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灵光(发明与发现)|报价¥23.80|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其他科普读物,姚博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3.80
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其他科普读物,

品牌:姚博

基本信息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页码:321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2100992

·条码:9787802100992

·版次:2006年4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是发明与发现的历史。古往今来,已有数不清的发明与发现问世,本书所遴选的近300个古今中外的发明与发现,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选编入本书的,力图是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与发现。当然,在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旨趣上,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书分为18个部分,涵盖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范围,力求全面反是映人类发明与发现的总体面貌。

发明与发现的过程,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痛苦以及成功的幸福与喜悦,描述发明与发现的细节,不仅仅在于拓展知识视野和满足阅读的快感,更在于引领读者去体味这些艰辛、痛苦与喜悦,感悟发明者与发现者的科学与人生态度,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和激励,激发起执著的科技创新的精神与热情。

编辑推荐

人类的历史是发明与发现的历史。古往今来,已有数不清的发明与发现问世,本书所遴选的近300个古今中外的发明与发现,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选编入本书的,力图是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与发现。当然,在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旨趣上,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书分为18个部分,涵盖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范围,力求全面反是映人类发明与发现的总体面貌。

发明与发现的过程,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痛苦以及成功的幸福与喜悦,描述发明与发现的细节,不仅仅在于拓展知识视野和满足阅读的快感,更在于引领读者去体味这些艰辛、痛苦与喜悦,感悟发明者与发现者的科学与人生态度,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和激励,激发起执著的科技创新的精神与热情。

目录

工具·日用品

弓箭/2

鱼钩/3

陶器/4

瓷器/5

漆器/6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弓箭

在弓箭发明之前,人们在森林中追捕野兽,使用的是木棍和石块,采取集体围猎的方式,在接近野兽时投掷石块或用木棍击打。这种捕猎方法很原始,效率不高,往往还很危险。人们总想发明这么一种武器,它具有远距离杀伤力。弓箭于是应运而生了。

大约28000年以前,中国人已经创造了弹弓。后来,这种弹弓进一步发展为弓矢,用箭来射杀猎物。最简单的弓,使用加热的办法把木棍制成弯弓,然后在弓的两端拴上弦。而弦呢,一般是用有弹性的树藤,或者是动物的皮筋做成的。

至于箭杆,主要有竹杆、木杆。从鸟儿的飞行中,人们又得到启发,于是在箭杆末端装上箭羽,这样就利于箭的飞行,可以使射程进一步增大。

早期的箭镞,有石制、骨制和角制的。到了奴隶社会,又出现了后来常见的金属箭镞。

在春秋之际已有了弩,它实际上是更大的弓。后来又出现了弩机,这是种简单的机械弓弩,射程可达600步。到了汉代,弩机上出现了刻度,它相当于现在步枪上的标尺,使射击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

在北宋,有个叫李宏的人,制作了一种称为“神臂弓”的强弩,射程达到340步。后来,又有人制作了一种“神劲弓”,比神臂弓的射程还远。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克敌弓”威力很强,以后宫廷又加以改进,既减轻了弓弩的重量,又增强了发射力量。蒙古人善于骑射,他们使用的弓箭,制作水平很高,加工工艺精湛。

中世纪欧洲流行大弓,据说它起源于威尔士。这种大弓有六英尺长,是一种笨重的硬弓,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得开。13~15世纪,英国军队装备了这种弓,成了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弓射程远,威力大;另一方面呢,是因为弓箭手还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他们勇敢善战。

P2-3

点此购买报价¥23.8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