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封台笔泽论之十六:小薄本的秘密
下面讲评论与指南的整体成集:
现在市面上的图书都是大部头,厚厚一本,最少的也有二十万字上下,这是书商和出版社为了码洋,大量攒书所至,东挪西抄,拼拼凑凑,你仔细看一下你读过的那些书,上面的作者后面,都跟着“编著”两个字,什么是编著?就是瞎编。
书商选一个热点的话题,去书店买一大堆相关的书,或者跑到图书馆翻一翻,这本里面挑两句,那本里面捡三句,行话叫“做书”,或者“攒书”,有很多热门的书,比如带有“韦尔奇”字样的,或者“执行力”字样的,甚至研究生考研的书,其真正的作者,是一群大二、大三的学生,他们在书商的带领下,花一两星期就能炮制出一本畅销书,再安个老外的名字,你看的书,十之七八,都是假的,现在市面上到处都是假书在泛滥,其实你很可怜的,为了多学知识却买不到真正的书。
什么是真正的书
真正的书大多都是小薄本,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80后一代基本没有见过。就象都封台写的这些课程,通常两万字上下,顶多三、五万字,这种书如果出版,小小薄薄的一本,又被称为小册子,三、五十页,足够,你读起来相当快速,内容中没有多少废话,可以让你反复地去读,也可以作为必查的资料。
记得《共产主义宣言》吗,就是小薄本,流行全世界经久不衰,共产党当年打天下,全靠各种小薄本,有很多都是油印的。而佛教能够流行千年的原因,秘密也在小薄本上,各种经义、典籍都是薄薄的一本,比如有名的《金钢经》等等,琳琅满目,数量繁多。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千年流传,也是以小薄本为中心,那些简洁、短小的碑帖、画本至今仍在书店出售。
有深度的文章最好
不要让人能一口气读完,要让阅读者有千思百解,每读一次,都有所感悟,一本优质的书并不在于他有二十万字,还是一百万字,字数越多,反倒越难以被人细读。而区区一、两万字的小薄本,会被人们千古传诵,你看那些古代经史典籍中的书,都是小薄本,今天仍有多少人去研究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加上自己的注解再出版;80年代出的书,大多只两三万字,但每一本书的发行量,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册,今天的书,要发行一万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并不是人们不喜欢读书,而是很多书没有深度,或者书对他的帮助太小。比如八十年代出版的《市场调查技巧》、《画马技巧》、《国画题款三十问》,这些小薄本,每一个人对它有需要的人,都愿意视作藏书中的精品,反复地拿出来重新阅读,或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去阅读他们。
都封台笔泽论之十七:笔下千秋
小薄本的特点是一本书只讲一个道理,或者只解决掉一个问题,如有兴趣,可以反复参透,这就是为什么小薄本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
看看今天的书,很难有几本会流传下去,那些大厚本,你读完一遍都不想再读第二遍,书中的重点、精华很难被再次找出来,好比在沙子里淘金,故,难以重新阅读。甚至,你买回来的很多书,都是随便翻上几页,就扔一边去了。
小孩子和学生、老人,有的是时间,他们才应该去读大部头,而对于成年人,生活节奏快,没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小薄本应该最受欢迎的,平时上下班装在文件包里,在坐地铁、等车的时间,都可以拿出来阅读。
所有古代被流传下来的书,不管是《论语》,还是《孙子兵法》,都是小薄本,几千字,二、三万字,这是一个规律。在新中国出版史上,20--30年前出版的书,大多都是小薄本,发行量都很大,常常数十万册,但是这些书,现在只能到图书馆的旧档案里去找了,九十年代后,人们学会了包装,书就开始被包装,泥沙俱下,越积越厚,演化成今天这种虚火旺盛、粗制滥造的“攒书”时代。
当你准备撰写指南、课程等时,一定要注意小薄本最容易流行这个规律,精为上,简为美,不断修订,一定要有所精华,有所价值,有所特点,也更能节省人们的阅读
被引为典范
少谈时事,少谈技术,多谈哲理。带有时间性的内容,很快将会成为过去;技术的变迁日新月异,今天的内容将很快将变得过时。而清晰、简明的哲理性内容,可以每十本编辑成集,冠名为《都封台十要》、《冰火种》等,出版发行,或者在媒体开辟专栏,成为学习者的必读之物。
如果内容具有一定深度,成为一种必学读物时,纵然八百年后,你的书很可能会出现在图书馆或仍被发行。你的名字将被载入历史,泽被后世。正所谓:一劳永逸。这种机会非常大!
