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9.00目录:图书,哲学与宗教,哲学家作品,康德,
品牌:伊曼努尔·康德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142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532726029
·条码:9787532726028
·版次:2003年10月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1724年生于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家庭生活贫昔。小康德先天不足,体质瘦弱,成年后身高只有1.57米。靠家庭的节俭,亲戚、老师的资助,才得进学校读书。1740年,他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受该校一位教授的影响,而对天文学和哲学兴趣很浓。这位教授就是马丁·克努真老师,他向康德系统地讲解了牛顿的力学,激起康德去探索天体的奥秘。1754年6月,康德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地球是否由于绕轴旋转时发生过某种变化》。1755年3月,在哥尼斯堡出版了《宇宙发展史概论》。
媒体推荐
前言
我选择的这样一个题材,不仅内容很深,而且涉及宗教,所以有可能有使大部分读者一开始就为一种有害的成见所束缚。要在整个无穷无尽的范围内发现把宇宙各个巨大部分联系起来的系统性,要运用力学定律从大自然的原始状态中探索天体本身的形成及其运动的起源,这些想法似乎远远超出了人类的理性能力。而另一方面,宗教将对这种大胆行为加以严肃的斥责,因为它敢于把所有这些看作是大自然自行发展的结果,而实际上人们理应从这些结果中发觉至高无上者的直接参预。同时,宗教还会担心在这种好奇的考察中无神论者会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辩护。所有这些困难我都很清楚,但我并不胆怯;所有这些阻力之大我都感觉到,但我并不沮丧。我凭借小小的一点猜测,作了一次冒险的旅行,而且已经看到了新大陆的边缘。勇于继续探索的人将登上这个新大陆,并以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它为快。
我在看到了自己对宗教承担的义务不致受到损害以后,才决定开始这种探索。每当我前进一步,看到迷雾四散,我就热情倍增。在那朦胧的迷雾后面,好像隐藏着一个伟大庄严的形象。雾散以后,至高无上的至尊就以夺目的光辉显现了出来。因为我知道这种努力不会受到任何惩罚,所以我愿意忠实地阐述一下那些善意的或不那么善意的人们在我的计划中可能认为是有违教义的东西。我准备以坦然的态度服从正统宗教法庭的严厉制裁,这种态度是心地坦率的表现。因此,卫道士们啊,还是请先听听我的理由吧。
如果秩序井然而美好的宇宙,只是受到一般运动规律所支配的物质所起的作用的结果,如果自然力的盲目机械运动能从混沌中如此壮丽地发展而来,并能自动地达到如此完美的地步;那末,人们在欣赏宇宙之美时所得出的神是创世主的证明,就完全失效了。大自然是自身发展起来的,没有神采统治它的必要。于是伊壁鸠鲁①又在基督教国家中复活了。一种不敬神的哲学把信仰践踏在脚下,不过信仰却仍然以其灿烂的光辉照耀着这种哲学。
只要我看到这个题材建立起来了,我就深信宇宙的真理的可靠,就可以把一切与它矛盾的东西当作已被充分驳倒而置之不理。但我的体系同宗教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我把对待一切困难的信心提高到了沉着无畏的地步。
人们用宇宙的美和完善安排来证明有一个最高智慧的刨造者存在,我也承认这种证明的全部价值。只要人们不是轻率地反对一切信念,人们就必须承认这种无可争辩的哩由已经取得了胜利。但是我说,由于卫道士们笨拙地利用这些理由,同自然主义者争吵不休,这样,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地向自然主义者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人们已习惯于谈论和赞扬夫自然的和谐、完美、目的以及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完美关系。但是,人们一方面赞美大自然,另一方面又在贬低它。人们说,大自然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完美和谐;如果它听任自然一般法则的支配,则只能导致混乱。那些和谐只表示有一只外来之手,把无规则状态的物质强行纳入一个明智的计划之内。但是我回答说:如果物质的普遍作用规律同样是最高设计的一种结果,那末,这些规律除了力求自行完成最高智慧所安排的计划以外,
大概不可能还有别的使命;倘使不是这样,人们是否会趋向于相信,物质及其普遍规律至少是相互独立的,并且以为尽善尽美地利用它们的那种最高智慧的力量,固然是大的,却不是大到无穷,固然是强的,却不是强到无以复加?
……
编辑推荐
1755年,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I. Kant)在该书中提出"星云假说"。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排斥,此理论长期被埋没。直到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
目录
献词
前言
全书提要
第一部分 恒星的规则性结构综述兼论这类恒星系的大量存在为便于理解以下内容最必要的牛顿宇宙学基本概念纲要
第二部分 关于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天体的形成,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它们在整个宇宙中、尤其行星系中的规则性联系
第一章 关于行星系的一般起源及其运动的原因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这个被照亮的区域好比一条黄道带,其宽度取决于上述游荡的星体从它们所关联的平面偏离出去的不同程度;也取决于它们的轨道与这平面所形成的倾角。这些星体大多数靠近这一平面,所以离开平面越远,它们就显得越分散。但是不加区分地占据空间所有方位的彗星就会从其两边来遮满天空。
所以,恒星天空的面貌不是由于别的原因所造成,而是正像我们小范围内的行星世界的规则性结构一样,由于大范围内的这种规则性结构所造成、在这大范围的结构中,所有的太阳构成一个系统,银河就是它的共同关系平面。那些同这个平面关系最少的太阳可以在银河面的两边看到,正因为如此,它们不够密集,很分散,为数也不多。可以说,它们在银河中的地位,犹如太阳系中彗星的地位一样。
这个新的理论认为,太阳具有向前移动的属性,但是,每个人都把它们当作不动的,是一开始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的。由此而来的“恒星”这个称呼,似乎经过历代以来的观察已成为不容怀疑的定论。如果这种说法确有根据,那就是一个难题,它会摧毁我们这里所提出的理论。但是从全面来看,恒星并不运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这或者是由于它们离星体公转的共同中心太远因而其运动显得特别缓慢,或者是由于离开观察地点太远而看不出它们在运动。让我们来计算一下靠近我们的太阳的一个恒星的运动情况(假定我们的太阳是这个恒星轨道的中心),用以衡量上述的想法是否可能。按照惠更斯的看法,假定这个恒星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大二万一千倍以上,则根据既定的运行周期定律,周期与中心的距离立方的平方根成
正比,可见这样一个星体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将为150万年以上,而这样的运动每四千年只能使它的位置移动一度。大概很少有恒星能像惠更斯所推测的天狼星那样离太阳这么近,其余一大群星体离太阳的距离也许远远超过天狼星,这样,它们的公转周期就更要长得多了。而且,在星空中很可能各个太阳都在围绕一个共同中心运动,它们的距离又是大得无比,因而星体的移动可能显得万分缓慢。由此可以推论说,很可能自从人类开始观察天空以来的全部时间,也不足以觉察到星体位置的移动。但是我们不必放弃将来总有发现这种移动的可能的希望。这需要有敏锐而细心的观察者,还需要同相距很远地方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特别要观察银河中的星体,因为银河是一切天体运动的主要平面。布莱德雷先生几乎已观察到难以觉察的星体的移动。古人在天空的某些地方看到了一些星体,我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9.00