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4月23日~25日,国际万维网大会首次来到北京。
国际万维网大会旨在持续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是全球互联网行业一年一度探讨互联网技术革新的顶级会议,从199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这里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在澳大利亚举办第七届万维网会议时,两个斯坦福大学学生发表了一篇关于搜索引擎的科技论文,这篇论文被很多人引用。这两个学生后来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Google。
在本次大会上,记者先后采访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和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了未来互联网的面貌。

洪小文:互联网将高度智能化
洪小文简历
洪小文于1995年加入微软研究院美国总部任高级研究员。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工作以及与中国及亚太地区高校、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合作。
记者找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做采访时,他刚刚做完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在采访中,洪小文显得很客气,担心技术方面的内容过于专业,还总结了自己谈到的东西。那就是根据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项目,对未来的互联网进行一些长远规划,传达对未来10年互联网科技发展的看法和预测。
记者:现在很多人、很多公司都在谈论未来的互联网,包括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微软在这方面有没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看法?
洪小文:有,第一个是未来互联网会采用基于Windows的自然用户界面。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我本人二十多年来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心血,主要研究语音的,用笔的,或者手势的,就是人和人互动最自然的方式能不能用在互联网上面。微软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未来能够用语音或者手势来访问网站,获取信息,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第二个则是如何在互联网上部署海量多媒体资源,这关系到互联网的一个承载量。
第三个研究重点则是我非常看好的,以数字为中心的互联网搜索。这种搜索不但对个人用户有用,更对企业用户有相当大的帮助。在未来的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不仅是个人搜索,还有企业搜索。企业甚至不需要通过内部网,直接通过互联网上我们为企业构建的搜索平台,直接完成数据提取,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同时完成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整理,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记者: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未来的互联网上,这一特点会不会得到加强?
洪小文:再过十年,互联网会彻底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语言翻译,现在很多人都习惯使用翻译软件。但是微软的想法是把这个翻译软件直接集成到互联网上,而且是高度智能的翻译。以后你碰到美国朋友、俄国朋友、法国朋友,甚至埃及朋友,都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的语音翻译直接交流,你说这是不是很方便? 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互联网上做成一个终极版的“金山词霸”。
记者:要实现未来的互联网功能,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洪小文:目前互联网还处于初始阶段,接下来的几年才是黄金时期。未来有很多Web开发是需要基础的,但是这里面需要大规模数据管理能力、大规模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这涉及到后台程序的优化,现有网络架构的改造,甚至电脑本身的配合,是一个涉及到众多硬件和软件甚至电信商的庞大工程。

李开复:未来的互联网就是一台电脑
李开复简历
李开复博士于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当年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加盟Google,担任中国区总裁一职。
在本次大会上,记者又见到了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当记者提出采访请求时,李博士跟以往一样热情。但他的观点很鲜明,也很独特:未来的互联网,就是要成为一台电脑,一台让网民享受便利的电脑。跟微软的洪博士相比,李开复更看好未来互联网的强大计算能力,以及由此给网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提未来互联网,从Google角度看,未来互联网对用户有什么好处?
李开复:就拿你作为例子吧。如果十年后你将一些重要信息放到网上的数据中心,由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安全措施肯定要比你自己的电脑周密得多,也先进得多。你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换句话说,也许未来的互联网会让个人杀毒软件全部消失。因为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
其次,你不需要整天挖空心思去升级自己的电脑了,因为所有最先进的设备都已经在网上出现了,你甚至可以到网络上直接玩最炫的3D游戏。你甚至还可以将设备简化到只要一台上网终端,有一个喜欢的浏览器,浏览器中键入URL就一切OK了。
记者:听你这么一说,那岂不是很多厂商在未来都要失业了?因为除了互联网企业,好像其他软硬件厂商都用不着了。
李开复:失业谈不上,但是很多企业必须转型了。你要知道,未来互联网对于移动性和智能性的要求非常高。想像一下,当你驾车出游的时候,只要用手机连入网络,就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在地区的卫星地图和实时的交通状况,可以快速查询自己预设的行车路线,可以请网络上的好友推荐附近最好的景区和餐馆,可以快速预订目的地的宾馆,还可以把自己刚刚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剪辑分享给远方的亲友。
记者:提一个现实的问题,Google是否已经做好打造未来互联网的准备?
李开复:Google在今年第一季度用于购买各种设备的费用就达8亿美元,但这并不代表能够支持全世界。对于未来互联网,不可能Google一家就搞定,需要很多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