信息能够并应该怎样对学术决策起作用等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考察。本章中我们也提出了一个质量定义,该定义考虑了技术和伦理两个方面。这个定义可以使我们把后几章中对质量保证体系和方法的描述和评价联系起来。

在第二章到第八章中,描述了当前质量保证的方法:认证、大学排名和分等、跟踪研究(follow—up studies)、职业资格证、学术项目审计、大学结果研究、全面质量管理。这些方法是以它们出现的年代先后顺序来呈现的。例如,认证是最古老的质量保证方法之一,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项目审计、结果研究和全面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新近的发展。我们展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努力确认每种质量保证体系所构成的哲学基础。

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更多地探讨了问责制,关注了质量保证系统是怎样用来向感兴趣的利益相关者服务的(stewardship)。例如,第九章描述了绩效指标的出现和绩效拨款系统作为问责方法的例证。第十章强调了伦理因素作为质量保证技术系统之外的补充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十一章探索了公民的和院校的问责文化之间的差异所经常引起的紧张关系,并提供了一个建构更加有效的问责伙伴关系的原则框架。

第十二章是结论部分,努力从前面的章节中推论出一套治理理念或指导性原则,设计出一个更加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法。该章建议,对质量保证新的探索需要有更加整合的和更具战略性的眼光,并凸显那些历经了探索历程的人们所呈现的更新的结果。这个结语章强调对质量承诺的需要应渗透到整个校园的内核,这将使那些为院校发展出谋划策的人产生积极的忠诚,这种忠诚展示出了一种关心和勇敢的文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言:界定学术质量

第二章教育质量认证:使命达成的检测

第三章大学排名和评估:对学校声誉的检验

第四章跟踪研究:顾客满意度的测试

第五章执业资格证书的颁发:职业标准检测

第六章学术项目评估和审核:同伴评价的检测

第七章大学产出:对成果的检测

第八章全面质量管理:对持续改进的检测

第九章绩效指标与绩效资助:问责制度

第十章超越制度:道德暴行及其他质量工具

第十一章提高与工作:调和公民和院校问责文化

第十二章决策与发现:发展学校质量的战略视野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3.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