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杰里米·布莱克
基本信息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页码:191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7934428
·条码:9787537934428
·版次:2006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地图”是什么?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吗?答案是既是又不是。当我们惊叹于今天地图绘制的细致与精准时,别忘了很长时间里它并不完全是科学观察的产物。有如天文学之源于占星、化学之源于炼金术,地图其实源出于非科学的宗教、神话、审美等领域。
地图可以被理解为某种“人类困境”的产物:大自然先天而完整地存在着,人的知识却只能在后来一点一滴接近它;世界是无限的,而作为其察看者与丈量者的人却不能不受困于肉身的有限;地球本来是圆的,但当它被以人们绘制出来时,就变成了平的……这些无法消弭的天然差异,注定要使人类绘制地图的历史充满了稚趣、荒诞不经、发现与臆想、执着和历险精神。
地图诞生在古老年代,但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产物,成为可靠的实用工具的历史却只有几百年时间,而这一变化过程中则充满了趣味、古怪、跌宕和戏剧性。在古老年代,尽管也夹杂有揭示世界真相的动机,但地图承载着的主要还是人类的情感和臆想。面对把大地绘成莲花状的古印度地图,面对把自己的国家置于世界中心的古中国地图,人们读到的当然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某种信念、某些爱好……
正因如此,地图的内涵较之人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古代舆图家的成就体现了对多种人类知识——诸如神话、宗教、美学、信仰、自我中心式的世界观——的杂糅。地图的历史浓缩着人类对世界的误会、想象、信念以及认知力的交互与混合,证实了我们对生存环境的正确认识来得既缓慢又曲折,而且不乏可笑。
作者简介
杰里米·布来克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同时身兼《今日历史》、《国际历史评论》、《军事史杂志》和《媒体史研究》等杂志的主编。他的学术足迹几乎遍及整个西方世界,其著述包括《地图与历史》、《地图与政治》、《美利坚战争——为自由而战》以及《1650-1830的欧洲与世界》等。
媒体推荐
书评
“地图”是什么?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吗?答案是既是又不是。当我们惊叹于今天地图绘制的细致与精准时,别忘了很长时间里它并不完全是科学观察的产物。有如天文学之源于占星、化学之源于炼金术,地图其实源出于非科学的宗教、神话、审美等领域。
地图可以被理解为某种“人类困境”的产物:大自然先天而完整地存在着,人的知识却只能在后来一点一滴接近它;世界是无限的,而作为其察看者与丈量者的人却不能不受困于肉身的有限;地球本来是圆的,但当它被以人们绘制出来时,就变成了平的……这些无法消弭的天然差异,注定要使人类绘制地图的历史充满了稚趣、荒诞不经、发现与臆想、执着和历险精神。
编辑推荐
“地图”是什么?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吗?答案是既是又不是。当我们惊叹于今天地图绘制的细致与精准时,别忘了很长时间里它并不完全是科学观察的产物。有如天文学之源于占星、化学之源于炼金术,地图其实源出于非科学的宗教、神话、审美等领域。
地图可以被理解为某种“人类困境”的产物:大自然先天而完整地存在着,人的知识却只能在后来一点一滴接近它;世界是无限的,而作为其察看者与丈量者的人却不能不受困于肉身的有限;地球本来是圆的,但当它被以人们绘制出来时,就变成了平的……这些无法消弭的天然差异,注定要使人类绘制地图的历史充满了稚趣、荒诞不经、发现与臆想、执着和历险精神。
地图诞生在古老年代,但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产物,成为可靠的实用工具的历史却只有几百年时间,而这一变化过程中则充满了趣味、古怪、跌宕和戏剧性。在古老年代,尽管也夹杂有揭示世界真相的动机,但地图承载着的主要还是人类的情感和臆想。面对把大地绘成莲花状的古印度地图,面对把自己的国家置于世界中心的古中国地图,人们读到的当然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某种信念、某些爱好……
正因如此,地图的内涵较之人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古代舆图家的成就体现了对多种人类知识——诸如神话、宗教、美学、信仰、自我中心式的世界观——的杂糅。地图的历史浓缩着人类对世界的误会、想象、信念以及认知力的交互与混合,证实了我们对生存环境的正确认识来得既缓慢又曲折,而且不乏可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古人的眼睛看世界
东方巨龙与莲花
皮革上的黄金城
印加地图文化之谜
太平洋岛民的航海图
……[看更多目录]
文摘
插图


点此购买报价¥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