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民俗世界|报价¥40.00|图书,旅游,华夏揽胜,名胜文化,民俗风情,蒯大申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40.00
目录:图书,旅游,华夏揽胜,名胜文化,民俗风情,

品牌:蒯大申

基本信息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页码:264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9628219

·条码:97875396282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华民族的岁时节庆风俗、人生风俗、生活风俗、社会风俗、信仰风俗、民间艺术及民间游戏等各个侧面,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俗的丰富内涵。

本书文字简明生动,内容丰富有趣,可使读者对中华民族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及民族风俗习惯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更为全面的认识。

媒体推荐

书评

你知道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和中国人打交道吗?你想了解中国人重要的节日和礼俗吗?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历朝历代经历分分合合,以及民族的融合与迁徙,造就了一个融合多元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由于地域广阔,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状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请从阅读这本有趣的图书开始吧!你将会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领略到真实生动、多姿多彩的中华民俗风貌。

编辑推荐

你知道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和中国人打交道吗?你想了解中国人重要的节日和礼俗吗?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历朝历代经历分分合合,以及民族的融合与迁徙,造就了一个融合多元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由于地域广阔,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状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请从阅读这本有趣的图书开始吧!你将会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领略到真实生动、多姿多彩的中华民俗风貌。

目录

前言

民俗与一年四季

一年复始话春节

“红花对子贴满门”——从桃符到春联

倒贴的“福”字

过年为什么放鞭炮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一年复始话春节

每年农历正月

初一,是中国民间

传统节日中最重要

的节日——春节。

辛苦了一年的人

们,喜欢用各种方

式来庆贺这除旧布

新的日子,所以,春

节期间,又是各地

民俗活动最集中、

最热闹红火的时

候。现在称正月初

一为“春节”,而古

时候这一天却叫

“元旦”。元旦一词

最早出自南朝梁人

《雅乐歌》:“四气新

元旦,万寿初今

朝。”宋代吴自牧在

《梦粱录》卷一“元

旦”中解释道:“正月朔日,谓

之元旦,欲呼为新年。一岁节

序,此为之首。”“元”是第一和

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

思,“元旦”即为一年中的第一

个早晨。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把公元

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

年1月1日,把原来的“元旦”

改名为“春节”。后来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1949

年9月27日的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决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

我国历法改为世界上通用的

公元纪年。从此,阳历的1月1

日称为“元旦”,阴历的正月初

一正式定为“春节”。

一年一度的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每到年头岁

尾,人们都要举行腊祭祈年活动,祭百神,祭先祖,感谢神灵给人们

带来五谷丰收,也祈望来年的好收成。古书上说:“五谷皆熟为有

年。”“有年”就是指收成好。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丰年”、“荒年”、“

成”这样的词语。到了汉代,过年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俗。

关于过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年”字,按古文的写

法,是一个象形字,像个大壁虎,有头有尾,脚向四面伸开。在一个流

传颇广的民间传说中,“年”是个怪兽,它行比风快,声如雷响,见人

吃人,见畜伤畜。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一年只许它出

山一次。每到腊月三十晚上,人们就躲在家里不出门,彻夜不睡,随

时准备和“年”拼斗,因为谁也不知道“年”什么时候会闯进来。过年

就像过关一样,因此把“年”叫做“年关”。

有一次,“年”又出来了,正好村子里一家人家正在烧一堆竹子,

炸得啪啪乱响,“年”不知何

物,赶紧逃跑。它转身看见人

家绳子上晒了一件红衣裳,耀

眼的红颜色闪得“年”眼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40.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