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水泥”是2001年以前常谈的话题,在2002年纳斯达克网络股崩溃之后,很少有人再提起“鼠标+水泥”这个概念,但事实上,互联网业的出路一直就处在这种局面之中,纯粹的互联网公司一直就不存在。
“鼠标”我们不必多言,现在来谈谈“水泥”到底是什么,水泥是一种强力的粘合剂,它能够将砖块紧紧地贴合起来,再高的高楼大厦,也需要水泥来产生巨大的作用。互联网的“水泥”,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与硬件的捆绑。互联网生产的是内容策略,必须成功地将各种不同的内容组合起来,推展到电脑、手机或个人数码助理等各种不同的电子器材上,虚拟数字产品必须与实物产品进行对接,赢利模式才能够出现。比如MP3、数码摄影,就是一种很好的组合。
第二:与传统业务的捆绑。将实际的商品拿到网上来交易,将数字产品销售给传统的网下用户,互联网一直就是一种特殊的载体,是快速打通供需平衡的平台,让大量的传统业务通过这一平台来如鱼得水,互联网也能自己不断地衍生出数字产品,但这些产品必须促使大量的传统用户来购买。比如网络游戏,就要打入线下,比如外贸和网络广告,就必须借助于网上。
第三: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结合。互联网公司尽管在新经济中唱着主角,但只要它是公司,就脱不开管理。其运作质量、销售行动,商业模式的组合,战略的重构与发展,都离不开管理的力量。但这个环节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掉,互联网业习惯将没有通过互联网运作的的企业称之为“传统企业”,但事实上,在他们自己的运作模式上,还是传统化的管理,只不过产品被打上了“互联网”的标签而已。搞不清楚这一点,是要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