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高巍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页码:218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7507718271
·条码:97875077182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作者简介
高巍,1958年生,世居北京。典型的地域环境熏陶,自然生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1982年大学毕业后,因工作需要,又大量阅读了介绍北京文化的书籍资料,进而由编辑而写作,逐渐转入北京史地民俗的研究。主要著作:《长城百科全书》(副主编)、《燕京八景》、《漫话北京城》,以及大量的相关文章等。现为《燕都》丛刊主编,中国民俗学会燕京民俗研究与开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编辑推荐
这是《四合院——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的修订版。它深入探讨了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和利用的问题,且深化了笔者对四合院重要意义的理解。全书共分四篇,内容包括:四合院,一种景观;四合院,一种传统;四合院,一种生活;四合院,一种艺术等。语言通俗,内涵深刻,适合广大建筑艺术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篇 四合院,一种景观
一、“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1
二、四合院的多种组合/11
(一)四合院的标准形式/11
(二)四合院的基本形式/13
(三)四合院中房屋的分配/24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几十年前,如果你站在景山顶上的万春亭里放眼四周,一定会望到一
片片由大大小小、高高矮矮、横横竖竖,或双脊,或一个大脊带一个小脊
……的房顶所组成的灰色、宁静的建筑海洋。《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的作
者,瑞典人喜仁龙,在一个清晨到城墙上俯瞰时,连绵的屋宇恰恰也被想
象成大海的波浪。“当晨雾笼罩着全市,全城就像一片寒冬季节的灰漾漾
的大海洋;那波涛起伏的节奏依然可辨,然而运动已经止息——大海中了
魔法。莫非这海也被那窒息中国古代文明生命力的寒魔所震慑?这大海能否
在古树吐绿绽艳的新的春天里再次融化?生命还会不会带着它的美和欢乐苏
醒过来?”
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该
有多少四合院呢?灰色波浪无声地证明着北京四合院的广泛存在,其数量可
说是令人惊叹。尽管近年来在拆迁改造中四合院越来越少,但如果从东、
西城的高楼上往下望,仍然可以看到一片片的四合院群落。这在二环路以
内的城区中,尤其明显。据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北京共有四合院1700多
万平米,占全市建筑总平米数的90%以上。这样大规模的四合院建筑面积,
除了北京以外恐怕是不多的。
与这种单调、宁静的屋脊所组成的灰色海洋相适,一座座四合院建筑
的院墙,同样给人一种极度单调乏味的印象。从这些院子的面前走过,人
们通常只能看到高矮大小不一的屋顶及掩映其间的树梢,至于房屋的其他
部分,则因为有院墙遮挡,几乎看不到了。只有在进入四合院大门,绕过
影壁之后,才可以发现这种住宅特有的美。尽管如此,如果进一步细看,
仍然可以从鳞次栉比的户门和院内露出的房顶,猜测出这一座围墙中的人
群生活的政治、财产等级。那阻断行人视线的高墙,强调了家庭与家庭之
间的界限,防止他人靠近或观看。高墙是中国人的血缘意识、宗法制度在
居室空间结构上的具体表现。自明清以来,这种一门一户的独立院落,一
直是北京人居家生活的空间格式。四合院就像一座方城,构筑了一大家人
的天地。一系列大大小小、变化无穷的封闭空间,与屋室等级化、四合院
的封闭性一起,体现了礼法社会的礼制秩序。也正是这灰色调和低矮,更
烘托了宫殿的恢弘气势、金碧辉煌。
大片的四合院,构成了北京城的独特风貌。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四合院为北京城所独有。实际上,它也是中国北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