都封台笔泽论之十八:文章写作高极技巧(上)
人们喜欢读白话,喜欢口语式的文章,但白话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不会长久。不易被每个人读懂的内容,却能历经几百年、几千年,人们反复地去品读、去思考、去流传。
将读者的视线拌住
文章中加夹一些成语、生僻字词,以及半文言文,必使人们在阅读时,不得不放慢速度,逐字逐句地去仔细阅读、思考,吸收其间精华。口语化过多的内容,看得快,忘得更快。
四词连珠
四语连珠提升文章生气,使之妙语如珠,阅读都常常会感觉如行云流水,随波而动,不自觉地在心中发出感叹。
例子:“有仰慕崇拜者,有冷讽讥言者,有赞叹学习者,亦有言之过时者。”“一个个志得意满,不思进取,安于享受,沉痼自若,何言放手一搏?”
峰回迂转
这种方式常常能挑起惊叹,引人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唐太宗问魏征:“你们言官为什么要常常夸大事实,动不就就是亡国了,民怨了,拿这些来压我。”魏征回答到:“不夸大,不会引起你足够的重视。”
峰回迂转常常用在先赞后止,或者先正后反的地方,将读者的思维突然逆转,使人感觉你说得很有道理。
例子:“先生所举,确实精妙,常人难及,然而,恐有弊端。”“人言成功的基础在于信心,我却不这么认为。”
不做解释
多数人写文章,试图将什么都解释清楚,结果一塌糊涂,越写越乱。高明的作者往往言语精辟,只说短短几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回味。每个人的识见、经验不同,对同一句的理解、看法自不相同,让他们自由地去思考吧,你非要将自己的意思用很多文字表达清楚,往往将言多必失,画蛇添足。《伊索寓言》都是简短的小故事,《论语》只讲一些道理,什么也不多说。
都封台笔泽论之十九:文章写作高极技巧(下)
收笔之处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加入哲理:讲两句道理,或者寓言,或者引人思索的短小例子,常有前俯后仰之效,山高水长,令人回味。
如:“网站即工具!哪怕再小型的网站,也要寻找其特有的方向,螺丝刀虽小,可它也是一个独有的工具,你却常常离不开它。”
筛去大部分阅读者
能让每个人都读懂的文章,就没有深度可言了,好比街头打架,大家瞧个热闹,然后就是一哄而散。太过通俗的东西,没有人去珍惜,难以对人有所启发,随风而过,不会再产生什么影响力。
不易懂的文章,会被能够理解它的人视做珍宝,深受你的影响,反复地参透,在他们心中,将你视为老师。更多的人则在今后遇到同样问题时,才会倒过头来发出感叹:“原来都封台早已说这么做是不行的。“接着,他就会去重新阅读你的内容,仍然将你视做老师。
至于芸芸众生,千差万别的,管他们爱怎么去理解,屈原、郑板桥,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日子过得都很差,甚至没有多少人去理解他们,屈原最终投江自杀,所以我们现在每年用粽子节去纪念他,他们死了,人们才想起他们,千古地传颂他们。谁又知道他们当年怎么活得那么背呢?
几分霸气
文章以气韵为上,以刀笔做武器,以气势显磅礴,时不时向文章里扔几句如雷贯耳之言,或者开头直劈,迅速会使读者感到是气势。
例子:“如果没有强大的管理支撑,你将象羔羊一样被人割宰,苟廷残喘地挣扎在死亡的边界。”
你不能写“一辆客车了掉进山沟,35名孩子丧生”,而要写成:“一辆失足的客车跌跌撞撞地冲下山崖,35个未来栋梁瞬间被夺去了生命。”
都封台笔泽论之二十:短些,短些,再短些
超短裙可以引来惊暴的目光,网上的文章,也是如此,其实你写的不少,只是从来没有注意这个原则,长篇大论迟早将被论坛的洪水淹没,而且也没有人喜欢去看枯燥冗长的文章。人们只是随便地点开几个他感兴趣的标题,轻扫一眼,然后随手关闭网页。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今天的人们喜欢吃快餐,读书不去动脑子,很多买回家的书,也是信手拿起一本,随便翻翻,不象古人的《尚书》、《老子》,被翻过来倒过去的不知道要读几百遍,惟独有时间读书的恐怕只剩下孩子、学生,以及老人,对于成人最佳图书,只可能是小薄本。
我研究了中国、美国、台湾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写作习惯,认为每篇文章的长度在600字上下最为合适,600字上下,你要记住了!最长不要超过一千字,如果你的文章过长,就要考虑分拆成几篇。
600字上下,不长,也不短,过长,人们不喜欢去读,过短,则很难独立成篇,事实上,越短的文字,越容易让人记忆,有些平面报刊很喜欢三五百字的短论,而香港的著名评论家往往也擅长这一点,去仔细看看张五常、李敖的大量作品,都是以短篇为主打的。
其实,短篇是最容易写的,随心所欲,信手掂来,一个观点,一个故事,一个看法,马上就能形成一篇,行云流水,书写顺畅,但如果要写长篇,是很多人最头疼的问题了,又要注意前后呼应,又要有感而发,随着键盘的敲击,一口气写下去,往往写到后面就不知道所云了,罗里罗嗦的,早就跑是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